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6)
- 2023(11399)
- 2022(9106)
- 2021(8206)
- 2020(6824)
- 2019(14966)
- 2018(14498)
- 2017(27789)
- 2016(14775)
- 2015(16387)
- 2014(16057)
- 2013(15953)
- 2012(15039)
- 2011(13420)
- 2010(13938)
- 2009(13600)
- 2008(13541)
- 2007(12249)
- 2006(11349)
- 2005(10600)
- 学科
- 济(92514)
- 经济(92427)
- 业(75418)
- 企(71309)
- 企业(71309)
- 管理(60933)
- 方法(31100)
- 业经(29533)
- 财(25248)
- 农(23069)
- 数学(22924)
- 数学方法(22840)
- 务(19542)
- 财务(19537)
- 财务管理(19518)
- 地方(19315)
- 企业财务(18558)
- 中国(17757)
- 农业(17272)
- 制(15842)
- 技术(15798)
- 学(15130)
- 策(14928)
- 和(14637)
- 体(14630)
- 划(14305)
- 理论(13439)
- 地方经济(12559)
- 企业经济(12284)
- 体制(11844)
- 机构
- 学院(230670)
- 大学(226618)
- 济(110695)
- 经济(108996)
- 管理(90481)
- 研究(77190)
- 理学(76924)
- 理学院(76173)
- 管理学(75457)
- 管理学院(75003)
- 中国(59928)
- 财(50410)
- 京(46149)
- 科学(42312)
- 财经(40009)
- 所(38498)
- 经(36182)
- 江(35907)
- 经济学(35316)
- 农(35251)
- 研究所(34310)
- 中心(33111)
- 经济学院(31527)
- 财经大学(29144)
- 北京(28978)
- 业大(28701)
- 州(27636)
- 农业(27463)
- 范(27349)
- 商学(27139)
- 基金
- 项目(140998)
- 科学(113727)
- 研究(106484)
- 基金(104603)
- 家(88748)
- 国家(87904)
- 科学基金(77435)
- 社会(73109)
- 社会科(69276)
- 社会科学(69254)
- 省(55378)
- 基金项目(54342)
- 教育(47718)
- 自然(46485)
- 自然科(45415)
- 自然科学(45404)
- 自然科学基金(44696)
- 划(44346)
- 资助(41429)
- 编号(40988)
- 业(33383)
- 成果(33265)
- 创(32472)
- 发(31909)
- 部(31753)
- 重点(31729)
- 国家社会(30984)
- 创新(29508)
- 课题(28470)
- 制(28256)
- 期刊
- 济(136936)
- 经济(136936)
- 研究(74698)
- 财(43286)
- 中国(41423)
- 管理(40799)
- 农(34298)
- 科学(30123)
- 学报(29749)
- 大学(23802)
- 农业(23352)
- 经济研究(22651)
- 学学(22637)
- 财经(22066)
- 业经(21715)
- 技术(21627)
- 融(20851)
- 金融(20851)
- 经(19402)
- 教育(18546)
- 问题(17221)
- 技术经济(15816)
- 世界(14353)
- 业(14280)
- 贸(13094)
- 现代(12311)
- 商业(12104)
- 经济管理(11895)
- 财会(11561)
- 国际(11503)
共检索到358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侯维栋 张立君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美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变迁 ,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其做出逻辑一致的解释 ,认为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决定因素是剩余价值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非 戴蕾
根据马克思消费和流通理论,本文认为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农民消费力较低和农村流通网络发展滞后。为了启动农村消费,政府应当实施的政策包括:(1)提高农民个人消费力的收入政策和价格补贴政策,以及提高农村社会消费力的分配政策;(2)通过推动城市连锁经营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的流通网络,节约农民购买消费品过程中的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毅
面对国际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必须深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语境。既往的全球化建立在“虚假的共同体”社会生态基础之上,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破坏了自身的社会生态系统,表现出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主权面临威胁、传统历史文化遭遇解构和生态环境陷入危机等一系列“脱嵌”问题。而作为“真正的共同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全球共识性价值目标和典型的中国实践,注重构建国际经贸合作的社会生态,并以发展新型国际关系作为实施基础,能够为构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基础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赟
自由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关注的对象,自由不仅是衡量人类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准,还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与工作中努力奋斗的目标。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自由并不是坐享其成的,要经过不断斗争,克服阶级、民族以及自我存在于社会的种种限制,在各种异化现象的影响下去努力争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与进步使人类社会产生异化现象,这阻碍了人类自由的获得与实现,进而提出通过斗争、革命来克服各种异化现象以实现人类的自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丁宁 王智
共同富裕是指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确保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新时代,要切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由杜志雄和檀学文等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共享福祉至善求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之路》一书,立足中国国情实际,深入分析了共同富裕的战略背景、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详细论述了如何解决不同区域与收入群体的共同富裕难题,提出可行性发展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悦 朱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实践最重要的经济思想,其所具有的独特性、科学性和开放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基础。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向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因为人们当时对市场经济制度的认知有限,一部分人对有“资本”与“市场”先天优势的资本主义所依侍的西方经济学过分信赖,从而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丧失了信心,认为其是过时的经济思想。这种认知偏误导致相当一段时间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受到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和方法、系统地回溯和深入研究新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政治经济学四十人论坛专家李萍教授领衔,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的吴垠教授、杨慧玲教授、李标副教授和李怡乐副教授等团队合力完成的《新中国经济制度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钧 胡琴
