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8)
2023(8921)
2022(8013)
2021(7776)
2020(6591)
2019(15579)
2018(15632)
2017(30313)
2016(16587)
2015(18810)
2014(18972)
2013(18846)
2012(16865)
2011(14988)
2010(14883)
2009(13569)
2008(13517)
2007(11200)
2006(9536)
2005(8145)
作者
(46509)
(38265)
(37911)
(36217)
(24432)
(18311)
(17383)
(15287)
(14614)
(13722)
(13225)
(12573)
(12009)
(11927)
(11644)
(11630)
(11439)
(11403)
(10812)
(10723)
(9671)
(9265)
(9119)
(8650)
(8630)
(8490)
(8486)
(8373)
(7653)
(7644)
学科
(59933)
经济(59862)
管理(48911)
(45749)
(39462)
企业(39462)
方法(30168)
数学(25930)
数学方法(25646)
(18347)
(15023)
(14674)
中国(14246)
(13551)
财务(13494)
财务管理(13470)
业经(13244)
企业财务(12578)
地方(12069)
理论(10889)
(10620)
贸易(10615)
(10494)
(10301)
农业(10098)
(9897)
环境(9888)
技术(9804)
教育(8865)
(8707)
机构
大学(229222)
学院(227166)
管理(94772)
(84277)
理学(82822)
经济(82256)
理学院(81946)
管理学(80620)
管理学院(80220)
研究(71465)
中国(52441)
(49030)
科学(45544)
(41392)
(35938)
业大(33896)
(32973)
财经(32753)
研究所(32410)
中心(32368)
(31662)
北京(31138)
(30520)
师范(30285)
(29622)
(26337)
(26083)
农业(25869)
师范大学(24687)
商学(24601)
基金
项目(158631)
科学(123870)
研究(117639)
基金(114122)
(98384)
国家(97538)
科学基金(84103)
社会(71451)
社会科(67619)
社会科学(67600)
(61848)
基金项目(61841)
自然(55725)
自然科(54374)
自然科学(54363)
教育(53969)
自然科学基金(53367)
(52227)
编号(49492)
资助(47009)
成果(40373)
(34889)
重点(34764)
课题(33148)
(32855)
(32798)
项目编号(31208)
科研(30518)
创新(30512)
大学(29994)
期刊
(88669)
经济(88669)
研究(66838)
中国(39341)
学报(34634)
(34319)
管理(32519)
科学(31650)
(29203)
教育(26805)
大学(26112)
学学(24213)
农业(21242)
技术(18801)
(16235)
金融(16235)
会计(14911)
财经(14815)
业经(14423)
图书(13849)
经济研究(13423)
财会(12479)
理论(12300)
(12295)
实践(11623)
(11623)
问题(11383)
科技(11319)
(10645)
(10590)
共检索到321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世慧  
一、应收票据及分类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的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票人自由转让给他人的债权凭证。在美国会计上作为应收票据核算的一般是本票。本票是一方对另一方以书面方式作出的无条件承诺,由出票人签发,约定即期或在规定时间把一笔确定金额的款项付给制定收款人或持票人。本票可以转让,转让时,原持票人对票据背书,即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爱兵  杨娟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在实际使用中的信用度差别不大,应同等对待;应收票据贴现是特殊的应收票据转让行为,应收票据贴现和转让在会计核算时使用的方法应该和金融资产转移的核算方法相同。本文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应收票据出让核算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可采用的会计核算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霞  
现行会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中对于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如下: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应收债权贴现的核算原则进行处理。一是视同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核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将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时,申请贴现的企业应当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二是视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仇冬芳  
本文根据应收票据是否带有追索权将应收票据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并讨论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明宣  
首先分析了应收票据贴现业务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然后分析了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彭晓红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后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贴现”是指企业将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扣除其他相关的手续费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可见,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丁琴丽  
2017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财会[2017]8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会[2017]9号)、《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财会[2017]14号)(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准则)。2021年1月1日起,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均已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美荣  
商业汇票按其是否计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不带息应收票据核算比较简单,带息应收票据会计处理涉及到利息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尤其是带息应收票据计息时间的确定以及贴现业务,一直是讨论与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会计实务工作者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田强  
对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通常采用贴现利息一次摊销法或实际利率摊销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弊及适用范围,但均未能完全反映贴现利息的成本实质。鉴于此,本文建议从票据贴现的现值损失与利息损失的成本构成出发,对现有处理方法予以改进,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卫东  张超  
一、引言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理论研究从1981年"会计电算化"概念的提出到目前已走过了34个春秋,期间出现了会计信息化、网络会计、ERP、大数据、云会计等不同时期的热点与名词。而这些热点和名词的出现很多是在国际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特别是美国AIS)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形成的。截止目前,在CNKI期刊文献中以国外(或国际)会计信息系统研究作为篇名并且以研究国外会计信息系统(简称AIS,下同)研究热点或成果为内容的,只有《会计信息系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美国会计学家井尻雄士在日本《会计》1998年第1期上特别撰文认为,近年来美国会计发展主要是向八个方面进行,即外在的政治化、国际化、技术化和顾客化,内在的静态化、多样化、未来化和复杂化。1.会计的“政治化”,主要表现在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修改、颁布和与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亚瑟·莱维特   李为   水东流  
会计行业必须稳步发展,跟进更具创新、全球化和技术驱动的市场。这不是可做可不做之事。事实上,证监会已经加紧制定规则,管理信息技术时代的会计行业。证监会的目的是:使规则成为一套活生生的标准,有灵活性,适应新时代,但绝不能牺牲独立性原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华  
实证研究成为1973年以来美国会计学术的主流范式。这是会计教师任职资格变化、金融界利益诱导、福特基金会和卡耐基基金会引导、政界倡导放松管制、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标准恶化、计算机和数据库普及、公司金融理论迎合华尔街需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统计分析只能基于数据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佐证,而不能证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实证范式的流行,必然将会计学术引入歧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达五  李勇  
自去年年底以来 ,美国接连发生的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不但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也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对此 ,人们发表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运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对会计造假事件进行了通俗的分析 ,提出了一些我们的看法 ,并结合实际情况 ,得出了一些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