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8)
- 2023(13628)
- 2022(11824)
- 2021(11387)
- 2020(9308)
- 2019(21968)
- 2018(22318)
- 2017(40917)
- 2016(23574)
- 2015(26823)
- 2014(26989)
- 2013(25814)
- 2012(23758)
- 2011(21337)
- 2010(21365)
- 2009(18884)
- 2008(18118)
- 2007(15493)
- 2006(13586)
- 2005(11819)
- 学科
- 济(78939)
- 经济(78848)
- 管理(59435)
- 业(54379)
- 企(44654)
- 企业(44654)
- 方法(36979)
- 数学(31821)
- 数学方法(31399)
- 中国(25251)
- 教育(24079)
- 农(22913)
- 学(20525)
- 财(19555)
- 理论(19408)
- 业经(18693)
- 地方(18306)
- 农业(15544)
- 技术(14100)
- 教学(14096)
- 贸(13393)
- 和(13389)
- 贸易(13384)
- 易(12922)
- 环境(12894)
- 务(12761)
- 制(12758)
- 财务(12698)
- 财务管理(12678)
- 企业财务(11951)
- 机构
- 大学(316627)
- 学院(311515)
- 管理(119483)
- 济(108061)
- 经济(105189)
- 研究(105020)
- 理学(103523)
- 理学院(102207)
- 管理学(100294)
- 管理学院(99697)
- 中国(71559)
- 京(69758)
- 科学(67060)
- 范(52781)
- 师范(52385)
- 所(52207)
- 农(49206)
- 财(48892)
- 研究所(47977)
- 中心(47949)
- 业大(47548)
- 江(47153)
- 北京(44593)
- 师范大学(42833)
- 教育(41610)
- 州(40507)
- 财经(39545)
- 技术(38912)
- 农业(38534)
- 院(38112)
- 基金
- 项目(216320)
- 科学(169564)
- 研究(165245)
- 基金(151368)
- 家(130851)
- 国家(129586)
- 科学基金(110573)
- 社会(98380)
- 社会科(92754)
- 社会科学(92727)
- 省(87017)
- 教育(83127)
- 基金项目(81327)
- 划(74522)
- 自然(71696)
- 编号(71664)
- 自然科(69952)
- 自然科学(69935)
- 自然科学基金(68667)
- 资助(61314)
- 成果(60769)
- 课题(51528)
- 重点(49194)
- 部(48216)
- 发(46360)
- 创(44969)
- 项目编号(43826)
- 年(42422)
- 教育部(41736)
- 创新(41558)
- 期刊
- 济(115533)
- 经济(115533)
- 研究(96348)
- 教育(70664)
- 中国(68349)
- 学报(49847)
- 农(43937)
- 科学(43919)
- 管理(40791)
- 大学(37890)
- 财(36354)
- 学学(33561)
- 技术(31926)
- 农业(31343)
- 图书(23101)
- 融(21309)
- 金融(21309)
- 业经(19082)
- 职业(18547)
- 财经(17739)
- 经济研究(17010)
- 业(16587)
- 坛(15785)
- 论坛(15785)
- 书馆(15639)
- 图书馆(15639)
- 理论(15401)
- 情报(15114)
- 问题(15001)
- 经(14990)
共检索到458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艺杰
文章利用网络调查法与文献分析法梳理与分析了美国信息素养衔接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并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美国俄亥俄州信息素养衔接教育的实践及其保障。文章认为美国的信息素养衔接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并提出以下建议来推进我国信息素养衔接教育:加强衔接教育意识,建立有效衔接机制;加强高校与中小学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有效开展信息素养衔接教育;建立高效的评估机制,保障信息素养衔接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衔接教育 俄亥俄州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浩镇 Nancy O’Hanlon
首先对美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概述,然后具体地考察了美国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成功案例——俄亥俄州立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分析了它的主要特点,最后结合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得出了俄亥俄州立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专院校 信息素养 教育 美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国庆
美国双元制职业教师培养模式是一个面向在职教师,大学教育与在职实践发展同时进行、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职业教师培养模式,它是美国职业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这一模式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实践框架,并且优点突出,能有效地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师培养中缺乏整体设计、教师参与培训动力不足等严重问题极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美国 双元制 职业教师 培养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夏英
美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充分落实《让每一位学生成功》教育法案的精神,为实现高中毕业生成功就业或升入大学,课程定位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依据课程整合思想实现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的融通,并强调基于学习标准的高阶思维培养。如俄亥俄州构建了"职业生涯联系框架体系",通过开发学习标准、课程范例等,协助学校及教师自主开展教学。这轮改革充分重视高中生个人生涯发展规划,不断缩小不同教育类型及不同课程之间的鸿沟,切实保障教师基于标准的个性化实施,有效发挥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Chris Zirkle Jeremy Jeffery Laine Shrewe 张洪华 马学梅 何宁
留住合格的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美国俄亥俄州参加暑期研修班教师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发现了美国职教教师留任的变化趋势,包括教师留任率随教育背景变化、不同性别教师成为职教教师的可能性变化以及教育领域内的工作身份变化等。据此,需要关注由替代性执照职教教师所组成课堂的多样性、职教教师完成继续教育和获取学位的要求以及影响保留率的立法政策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林浩 沈文钦
博士生教育内部评估是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国内仅有少数学校于近两年实施了内部评估,有关实践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介绍了美国博士点评估的框架体系,以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从学校层面介绍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的内部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结合2014年国家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意见》中提出的建立以培养单位为主的质量保证体系,分析得出博士点内部评估的趋势与启示:绩效评估成为大学内部评估的主流,管理文化呈现监控主体职责下移的趋势,内部评估重在开展学生发展评估。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博士生教育 内部评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雪凌 孙日强
