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1)
2023(10716)
2022(9173)
2021(8448)
2020(7324)
2019(17110)
2018(16867)
2017(32842)
2016(18059)
2015(20448)
2014(20739)
2013(20480)
2012(19011)
2011(17256)
2010(17411)
2009(16530)
2008(16624)
2007(14962)
2006(12881)
2005(11789)
作者
(51876)
(43483)
(43412)
(41407)
(27576)
(20721)
(19993)
(16996)
(16360)
(15304)
(14667)
(14566)
(13795)
(13616)
(13523)
(13407)
(13340)
(12798)
(12608)
(12533)
(10769)
(10660)
(10469)
(9863)
(9823)
(9788)
(9713)
(9647)
(8743)
(8624)
学科
(70426)
经济(70310)
管理(55571)
(51465)
(42976)
企业(42976)
方法(32332)
数学(28122)
数学方法(27815)
(22573)
(19826)
(19338)
中国(18134)
业经(16180)
(14149)
贸易(14144)
(14128)
(13877)
财务(13843)
财务管理(13803)
(13758)
(13726)
银行(13694)
企业财务(13079)
(13023)
(12965)
金融(12960)
农业(12810)
地方(12550)
(12543)
机构
大学(263111)
学院(259996)
(108481)
经济(106137)
管理(99343)
研究(87188)
理学(85224)
理学院(84255)
管理学(82954)
管理学院(82437)
中国(67691)
(54803)
(53941)
科学(51543)
(44229)
(43381)
财经(42116)
中心(41166)
(39858)
研究所(39790)
(38046)
业大(37482)
北京(34513)
(34324)
经济学(34193)
农业(34043)
师范(34005)
(31311)
财经大学(31244)
(31153)
基金
项目(169770)
科学(133829)
研究(125910)
基金(123700)
(107002)
国家(106117)
科学基金(90540)
社会(80550)
社会科(76270)
社会科学(76248)
基金项目(65592)
(65474)
教育(58659)
自然(57178)
(55843)
自然科(55829)
自然科学(55812)
自然科学基金(54838)
编号(51494)
资助(49750)
成果(43569)
(39065)
重点(38526)
(36163)
(36086)
(35641)
课题(35385)
教育部(33801)
创新(33360)
国家社会(33333)
期刊
(119078)
经济(119078)
研究(77930)
中国(50812)
(43770)
(39808)
学报(39115)
科学(35801)
管理(35563)
大学(30099)
教育(28507)
学学(28083)
(27758)
金融(27758)
农业(26241)
技术(21338)
财经(21130)
业经(19031)
经济研究(18723)
(18079)
问题(16137)
(14409)
(13602)
理论(13017)
(12559)
技术经济(12484)
世界(12190)
财会(11753)
实践(11723)
(11723)
共检索到389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钦先  黄鑫  
本文通过回溯美国信用评级由过度封闭的NRSROs认可指定制度向更为开放的认可注册制度的转变历程,比较分析了二者的制度性益处与缺陷;进而通过探讨信用评级的认可价值、信息质量和评级估值之间的关系,对信用认可制度最新取向作出了评价。凭借基于评级质量的映射手段,现行的认可注册制度仍有完善余地。此外官方认可制度既可约束评级的产出,也可使国家促进新设评级机构的市场进入,因此评级后进的国家和机构仍保有机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志文  林加力  
作为债券信用评级的发源地,美国的信用评级制度在付费模式、监管授权、多重评级等方面都有过不同的实践。近年来,针对次贷危机中该行业暴露出来的评级虚高、评级选购、监管套利等问题,美国多弗法案又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相比之下,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历史较短,模式也一成不变。美国信用评级行业调整的历史,以及多弗法案给出的解决思路,能够为完善中国信用评级制度提供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在监管授权、评级机构绩效考核机制、双评级制度、付费模式、资产证券化的评级等方面的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武博  
2001年底以来,美国资本市场爆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沉重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和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消费者信心已跌至9年以来的最低点,显示出美国经济的缺陷。该文从信用危机经济学原理着手,分析了美国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问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德鑫  
美国信用评级监管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在金融危机与动荡的驱使下被动进行的,成本高且容易陷于"路径依赖"的困境,应当避免重走美国"危机驱动"式改革的老路,积极主动地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各国已有的经验,尽快推动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框架。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逸  
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评级监管体系、金融危机中美国信用评级及监管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评级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思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征信立法以规范促管理、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评级机构制度建设、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等相关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智博  盛小平  
基于文献调查法与内容分析法,归纳并解析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教育认可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认可标准制定原则、适用学科领域、认可对象、基本条款等方面的变革,发现认可标准制定原则由重"量"变为重"质",适用学科领域由图书馆学扩展到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认可对象由早期的各类型图书馆学院发展到具有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研究生授予权的院系,认可标准的基本条款在任务及目标、课程、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与经费支持、硬件资源和设备等方面也有许多变化。这些变革给我国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教育的启示是:应该注重和发展研究生教育,构建一体化学科,提高教育质量,制定教育认可标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唐德鑫  
"次贷危机"的爆发促使美国和欧盟加快了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改革的步伐。2009年4月10日,美国证监会(SEC)修改了相关信用评级监管法规;同年4月23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立法,授权欧盟证券监管委员会(CESR)对欧盟范围内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本文通过简要比较美国和欧盟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他们改革思路的差异,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激发了社会对"信用评级悖论"的关注。声誉溢价模型与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声誉机制对破解"信用评级悖论"、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竞争过度、评级方法不透明、声誉信号传递不通畅和付费方式的影响,我国评级市场声誉机制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应改革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业的有序竞争,提高信用评级的透明度,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的金融监管,改进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框架,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照龙  王学武  
本文应用投资者剩余的福利分析指标,通过博弈的方法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决策进行福利分析,分析的结论是:在讲真话机制下,单寡头垄断比双垄断能带来更多的投资者剩余。在不能确定是否讲真话的情况下,双垄断好于单寡头垄断,因为它能通过竞争增加评级机构说真话的机率,并带来更多的投资者剩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宇松  
近期欧债危机表明,信用评级已成为影响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可是当前却被控制在少数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手中。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而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业是中国维护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信誉机制理论框架剖析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认为自发需求不足和信息化水平低对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和公信力构成巨大挑战,而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则强化了监管的必要性,迫切需要提高监管方式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彦翔   徐本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龙平  陈作习  
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美国对上市公司实施财务报表审计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双重审计,其他国家开始仿效美国,实施类似的制度。本文在分析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及具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程序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对我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借鉴意义。认为我国应加强内部控制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及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鉴证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林力  
印度市政债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日趋完善对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促进本国市场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印度市政债信用评级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评级机构独立性受到质疑、专业的市政债违约统计与监测数据库亟待建立、信用评级信息可访问性交流平台使用效率低以及缺乏针对性信息披露要求等,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着该市场的健康发展。印度的实践经验在规范发展我国市政债市场方面给予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琳  曹瑞  范家琦  
本文梳理了欧美日韩及新兴市场国家信用评级行业的准入制度和市场现状,阐述国外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的主要趋势和最新经验,进一步结合新兴市场国家评级行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完善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准入制度与监管框架的措施建议。研究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以及监管部门准入与监管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