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4)
2023(10050)
2022(8354)
2021(7620)
2020(6787)
2019(15611)
2018(15460)
2017(30594)
2016(16793)
2015(18894)
2014(19053)
2013(19291)
2012(17799)
2011(15869)
2010(16229)
2009(15607)
2008(16005)
2007(14667)
2006(12633)
2005(11662)
作者
(48770)
(40991)
(40691)
(38656)
(26197)
(19435)
(18756)
(15930)
(15073)
(14636)
(13703)
(13647)
(13122)
(12777)
(12569)
(12565)
(12455)
(12143)
(11863)
(11734)
(10246)
(9934)
(9929)
(9326)
(9248)
(9183)
(9075)
(9045)
(8242)
(8101)
学科
(82444)
(77428)
经济(77323)
(75818)
企业(75818)
管理(64471)
方法(36236)
数学(27971)
数学方法(27770)
业经(27439)
(27430)
(25876)
(20918)
财务(20892)
财务管理(20862)
企业财务(19738)
农业(18631)
(16938)
技术(16875)
中国(15823)
(15006)
(14146)
贸易(14143)
(14041)
(13853)
(13726)
理论(13513)
(13120)
企业经济(12309)
地方(11938)
机构
学院(251476)
大学(247346)
(108288)
经济(106239)
管理(102737)
理学(87935)
理学院(87087)
管理学(86024)
管理学院(85537)
研究(78185)
中国(62609)
(51592)
(51303)
科学(45708)
(44395)
财经(40534)
(40233)
(39279)
(36631)
中心(36396)
业大(35999)
研究所(35946)
农业(35200)
北京(32614)
经济学(32347)
(30717)
(29898)
师范(29652)
财经大学(29546)
经济学院(29466)
基金
项目(156743)
科学(124446)
研究(117038)
基金(113978)
(97302)
国家(96357)
科学基金(83990)
社会(74838)
社会科(70928)
社会科学(70905)
(62408)
基金项目(60692)
自然(53581)
教育(53433)
自然科(52347)
自然科学(52330)
自然科学基金(51492)
(51298)
编号(48364)
资助(46165)
成果(38647)
(37061)
(35975)
(35437)
重点(34659)
(34084)
创新(32619)
课题(32055)
教育部(30580)
(30464)
期刊
(124077)
经济(124077)
研究(72398)
中国(45547)
(44815)
(41660)
管理(41060)
学报(33147)
科学(32577)
农业(28375)
大学(25671)
学学(24172)
技术(23685)
(23509)
金融(23509)
业经(22561)
教育(22448)
财经(20475)
经济研究(18941)
(18423)
(17667)
问题(16503)
技术经济(15707)
财会(14241)
世界(13528)
(13450)
商业(13431)
现代(12980)
国际(11660)
会计(11525)
共检索到375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建宁  
敌意收购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对解决公司经营者缺乏监督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敌意收购所带来的收购和反收购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损害,两者比较,得不偿失。我国企业的兼并收购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产权改革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兼并在规模和形式上都将会有大的突破,因此,如何通过并购谋求一种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结果是我们应尽早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企业并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定核  
敌意收购与非法收购辨析胡定核"宝延事件"发生后,部份人士认为宝安公司强烈进攻式的收购方式带有很强的敌意性,是一种违法行为。实际上,这是混淆了敌意收购与非法收购两个不同的概念。敌意收购是与善意收购相对的一种收购方式,是指在目标公司不愿意的情况下,当事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符亚男  徐广林  林贡钦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成熟,未来敌意并购可能变得频发,成为未形之患。所以,我国的企业必须事先有所了解,有所防范。本文介绍了敌意并购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对敌意并购与反并购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评价,选取"宝万之争"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宝能集团敌意并购的动机和方法,以及万科集团反并购的对策,进而得出防范敌意并购的启示,最后通过揭示反并购活动的意义,希望能引起企业的重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符亚男  徐广林  林贡钦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成熟,未来敌意并购可能变得频发,成为未形之患。所以,我国的企业必须事先有所了解,有所防范。本文介绍了敌意并购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对敌意并购与反并购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评价,选取"宝万之争"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宝能集团敌意并购的动机和方法,以及万科集团反并购的对策,进而得出防范敌意并购的启示,最后通过揭示反并购活动的意义,希望能引起企业的重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庆红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由于大多数公司股权集中,敌意收购并不多见。但是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敌意收购的对象在扩大,收购方式在拓展,收购资金在增加,敌意收购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反收购意识,警惕敌意收购的来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波  
