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5)
- 2023(17777)
- 2022(15061)
- 2021(14023)
- 2020(11697)
- 2019(26803)
- 2018(26666)
- 2017(49104)
- 2016(27467)
- 2015(30899)
- 2014(30735)
- 2013(29838)
- 2012(27699)
- 2011(25245)
- 2010(25354)
- 2009(23005)
- 2008(22604)
- 2007(20129)
- 2006(17489)
- 2005(15628)
- 学科
- 济(108555)
- 经济(108436)
- 管理(70079)
- 业(68636)
- 企(54150)
- 企业(54150)
- 方法(46989)
- 数学(41560)
- 数学方法(41025)
- 中国(34248)
- 农(30541)
- 财(26414)
- 地方(25994)
- 学(25446)
- 业经(23647)
- 教育(22335)
- 贸(21235)
- 贸易(21223)
- 农业(20701)
- 易(20570)
- 制(18486)
- 理论(18235)
- 技术(17591)
- 环境(16829)
- 银(16779)
- 银行(16715)
- 融(16434)
- 金融(16431)
- 和(16201)
- 务(16160)
- 机构
- 大学(386957)
- 学院(384285)
- 济(150470)
- 经济(147245)
- 管理(140462)
- 研究(136848)
- 理学(121211)
- 理学院(119700)
- 管理学(117338)
- 管理学院(116631)
- 中国(97658)
- 科学(86778)
- 京(83034)
- 农(71472)
- 所(70540)
- 财(67755)
- 研究所(64605)
- 中心(62270)
- 业大(60819)
- 江(59021)
- 范(59011)
- 师范(58364)
- 农业(56620)
- 财经(54071)
- 北京(52585)
- 院(49107)
- 经(49102)
- 师范大学(47518)
- 州(46759)
- 经济学(45743)
- 基金
- 项目(259398)
- 科学(203763)
- 研究(187012)
- 基金(185156)
- 家(164046)
- 国家(162586)
- 科学基金(137336)
- 社会(116760)
- 社会科(110420)
- 社会科学(110390)
- 省(103697)
- 基金项目(97858)
- 教育(91546)
- 自然(90193)
- 划(89548)
- 自然科(88118)
- 自然科学(88091)
- 自然科学基金(86506)
- 编号(76417)
- 资助(74920)
- 成果(63068)
- 重点(60465)
- 发(60126)
- 部(57506)
- 课题(55402)
- 创(54362)
- 创新(50668)
- 科研(50565)
- 计划(48972)
- 教育部(48928)
- 期刊
- 济(163207)
- 经济(163207)
- 研究(115486)
- 中国(80921)
- 学报(66290)
- 教育(64485)
- 农(64441)
- 科学(58583)
- 财(52167)
- 大学(49900)
- 管理(49808)
- 学学(46031)
- 农业(44049)
- 技术(35375)
- 融(32570)
- 金融(32570)
- 业经(27685)
- 财经(26365)
- 经济研究(26236)
- 业(24112)
- 经(22665)
- 问题(21759)
- 版(19054)
- 科技(17991)
- 技术经济(17794)
- 贸(17557)
- 图书(17479)
- 商业(17155)
- 统计(17068)
- 资源(17034)
共检索到573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正正 高伟
当代美国保守主义始兴于20世纪初,至70年代末壮大为包含古典自由主义、传统主义、新保守主义和社会保守主义四个思想流派的联盟。联盟各派以反对自由主义为整体标识,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思想脉络和特征,因此,各派既相互联合又通过不同途径推动了美国教育不同层面的保守主义转向,具体表现为教育管理自由化、教育价值一元化、教育评价高标准化以及道德教育严格化四个方面。从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影响来看,保守主义是近代以来美国教育思想的底色,它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反全球化、反多元化、精英主义等问题,联盟内部矛盾、联合的实质是利益博弈和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美国保守主义 联盟 思想特征 教育 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国利
战后美国保守主义思想盛行,经历了从沉寂到繁荣再到衰败的曲折发展,虽然存续时间较短,但是对美国社会发展、政治秩序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笔者围绕战后美国保守主义发展阶段进行系统分析,以准确把握其思潮特点。由王恩铭、王卓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战后美国保守主义》一书,立足二战后历史节点,围绕美国保守主义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保守主义思想理念的变化特点,并介绍其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表现方式等,对于研究战后美国保守主义思想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保守主义 战后美国 《战后美国保守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覃胜勇
本文的目的是批判新保守主义是主导当代美国外交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一流行观点;事实上,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甚微。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本文首先在美外交政策的背景下定义当代的新保守主义,然后探讨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发现美国的外交政策更多是由保守民族主义动机而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新保守主义所驱动。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由新保守主义主导不仅夸大了这个独特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且低估了自“9·11”以来决定美国外交政策的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新保守主义 民族主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露茜
满足社会需求是实现社会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教育政策的生产也是如此。只有产生了社会需求与政治需求,才有教育政策生产的充分性与必要性。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三大社会运动——黑人权利运动、人本主义教育运动和新效能运动,为20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的复兴及其教育议程的形成铺垫了必要的社会需求,形成了新保守主义的公共教育议程,即构建以"核心知识"与"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全国课程";实现公共学校中的权力制衡;恢复公共学校中的祈祷制度。这赋予美国公共教育全新的品性——"常识"领域的集权与"制度"领域的放权,对美国教育产生了自公共学校运动以来最为重要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迈克尔·阿普尔 罗燕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美国教育走向保守主义的趋势及其所引发的冲突和斗争。美国教育政策的保守趋势运动是多元的,存在着不同的取向,主要有四种力量构成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威权民粹主义和正处在上升阶段的由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所构成的新中产阶级。本文侧重探讨了保守主义在改造美国教育的运动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前两支力量,并认为在教育和社会政策领域,这些力量成功地构建成一个联盟,该联盟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对常识的改造,作者将之称为“保守主义的现代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的自由(通识)教育面临着来自右翼或新保守主义的无情抨击,同时也引起主流的自由派和左派的强烈反弹,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自由教育的"文化战争"。虽然新保守主义在美国知识界绝非主流,但在美国目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有明显新保守主义倾向的小布什政府在教育领域施加的影响亦不可小视,美国大学中尚处主流的自由(通识)教育精神恐难以始终不为所动。
