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8)
2023(8493)
2022(7220)
2021(7029)
2020(5948)
2019(13496)
2018(13979)
2017(25835)
2016(14789)
2015(16392)
2014(16732)
2013(15748)
2012(15026)
2011(13544)
2010(14198)
2009(13699)
2008(14188)
2007(12577)
2006(11364)
2005(10633)
作者
(41614)
(34863)
(34820)
(33317)
(22545)
(16749)
(15824)
(13446)
(13310)
(12723)
(12087)
(12023)
(11502)
(11323)
(11194)
(10649)
(10365)
(10344)
(10256)
(10226)
(9137)
(8671)
(8515)
(8106)
(8046)
(7899)
(7831)
(7784)
(7172)
(6957)
学科
(52321)
经济(52217)
管理(46399)
(39581)
(36659)
企业(36659)
方法(20770)
(18765)
(18662)
数学(15552)
数学方法(15186)
业经(14522)
中国(14272)
(13461)
(13391)
(12719)
理论(11841)
(11343)
体制(11332)
财务(11312)
财务管理(11282)
(11010)
银行(10985)
(10853)
金融(10850)
企业财务(10675)
(10481)
(9877)
(8713)
贸易(8706)
机构
大学(211232)
学院(206140)
(79674)
经济(77783)
研究(74528)
管理(73067)
理学(61411)
理学院(60590)
管理学(59302)
管理学院(58897)
中国(57930)
(46080)
科学(44726)
(44316)
(39093)
研究所(34733)
(34322)
(33770)
中心(33250)
财经(33054)
(29945)
(29788)
北京(29655)
师范(29637)
业大(28746)
(26859)
农业(26783)
(26096)
经济学(24367)
师范大学(24302)
基金
项目(128008)
科学(100085)
研究(94710)
基金(92506)
(80926)
国家(80232)
科学基金(67512)
社会(59626)
社会科(56052)
社会科学(56038)
(48504)
基金项目(48108)
教育(45291)
自然(42867)
(41948)
自然科(41834)
自然科学(41817)
自然科学基金(41093)
编号(38418)
资助(37809)
成果(35082)
重点(29411)
(29368)
(28982)
课题(27731)
(26106)
(26101)
(25488)
教育部(25362)
创新(24577)
期刊
(96555)
经济(96555)
研究(67660)
中国(50073)
(37600)
学报(34500)
(32698)
科学(31007)
教育(30913)
管理(29958)
大学(27010)
学学(24782)
(22986)
金融(22986)
农业(21426)
财经(17354)
技术(17060)
(14900)
经济研究(14098)
业经(13644)
问题(12165)
(11576)
(11380)
(10793)
世界(10516)
图书(10400)
国际(10362)
财会(9622)
理论(9581)
会计(9561)
共检索到335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长宇  尚希文  
在美国,连带责任制度一度成为法官用作判案依据的宠儿,但其大行其道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随着美国侵权法改革拉开帷幕,连带责任制度也受到了巨大冲击。经过数十年的激烈辩论后,侵权法改革最终呈现出一种以连带责任适用受到限制的状态。在中国,也存在连带责任滥用和混用现象,因此,结合美国连带责任制度的发展变迁,中国连带责任制度应引入"事后二次分担"理论来加以完善,使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增鹏  
劳务派遣制度本身涉及到多方主体,在产生纠纷时,往往由于更多的利益冲突难以协调,劳动者的利益最终被损害。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对于劳务派遣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依据,但其中关于连带责任的规定并没有解决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分配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的连带责任基础理论,建议对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作扩大解释,将用工单位违法使用劳务派遣工纳入连带责任的范围,合理划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华柏  
侵权法和责任保险是两个各自独立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系。本文分别介绍了德国侵权法的法律体系和德国责任保险的概况,以及德国侵权法与德国责任保险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国和德国同为大陆法系国家,现行和未来的侵权法又直接或间接地受德国的影响较深,因此,德国在侵权法和责任保险之间的互动关系所涉及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静  曹家和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银行体系实行双线多重的伞形监管模式,这种模式曾被认为是高效、完善、成熟的监管体制,但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却暴露出该种银行监管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漏洞。2009年,美国政府总结教训,提出了一套对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方案,其中针对银行监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对完善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应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促进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潘彦  张银旗  
一、改革方案对美国既往监管的反思改革方案对美国既往监管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在监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金融危机意识丧失。方案指出"危机的根源存在于过去几十年中"。由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冲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华夏  郭付明  孙骏  
在比例责任制体系下,每一个被告人应负担的责任范围在于他所造成的损害部分。在连带责任制下,每一个被告人要对原告的所有损失负责,比例责任制是根据每个被告人不同的过错程度分摊责任。这样,一个被告人只需要对法院判定下其应该承担的责任部分进行赔偿。本文对比例责任制降低与连带责任制有关的欺诈和审计风险的效力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贺朝晖  
当前国内不断扩散的联保贷款异变危机促使人们深刻反思该模式的不足。多国实践和理论实证表明,非连带责任团体贷款能够有效地改善银行经营、扩大小额信贷规模,实现对薄弱环节的金融扶持。因此,回归信用本质,依托社会资本,灵活开展金融创新,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韦景竹  
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诉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网站因链接侵犯著作财产权纠纷一案以涉案图书馆败诉结案,反映出司法机构对图书馆如何合理使用他人作品方面态度的差异。图书馆版权侵权责任包括直接侵权、间接侵权和共同侵权。网站链接侵权适用间接侵权规则,深度链接等同于内容服务而被认定为直接侵权。对涪陵图书馆链接侵权案的责任分配、法律适用提出看法,探究该案对图书馆工作的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波  杨康锐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3款的规定,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侵权行为中承担连带责任的条件和范围。以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为视角,笔者分析了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阐释了通知规则与知道规则的适用条件、界限,认为知道应包含明知和应知。网络服务提供者系基于为网络用户的网络著作权直接侵权行为提供服务,而构成网络著作权间接侵权。网络服务提供者依据第2、3款承担的连带责任,其基础在于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行为。在连带责任内部,网络服务提供者一般应当承担次要责任,具体连带责任所包括的范围,取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侵权行为存在的时间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利求同  
本文讨论了美国以雇员个人积蓄为主、雇主出资的退休金计划和联邦社会保险为辅的三方分担风险的退休收入保障体系。美国的经验教训给中国退休养老制度改革提供的启示是 :规范政府责任、平衡劳动者与企业利益以及审慎管理资金和转变社会认识。有关方面的改革成效 ,有赖于全社会对退休养老制度的风险和责任的共识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方健  
无过错原则是当代世界民法学的基本原则之一。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民法立法的发展,“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美国侵权行为法中的地位日趋提高,突出表现在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在某些领域(如产品责任法)的适用反映出现代立法的大趋势。有鉴于此,本文拟就美国侵权法中的“无过错责任”作一粗浅分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金海澜  
伴随着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顺应世界性潮流,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其中心目的在于:遵循重视个性的原则,将现行的、僵化的、封闭的“模仿型”教育体系转变为自由、多样、开放的“个性型”教育体系,并逐渐实现由学历社会向终生学习社会的过渡。其中,作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点的大学招生制度改革,是实现上述中心目的的关键性环节。本文在对日本高考制度改革的背景、原因及具体措施的阐述分析中,试图提供可
[期刊] 征信  [作者] 谷红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渊渊  
教师准入制度是评估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美国教师准入制度历经200多年的发展,结构体系相对较为完备,逐步形成了管理机构多元化、准入标准专业化、准入评价综合化、准入保障一体化的特点。美国教师准入制度的特色为我国教师准入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