我国利用FDI由“绿地投资”转向“企业并购”是必然趋势。文章分析了这对于我国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苏欣  殷楠  
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业向我国的战略转移催发了外资并购的活跃,民营软件企业多年积淀的企业价值成为吸引外资并购的亮点,但同时也面临恶意并购的威胁,综合运用管理方法和法律方法以寻求应对策略刻不容缓,如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完善并购立法和审查制度、构建企业反并购防御体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倪新防  吕洪涵  
敌意收购及反收购策略简述倪新防吕洪涵在西方的产权交易市场上,企业收购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敌意收购和善意收购。敌意收购是指收购者在收购目标公司股权时事先不与目标公司管理者协商,其收购行动虽遭到目标公司反对仍强行收购的行为。近年来,在西方的企业购并浪潮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晖  
企业并购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方面。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达到盈利最大化的目的。本文分析研究美国企业并购风潮的特点,探讨历次美国企业并购行为的差异及其启示。一、美国企业并购的状况美国已经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风潮,虽然几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行为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挤压,但美国企业并购活动是其中最活跃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晨  
由于当前国有股减持的大势所趋、外资并购的遍地开花以及2 0 0 2年底证监会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要约收购的鼓励、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反收购提议和决策权的限制①[1 ] ,上市公司的反收购陷入了被动。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能力是迫在眉睫的。政府应规定一些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反收购措施,给予目标公司适当保护;而上市公司则更应致力于从内部完善治理结构,MBO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志明  唐元虎  
世纪之交 ,全球掀起了新一轮企业购并浪潮 ,跨国购并日趋频繁 ,是这一浪潮的主要特点。本文分析了企业跨国购并的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力 ,对跨国购并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我国企业购并将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聚拢庞大的社会资本继而精准的抄底,卡尔·伊坎驱动着敌意并购的战车四处出击,使之落下了一个"企业掠夺者"的骂名。卡尔·伊坎所到之处无不令CEO和董事长们提心吊胆,而让人引项侧目地是,如今已是耄耆之躯的卡尔·伊坎还并不打算在遭遇非议之中停下自己咄咄逼人的脚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瑞花  
创新组织内包括知识囤积在内的知识共享敌意行为普遍存在,在分析创新组织内知识共享敌意行为的正负效用的基础上,采用复制动态的演化博弈来研究创新组织内知识共享敌意行为的演化轨迹。研究发现:员工选择知识共享敌意行为还是知识共享行为受到个体间关系强度、人际关系损失成本、感知共享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提高员工之间的关系强度和人际关系损失成本、降低员工的感知共享成本、建立一定的知识共享敌意的治理机制对于减少创新组织内知识共享敌意行为的发生效果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建红  卫新江  海柯·艾伯斯  
海外收购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与全球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企业能够成功地完成收购交易的比率比较低;有近一半的海外收购由于各种原因交易未能达成。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败的因素以及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功率低的原因。通过对1324个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显著影响海外收购交易成败的因素来自不同的层面。具体而言,政治力量对敏感产业的影响、母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关联度、收购企业和被收购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海外收购的经验和专业顾问的聘用等因素都显著地影响收购的成败。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交易双方政治和体制方面的影响以及收购企业本身国际化水平的限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曹巍  谢焕瑛  
公司的敌意接管曹巍,谢焕瑛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的规范成熟和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日趋深入,市场接管作为一家企业(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收购另一家企业(公司)的资产(股份)以获得对其控制权的有效方式,已经在经济运作中出现’T。1993年IO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