关键词:
大学 自由教育 新保守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建辉 郑易平
二战后美国保守主义在其起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呈现出明显的经济与文化两重面向。20世纪末开始,保守主义的建制化程度提升,其与民主党的“左”倾进步主义意识形态日益接近,两党建制派精英共享一种大政府-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及内政外交政策,它的长期施行最终使美国爆发了经济与文化双重危机。在危机中登台的特朗普主义从经济与文化两大维度改造并重塑了当代美国保守主义,使其在经济上重回古典自由主义立场,但加入了民族主义的内容,在文化上则重申基督教传统及其所塑造的美国国家特性,回归本土主义,撤回对文化全球化的全方位支持。拜登上台后,特朗普及共和党又对保守主义进行了一些新调整。但是,从当前来看,经济保守主义已经将自己困囿于名义上的小政府模式,且其低水平税收福利政策难以有效惠及共和党基础选民、逆全球化产业政策难以赢得上层资产阶级支持;而文化保守主义同样面临困境,它名声不佳,且其发起的“文化反冲”难以招架美国后物质主义文化整体转型,也难以回应进步主义对其根源本质及核心理念的质疑与挑战。经济文化两重面向的保守主义还有着深刻的内在悖谬,这进一步为美国保守政治及其发展制造了困难。不过,美国保守主义的未来既取决于它的教义信条及共和党的变通,也取决于其对手即进步主义和民主党的执政表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忠虎
新保守主义政治思潮对英国教育改革的影响马忠虎一新保守主义是二十世纪政治保守主义的统称,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它一直是西方世界最有政治影响的主要思潮之一,也是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意识形态。由于新保守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对英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石伟平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重新执政后,便开始对战后根据《1944年教育法》构建的英国教育体制进行改造,这种变革在1988年达到高潮,一套全新的改革措施随《1988年教育改革法》隆重出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受新保守主义政治力量的影响,美国的一些州政府通过立法以强化保守的社会道德。弗吉尼亚州在1996年颁布的一项法案限制了公立大学和学院的教师在研究与教学中使用和展示与性相关的材料的权利,引起一些教授不满,诉诸公堂。此案经过初审法院和巡回上诉法院的审理,法庭内外争议的焦点指向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是否是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一项特权,大学组织的自由是否优先于大学教师个体的自由等核心问题。新保守主义主张回归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与崇尚无私探究和公共价值的学术自由传统观念产生冲突,这需要在制定公共政策或者修订法律时予以考虑。
关键词:
新保守主义 学术自由 判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国华 范卫清
70年代初期,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普遍的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由于无法对此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而遭到了反对派新保守主义经济学的猛烈抨击,从而严重动摇了其正统地位。进入80年代以后,新保守主义经济学更是在各个领域与之相对抗,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特别是英美两国政府公开宣布以现代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经济学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之后,新保守主义经济学则可以称得上是凯歌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海明 何晓贝
我国政府提出供给侧改革后,美国的供给经济学派常常被用于与供给侧改革进行比较。供给学派兴起于保守主义思想盛行而经济陷入滞胀的70年代,并在80年代主导了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虽然里根时代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并未发挥其宣称的作用,该学派也并未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本文梳理了上世纪美国经济学流派的演变,从美国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保守经济学尤其是供给经济学派兴起的背景及其政策效果和历史评价,并对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和美国的供给经济学进行了区别。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寇焜照 王名扬
美国大学招生的平权行动对弱势少数族裔学生进行政策倾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渠道。然而,因涉及录取机会分配的“零和博弈”以及作为种族议题的敏感属性,招生平权行动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争议不断,并在过去30年间持续衰退。“里根时代”以来保守主义主导美国政坛,保守派从90年代起开始通过司法诉讼和政策法律禁令对平权行动施加规限。这不仅直接禁止一些公立大学实施平权行动,还间接改变了大学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驱使许多大学主动终止相关政策。2023年6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考虑种族因素的招生政策违宪,大学招生平权行动彻底终结。“后平权行动时代”的教育公平难以保障,美国大学招生政策也将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关键词:
大学招生 平权行动 美国政治 教育公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璞
本文通过分析“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阿普尔对“保守主义的复兴”这个特定历史情境的认定和理解,阐述其开展“批判的教育研究”的文化政治背景、逻辑起点以及捍卫立场。从而为我们理解阿普尔的著作,尤其是其80年代以来的著作中所内含的思想和主张提供一种观察视角。
关键词:
阿普尔 批判的教育研究 保守主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晓松
冷战后日本面临西方国家分担经济和防卫义务的要求。海湾战争期间,日本的"一国和平"主义的"免费乘车"行为遭到各国的唾弃。日本政坛的"战略"保守派导入小选区制,以此树立两大保守政党制,以保守政党间的竞争即"保守内的革新"代替"55年体制"的保革对立,这是继战后民主改革后日本最重要的政治改革。
关键词:
保守两党制 保守内的革新 新保守主义集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