本文针对当前国际和国内出现的企业联合与兼并现象 ,分别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该现象的理论分析 ,比较了二者的企业理论 ,提出了技术的进步与协作的发展是企业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企业联合与兼并的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雨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生态问题。从整体上来看,大量基础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污染都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并快速地对环境造成破坏。针对生态问题,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寻找适应我国的发展道路,必须提倡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现实必然性,对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生态观,形成现代化全方位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玉林
关于劳动者参与企业治理的研究,在西方经济学范式框架内,一般是从员工持股、参与式管理、分享经济、利益相关者治理、合作经济和人力资本参与等方面进行的,员工持股、参与式管理和分享经济分别是所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劳动者参与;而利益相关者治理、合作经济和人力资本参与则是劳动者对三种权利的全面参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自由人联合体、工人自治、劳动雇佣制、劳动者参与等几个方面,前三个方面描述的都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企业治理模式,即劳动者治理;后者则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在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共同治理的企业中,力图探索劳动者参与企业治理的现实机制和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王玥蕊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效能的必然选择,而构建数字资产正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操作。通过对数字资产进行系统性论述,提出数字资产是数据生产要素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一观点,并基于此分析数字资产的特征与构建过程。随后,具体探讨了数字资产如何作用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而揭示了数字资产构建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策,也是实现经济循环畅通的实然之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仁发 李娜娜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础和动力,基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计算的产业结构变迁度和以第三产业占比超越变化为临界点两种方法,总结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数量型增长和质量型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不同,对数量型增长和质量型增长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过程,但随着产业结构变迁度提高,对质量型增长的促进作用稳步提升;进一步验证得到,当产业结构变迁度大于1或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质量型增长的促进作用超过对数量型增长作用。因此,新时代中国需要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度,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玲娥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及研究方法,结合笔者对山西省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调研,对中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属性及特点等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具有雇佣劳动、生产关系的从属性和依附性、政治法律地位平等和非对抗及共存共赢共享等属性,且具有非平衡性、非稳定性、非规范性及非协调性的特点。目前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基本呈现出和谐发展的态势,私营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上比较融洽。但私营企业中仍存在员工工作时间普遍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薪酬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福利待遇区别对待、劳动保护有所欠缺、劳动合同签约率较低、工会的组建流于形式等问题。政府、企业、员工及社会应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制度机制等多种渠道来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姚晓红 郑吉伟
在西方现代绿色思潮中,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生态批判彰显出独特性。他们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反思,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生态批判的理论前提。重点围绕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根本目的、生产方式、技术利用方式等,他们多维度透视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与生态原则的内在冲突。在对资本再生产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的过程中,他们既肯定资本积累一定限度内暂缓生态危机的能力,同时又对生态资本主义予以否定。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既有合理因素,又有其不容忽视的内在缺憾,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一思想对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直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在“控制自然”思想上呈现出两条不同的阐释路径:现代性批判的阐释路径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路径。威廉·莱斯从现代性批判的视角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隐喻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危机,这表现在:控制自然的观念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控制自然的实质是对人的控制,科学技术成为控制人的工具。瑞尼尔·格伦德曼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阐释“控制自然”思想。他认为“控制自然”服务于人类的利益和需要,它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有效控制是人对自然“人道的占有”,“控制自然”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在本质上是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统一,“控制自然”预先假定的目的是能否增进人类福祉与满足人类需要。威廉·莱斯和瑞尼尔·格伦德曼对“控制自然”思想的两条不同阐释路径,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理解,也给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理论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