为提高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美国俄亥俄州建立了包含教师企业实践、改进学校本位学习、指导学生工作本位学习三个部分的"工作场所学习模型"。其教师企业实践机制的设计尤为规范,准备、实施和总结三阶段的精细化步骤设计,目标导向、过程管理、改进教学三大关键策略,对优化我国职校教师企业实践机制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职业学校教师 企业实践 规范化 美国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凯卿
本文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州高校网的信息服务,探讨了它对我国高校信息网络建设与利用的诸多启示,提出了加速建设高校校园网及中文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若干措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安平
美国正迎来非同寻常的"后千禧一代":族裔最为多元化,受教育程度创历史最高。高等教育如何形塑新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关乎整个社会的走向与未来。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是对全球化与多元化社会的积极回应:人文通识课程教导学生审思国家特性,形塑学生的身份认同,正视"政治正确"与多元理念之间的困惑;系统研习移民社会史,使学生理解文化多元与社会融入议题;以"全球学习项目"构建学生的世界知识谱系,培养跨文化沟通与全球合作能力。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主张多元文化思潮与捍卫西方正统文明之间的论争,认知并承认世界的多元性,才能建立一个有尊严而包容的社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美国俄亥俄州在多年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周密的管理程序和实施细则,无论在考试的内容还是形式,考试的组织还是实施方面都有着丰厚的积累和独特的经验。本文对俄亥俄州的这些做法进行概述、分析,并结合我国当前学生评价现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当前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俄亥俄州 学业成就评价 标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小红 王兴才 孟田 张惠君 敖雪 王海英 谢甫绨
[目的]比较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不同年代育成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的形态、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其对施肥水平的响应,明确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随产量改良的演变趋势。[方法]以祖先亲本相同(均来自Williams和Amsoy)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相同纬度)育种程序下育成的代表性品种为试材,于2011、2013和2014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磷酸二铵为种肥,设3个施肥水平(0、150kg·km-2、300 kg·km-2),测定大豆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结果]随着大豆产量的改良,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降低、节间长度缩短、倒伏指数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嘉慧
本文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以及与之相关的几个关系与争议:一是美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多元化课程和学习发展通道以及匹配的产业发展体系。就产业配套而言,美国具有全球顶级的科研型大学和大公司,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优质的资金扶持和科研生态环境。二是美国宽广纵深课程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美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是其现有的覆盖全学段的“宽广纵深”课程体系。美国中学生可以有丰富的自选课程,包括几百门覆盖中学和大学水平的选修课,而不是让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十几年的时间里仅仅学习几门课程。“宽广纵深”课程的实施有配套的方法,比如选修课程、学分制、走班制,其课程体系与大学录取完全挂钩。三是美国的大学招生制度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关系。美国的大学招生制度不只是考察几门课程,而是将学生在中小学选修的课程全部纳入考察的范围。这样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宽广纵深”课程体系中按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多元化发展,同时这种发展的结果也作为大学录取的一个重要考察方向。其结果是使得优秀的学生可以自主地多元化发展,而大学也可以招到专业和能力匹配的优秀学生。创新需要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与自主发展,因此,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条件。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崔向平 徐娟
近几年,各国政府意识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先后制定了相关的愿景和规划。实现个性化学习被预测为在线教育发展的趋势。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指出,自适应学习技术被预测为未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自适应的本质是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技术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有效途径。笔者围绕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应用、问题及趋势,访谈了国际知名远程教育专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卫·斯坦恩(David Stein)教授。斯坦恩教授的研究领域是互联网教育、在线与远程学习,研究重点是虚拟教室和成人学习。斯坦恩教授在美国高等教育界被公认为在线和远程学习的主要开发者,2014年获美国大学技术网络"新在线教师训练营"入围奖,2013年获美国成人与继续教育协会授予的成人教育杰出研究奖,2012年获美国大学技术网络最佳研究论文奖和美国远程教育协会授予的Shauna Schullo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人力资源开发概念的应用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但对它的理解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实践领域,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工具和方法的运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实践者也普遍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责任的关注。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嘉慧
深度学习缘起于人工智能中多层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而引申至教育学领域成为近来提倡的深度学习。前者主要指人工智能中的多层结构高级智能系统,应用于图像及语音识别、阿尔法围棋,等等。后者主要指以提升创新能力等高端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有效学习方式。教育学意义上的深度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提升人的高层次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相关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或科学探究)、多维表征学习、有思考的做中学、主动学习,等等。深度学习虽然是一个新的提法,但其代表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关的学习策略是根植于近一个世纪来的认知、学习和教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研究性学习 整体学习 主动学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