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5)
2023(10709)
2022(8357)
2021(7331)
2020(5843)
2019(13103)
2018(13158)
2017(25034)
2016(13561)
2015(15335)
2014(15442)
2013(15063)
2012(14320)
2011(13244)
2010(13336)
2009(12430)
2008(12310)
2007(11130)
2006(10481)
2005(10086)
作者
(42795)
(35352)
(35284)
(33383)
(22562)
(16932)
(16026)
(13830)
(13671)
(12876)
(12150)
(11827)
(11659)
(11492)
(11177)
(10949)
(10602)
(10381)
(10365)
(10271)
(9078)
(8989)
(8730)
(8320)
(8085)
(8027)
(8018)
(7850)
(7345)
(7143)
学科
(62050)
经济(61980)
管理(35741)
(34651)
(25985)
企业(25985)
中国(22552)
地方(20127)
(18854)
业经(17114)
方法(16923)
数学(13656)
数学方法(13485)
(13418)
农业(13109)
(12777)
(12374)
(11496)
金融(11496)
(11320)
银行(11285)
(11258)
(10989)
地方经济(10845)
(10345)
贸易(10333)
环境(10023)
发展(9918)
(9902)
(9890)
机构
大学(199754)
学院(198521)
(80133)
研究(79484)
经济(78328)
管理(69307)
中国(59891)
理学(57146)
理学院(56408)
管理学(55350)
管理学院(54989)
科学(49086)
(45772)
(42088)
(38639)
研究所(37912)
(36914)
中心(35306)
(33064)
农业(30258)
(29920)
业大(29910)
北京(29820)
师范(29534)
(28742)
财经(28013)
(26934)
(25695)
(25308)
经济学(24242)
基金
项目(126175)
科学(98181)
研究(92807)
基金(88679)
(78924)
国家(78215)
科学基金(64991)
社会(58125)
社会科(54940)
社会科学(54926)
(50157)
基金项目(45563)
(42810)
教育(41342)
自然(40451)
自然科(39477)
自然科学(39465)
自然科学基金(38769)
编号(38532)
资助(35853)
(33891)
成果(33432)
重点(29370)
课题(27736)
发展(26956)
(26532)
(26497)
(25701)
国家社会(24195)
创新(24140)
期刊
(101251)
经济(101251)
研究(65869)
中国(49468)
(37763)
学报(34821)
科学(30855)
管理(28354)
教育(27633)
(27445)
农业(25906)
大学(25669)
学学(23431)
(22794)
金融(22794)
业经(17678)
技术(17365)
经济研究(16366)
图书(15389)
(14053)
财经(13918)
问题(13217)
(12106)
书馆(11046)
图书馆(11046)
世界(10977)
国际(10288)
(10184)
论坛(10184)
(10182)
共检索到330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芮廷先  
美国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和发展芮廷先近20年来,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传统经济转向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变化的趋势,加快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成为推动当代世界产业结构朝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苗圩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了第33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并对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科学发展。我国工业发展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一)工业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良俊  
作者认为,用高科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关键。改造传统工业,应选择融合技术作为支撑,以研究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将技术的开发到产业化的过程融为一体,并以大中型企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并使其产业化的生长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筱鹏  陈凌虎  
发达国家信息化进程是在其实现了工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正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分析了中国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 ,并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现阶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分为传统信息化与现代信息化两个阶段,然后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这两个阶段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因果关系,并用LOG ISTIC成长曲线模拟二者发展规律的特点。结果发现,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较弱,信息化仅在滞后一年的情况下对工业化有促进作用,而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则被大大滞后了,信息化的发展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进入成长期的时间要晚于工业化,但进入成熟期的时间又早于工业化,成长曲线属于典型的"晚熟早衰"型,原因可能有信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信息化的发展到了相对平稳阶段、信息化投入不足、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怀宝  冯英浚  曲世友  
工业化与信息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实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信息化,把工业化提高到广泛采用信息智能工具的水准上来,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国际竞争力。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建求  
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工业化社会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并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中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敦  
文章在对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树立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优化网络信息环境,多途径进行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宏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教育的信息化不能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现科教兴国的最迫切行动之一。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教育信息化的历程率先启动于欧美发达国家,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国栋  
本文以ACCS项目2002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高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ACCS(AsianCampusComputingSurvey)是一个国际性合作研究项目,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亚洲地区各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最新动态和信息,相互交流和借鉴各国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三国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信息化及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继文  
本文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置放到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把考察的视线直伸到远古时代 (而不仅仅是近代或现代 ) ,并抓住经济活动的主体———人 ,分别从生产和交换的不同方面探讨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的特征 ,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表现为量的积累与质的跃迁的统一、二者之间既依次递进又错落交叉 ,其内容涉及到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信息业是第三次产业的典型代表等见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长辉  谭力文  
党的十六大提出将"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对推进信息化作出新的部署:"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为什么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如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淞淋  陈文基  肖宏伟  易丹辉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助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适用于评估两化融合程度的综合指标,其次将C-D生产函数与多层线性模型结合,提出多层C-D生产函数,最后实证研究了2001年以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历了"十五"和"十一五",信息化与工业化实现了快速融合,此融合也为二者未来的深入发展创造了动力;劳动和资本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呈现稳定或逐年降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毅  东童童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我国一项重要国家战略,近年来颇受政府、企业以及学术界等相关领域的重视。国外学者对"两化融合"发展的研究较早,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对此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对"两化融合"发展的内涵、路径以及相关经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情况看,"两化融合"经历了政策的演变和推进,试验区建设也实现了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是传统工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两化融合"与"互联网+"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