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5)
- 2023(8946)
- 2022(7127)
- 2021(6817)
- 2020(5901)
- 2019(13746)
- 2018(13572)
- 2017(26695)
- 2016(14430)
- 2015(16137)
- 2014(16289)
- 2013(15866)
- 2012(14066)
- 2011(12374)
- 2010(12739)
- 2009(12168)
- 2008(12526)
- 2007(11081)
- 2006(9660)
- 2005(8951)
- 学科
- 企(77705)
- 企业(77705)
- 业(73422)
- 管理(65022)
- 济(61127)
- 经济(61034)
- 方法(32508)
- 财(26464)
- 数学(24719)
- 数学方法(24193)
- 务(22108)
- 业经(22098)
- 财务(22070)
- 财务管理(22039)
- 企业财务(21009)
- 制(16692)
- 技术(14680)
- 理论(14239)
- 划(12869)
- 和(12607)
- 策(12476)
- 体(12447)
- 企业经济(12418)
- 经营(12201)
- 中国(11614)
- 银(11607)
- 银行(11601)
- 体制(11218)
- 农(11131)
- 行(11023)
- 机构
- 学院(204835)
- 大学(202711)
- 管理(88842)
- 济(85083)
- 经济(83396)
- 理学(75947)
- 理学院(75284)
- 管理学(74106)
- 管理学院(73710)
- 研究(57957)
- 中国(50818)
- 财(44028)
- 京(42222)
- 财经(34548)
- 江(31315)
- 科学(31314)
- 经(31309)
- 中心(28077)
- 所(27996)
- 北京(26823)
- 商学(26018)
- 财经大学(25838)
- 商学院(25790)
- 经济学(25177)
- 州(24922)
- 业大(24754)
- 研究所(24670)
- 农(23523)
- 范(22941)
- 师范(22754)
- 基金
- 项目(128873)
- 科学(104318)
- 基金(96704)
- 研究(95417)
- 家(82122)
- 国家(81376)
- 科学基金(73212)
- 社会(61926)
- 社会科(58904)
- 社会科学(58885)
- 基金项目(50181)
- 省(49618)
- 自然(48399)
- 自然科(47472)
- 自然科学(47463)
- 自然科学基金(46691)
- 教育(45368)
- 划(41133)
- 资助(40979)
- 编号(38698)
- 成果(30981)
- 部(29391)
- 创(28754)
- 重点(28209)
- 创新(26632)
- 教育部(26308)
- 业(26223)
- 人文(25835)
- 制(25796)
- 项目编号(25656)
共检索到309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东升 刘冰
如何有效监控拥有实际控制权的经营者成为美国企业治理难点之一,美国主要通过强化市场竞争与独立监控,实现对企业经营者权力的制衡。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再次加深了民众对市场监控主导型企业治理模式有效性的质疑,应从多个视角重新认识美国企业治理模式科学成分与内在缺陷,为中国大型企业经营者有效监控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企业经营者 监控模式 美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其静
在现行的国有资本运营模式中存在着“廉价投票权”问题。为克服这一弊病,本文着重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和监控机制创新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赖荣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配置的模式应是 :“以企业为选拔主体 ,以市场为运行平台 ,以竞争为基本准则 ,以利益为动力机制 ,以法规为约束条件 ,以素质和业绩为信用依据”的经营者聘用、考核、管理和解聘的模式。通过选拔方式、评价标准、管理机制、退出机制的市场化以及相应企业体制、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监控、考核、法律法规的配套 ,保证企业经营者市场配置机制的顺利推行。
关键词:
企业经营者 市场化 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仁建
业绩评价是按照企业管理的需要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比照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判断的活动。以评价指标为划分标准,目前业绩评价系统一般划分为三种模式,即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笔者认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模式,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根据其特点选取影响企业目标的关键因素,修正性地引进相关定性与定量因素,对经营者业绩作出全面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乐
文章建立了企业经营者综合绩效评价模式,并对模式中相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测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形成一套综合的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方法,更加客观的反映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能力,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提供了借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公司治理作为规范企业经营者行为的正式制度安排,直接影响经营者在企业决策制定与执行中的行为表现。本文在解析公司治理与企业经营者行为关系的基础上,以企业契约对经营者的绩效要求和时间结构两个维度,划分了企业经营者的四种行为模式;通过对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企业经营者行为特征的比较分析,从中国究竞应该选择怎样的公司治理模式、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文化对企业经营者的塑造和行为引导作用以及现有的治理框架下如何评判企业经营者的行为效率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企业经营者行为效率的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爱和
国有企业经营者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求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体系模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论文分析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不足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的框架体系,以期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的设计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者 薪酬设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炳雷 秦海林
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长久以来实行的行政任命制在市场化体系下一直为人诟病,选拔机制的全面市场化呼声日益高涨。但市场化选拔机制是否真的有效,对何种企业有效,对哪层代理机制更为有效等问题尚争议颇多。通过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机制进行研究,可以在相应的问题上获得有益的启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与传统意义上认定的企业经营者对象范围有着很大差别,通过相关的研究,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层次进行清晰地划分,可以认识到行政任命体系与市场选拔体系的存在基础与优劣,从而为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管理层次如何选择提供相关的参考,也为适当的"激励—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均平
企业经营者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群体 ,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带动作用的“火车头”。企业经营者如何定义 ,中国企业经营者如何产生、成长等 ,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企业经营者 经营者成长过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迎
中国企业经营者类别辨识刘志迎在中国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社会大变革过程中,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已经历着一场新革命的洗礼。执掌企业经济大权的经营者们,正以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个性修养、经验与知识,以及各自的姿态,扮演着厂长或经理的角色。有的把弱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东升 王立成
中国多数私营企业尚处于由家族控制向泛家族化转换阶段,与之相适应的经营者激励更多体现出家族化倾向,而大多数私营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性较强,市场竞争力成为约束经营者的关键性因素。国有企业则逐步推行市场化激励机制,但国有企业经营者普遍存在控制权过度授予与激励问题。由于国有企业在经营者选拔与薪酬激励上采取行政与市场化竞争相结合的方式,市场约束性激励并未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构成实质上的压力与动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中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的演进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物质激励开始实施阶段(1978~1986年);二是重点推行承包责任制和经济效益考核阶段(1987~1992年);三是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多元化的探索阶段(1992~1998年);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薪酬激励制度(1999年~现在)。我国现行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政策建议为:完善年薪制、针对不同性质企业选择不同中长期激励模式、进行配套改革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佳
本文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分配公正路径与模式进行探究,综合运用比较研究、规范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分配应该"分类"进行的观点,即对行政高管参照实行公务员薪酬制度,对市场高管实行市场化薪酬制度。同时,考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绩效指标,应视不同性质国有企业的职能作用有所侧重。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薪酬分配 公正 路径 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鸿雁 张玉玺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一个基于声誉机制的经理人动态激励模型,将企业的短期业绩和长期业绩通过经理人的当前努力和长远努力动态地联系起来,以形成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模式,根据分析得出了不同经理人的努力成本、短期激励的程度等都对企业的长期业绩和经理人的行为选择有显著影响,进而也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激励 动态契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