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7)
2023(14107)
2022(12085)
2021(11285)
2020(9702)
2019(22170)
2018(22039)
2017(43049)
2016(23250)
2015(26093)
2014(25924)
2013(25842)
2012(23451)
2011(20777)
2010(20771)
2009(19485)
2008(19363)
2007(16948)
2006(14942)
2005(13412)
作者
(66451)
(55045)
(54724)
(52009)
(35166)
(26381)
(25132)
(21795)
(21013)
(19810)
(18912)
(18565)
(17560)
(17289)
(16811)
(16809)
(16466)
(16405)
(15689)
(15688)
(13566)
(13392)
(13364)
(12639)
(12403)
(12300)
(12229)
(12135)
(10998)
(10857)
学科
(94905)
经济(94786)
(92830)
(82523)
企业(82523)
管理(80268)
方法(45267)
数学(36030)
数学方法(35609)
(30462)
业经(30018)
(29182)
中国(23122)
(22474)
财务(22407)
财务管理(22376)
企业财务(21202)
农业(20762)
(20098)
技术(19661)
理论(18619)
(18223)
地方(16971)
(16413)
(16382)
贸易(16375)
(16268)
(15902)
(15610)
(15556)
机构
学院(331814)
大学(330275)
管理(139941)
(132802)
经济(129978)
理学(120302)
理学院(119111)
管理学(117355)
管理学院(116759)
研究(103261)
中国(82564)
(70516)
(63434)
科学(63327)
(52879)
(51177)
财经(50591)
(48675)
业大(48497)
中心(47530)
研究所(46270)
(46048)
北京(44701)
农业(41430)
(40959)
师范(40640)
(39618)
经济学(38385)
(37626)
财经大学(37548)
基金
项目(223092)
科学(176387)
研究(165581)
基金(162083)
(139236)
国家(137986)
科学基金(120592)
社会(104312)
社会科(98807)
社会科学(98780)
(87744)
基金项目(86395)
自然(78519)
自然科(76710)
自然科学(76692)
自然科学基金(75345)
教育(74923)
(72649)
编号(68092)
资助(66867)
成果(54084)
(49071)
重点(48680)
(48390)
(46808)
课题(45829)
创新(44489)
(43085)
项目编号(42548)
科研(42455)
期刊
(147344)
经济(147344)
研究(99335)
中国(60091)
管理(53630)
(50548)
(48318)
学报(46359)
科学(44844)
大学(35945)
农业(33945)
学学(33751)
教育(33747)
(32472)
金融(32472)
技术(29991)
业经(25944)
财经(24223)
经济研究(22000)
(20577)
(19940)
问题(18698)
技术经济(18520)
现代(16526)
理论(16465)
科技(16139)
财会(15885)
图书(15716)
商业(15085)
实践(15010)
共检索到486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颖  叶羽钢  候心强  
偿付能力是衡量保险业经营稳定性和风险控制程度的关键指标,偿付能力监管已经成为保险监管的核心。文章对美国在偿付能力研究方面的一些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重点从保险公司经营状况、保险公司的外部因素和保险监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最后提出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浩  马宁  
2008年金融危机袭击全球,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专门从事风险集中与分散的保险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加强保险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我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演进历程及现阶段的风险趋势,并论述了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偿付能力的路径前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郭颂平  
论国家对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的管理——英国、香港法律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管理及其借鉴意义○郭颂平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实际作用,各国都把偿付能力定义为保险公司的实际资产减实际负债的差额。计算偿付能力的资产指的是能立即变现的资产,而并非包括所有以价值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 ,其偿付能力直接影响自身的经营与长远发展 ,而且与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及社会稳定都有紧密联系。本文主要从偿付能力的组成分析各组成部分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增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的措施以及如何对保险业偿付能力实施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建  马学平  陈杰  
论加强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监管○王建马学平陈杰一、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必要性和原则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专门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在现代社会机制中,已成为保障经济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保险公司经营不善,不仅会造成被保险人经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元燮  
新《保险法》规定了今后将对保险业最低偿付能力进行监控 ,这对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在监管方法方面 ,除现有规定外 ,今后首先要求保险企业从自身做起 ,讲求诚信 ,保证偿付能力 ;其次 ,要求行业自律 ,建立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宏观监控方面 ,应该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两者并重 ,开展保险业信用评级 ,借鉴国际经验 ,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 ,改进财务报表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郏京炜  
未来的三到五年将是中国保险业的转型期,偿付能力制度的重大变化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会为中国保险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已有了明确规划。对于这套制度的建立,保监会设定了三到五年的时间表,这不仅使制度制定者能够谨慎地编制这套对中国保险业意义深远的核心制度,而且可以给各家保险公司充足的时间来完善自我建设,做好准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宇龙  余贵芳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一家保险公司,到现在的231家保险公司,我国保险业在曲折中砥砺前行,正在从保险大国走向保险强国。建立与保险市场发展相匹配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是现代保险监管的重要内容。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建设,不但在引导行业发展、提升行业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和化解风险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国际偿付能力监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邢彬  黄俊星  
偿付能力监管是各国保险业监管的核心,此次金融危机揭示出原有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存在巨大的缺陷。本文对美国、加拿大、百慕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士、欧盟等七个国家或地区的监管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各国在风险的识别方式、风险评估模型及偿付能力监管报告和检查制度上的共性与特征,介绍可能的发展趋势,并为我国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青林  
尽管保险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30多年,但仍属于新兴行业,如何优化保险产品构成、防范保险行业风险,促使保险公司回归到为国家、企业和家庭提供风险保障的本质轨道上来,仍是当前保险相关制度改革的重点。如何更好地监控保险行业的风险、维护保险行业的稳定繁荣发展,一直是保险会计准则和保险偿付能力监管规则改革的目标,只有两者有效协调才能够防范保险行业的风险。基于保险会计准则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的相关理论,并以光大永明保险公司为例,结合第二代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三支柱的整体框架,对保险会计准则与保险监管体系二者之间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臣  崔光耀  白丽荷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保险公司对其所承担保险责任的经济补偿能力,而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构建的中国保险公司治理指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保险公司治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保险公司治理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保险公司治理在保护投保人利益方面起到有效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资本性质、险种类型和成立年限是影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志强  
基于风险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框架既可以作为监管机构考量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性的外部模型,又可以作为保险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是保险偿付能力框架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欧洲偿付能力标准Ⅱ和瑞士偿付能力测试为基础,对基于风险的偿付能力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这一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几个核心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进而,对这一框架对保险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并不具备实行该框架的条件,并建议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向风险模型的转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蔡颖  
虽然很难对某一家具体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给出精确的最佳比例,但国际保险实务界确实存在着有关险资最优资本结构的实践标准。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监管部门开始酝酿新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强化保险公司的财务基础,提高对多种金融风险的应对能力。通过分析中国和国际保险同业在再融资方面的不同,发现目前我国保险企业的还难以做到从优化资本结构的高度来主动规划再融资行为。在业务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国内保险公司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资本占用少的业务,保持偿付能力稳定;另一方面也要从优化资本结构的战略高度,提前计划未来的资金需求,做好再融资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