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0)
2023(7755)
2022(6282)
2021(5852)
2020(5148)
2019(11557)
2018(11768)
2017(23723)
2016(12695)
2015(14215)
2014(14223)
2013(14460)
2012(13352)
2011(11649)
2010(12189)
2009(12017)
2008(12238)
2007(11128)
2006(10127)
2005(9574)
作者
(35384)
(29313)
(28977)
(27402)
(18766)
(13525)
(13400)
(11112)
(10812)
(10646)
(9743)
(9656)
(9568)
(9057)
(8808)
(8768)
(8586)
(8477)
(8357)
(8265)
(7193)
(7121)
(7107)
(6685)
(6610)
(6569)
(6501)
(6411)
(5732)
(5637)
学科
(73513)
(69149)
企业(69149)
(57723)
经济(57635)
管理(55893)
业经(25288)
方法(24796)
(24062)
(20959)
(18747)
财务(18739)
财务管理(18713)
企业财务(17710)
(17542)
数学(17478)
数学方法(17409)
技术(15442)
农业(15232)
中国(15107)
(13597)
(13227)
(12476)
(12149)
银行(12142)
体制(12061)
(11949)
企业经济(11907)
(11754)
经营(11123)
机构
学院(190351)
大学(185847)
(86138)
经济(84595)
管理(79698)
理学(66999)
理学院(66438)
管理学(65989)
管理学院(65606)
研究(56746)
中国(50545)
(45467)
(39063)
财经(35141)
(31731)
(29659)
科学(28795)
(28155)
(27186)
中心(25982)
经济学(25811)
财经大学(25690)
北京(25317)
研究所(24403)
商学(24134)
商学院(23956)
(23528)
经济学院(23491)
业大(22463)
经济管理(21494)
基金
项目(109169)
科学(87785)
研究(86309)
基金(80079)
(66420)
国家(65712)
科学基金(58223)
社会(56553)
社会科(53686)
社会科学(53673)
(42535)
基金项目(42286)
教育(38740)
编号(35810)
自然(34940)
(34454)
自然科(34138)
自然科学(34128)
自然科学基金(33620)
资助(32124)
(29809)
成果(29357)
(26288)
(25611)
(24229)
(23859)
课题(23658)
创新(23533)
重点(23499)
(23370)
期刊
(102924)
经济(102924)
研究(61955)
(38665)
管理(35802)
中国(34733)
(26673)
(24732)
金融(24732)
科学(20388)
业经(19167)
农业(18616)
学报(18403)
财经(18044)
技术(17947)
教育(16485)
经济研究(16070)
大学(15751)
(15560)
学学(14723)
问题(13833)
(12471)
技术经济(12244)
(12202)
财会(11456)
现代(11152)
国际(11097)
商业(11091)
世界(10943)
经济管理(10090)
共检索到300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陈晨  
随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不断完善,监管问题成为当下制约企业年金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运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根据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改进需求,分别梳理了美国和中国企业年金运行模式及监管体系,客观分析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不足之处。然后在充分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两国所施行企业年金模式进行分析和优劣势比较。最后,从法律制度、政府职能、参与人自律、信息披露和硬件建设等方面对如何加强我国企业年金监管水平、提升年金运行效率提出具体意见。由于美国私人退休金计划种类繁多,本文只考虑被联邦法律、1974年员工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和1978年税收法(IRC)监管的私人退休金计划,即与我国企业年金概念最相近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诸星龙  任万杰  
企业年金的发展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总结OECD国家的监管经验,对审慎性模式和定量限制模式进行比较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内在动因,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确定我国应当采用何种监管模式,保证企业年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钧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成功的 ,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年金计划的有力支持。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应该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 ,但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企业不具备充分发展企业年金计划的条件 ,应该由商业保险承担起发展补充保险的重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革  邓庆彪  
国外企业年金基金监管模式主要有审慎性监管模式和严格限量监管模式两种,如果把审慎性监管模式认为是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第一个层面,那么严格限量监管模式可以被认为是鉴于第一层面力度不够而又叠加上去的第二个监管层面,而这两个层面需要哪个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决于各国的实际情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星  魏枫  
美国企业年金的监管体系成熟,根据美国《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的规定,企业年金计划的监管职责由劳工部下属的雇员待遇保障局、财政部下属的国家税务局和养老金待遇担保公司共同承担,那么如何保证三个机构责任分工明确又运作协调有效呢?美国是使用反应式监管方法的典范国家之一,有哪些主要经验值得借鉴呢?本文围绕这两大问题,对美国企业年金监管实践展开研究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义  
近年来,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构建和政策法规的完善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在企业年金监管制度方面,如营运模式、投资监管体系、综合监管体系、信息披露、信息共享、市场潜力、市场行为、税收政策、社会公众认知、专业管理人才等仍面临不少问题。企业年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制度环境建设,注意保护企业及行业对企业年金计划的期望,高度关注文化因素及若干潜在制度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充分关注企业及企业职工对企业年会计划投资营运的心理预期;必须为企业年金计划可携带性问题的解决提供现实方案和途径;尽快提升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监管体系的政策思路是:构建高效的企业年金监管平台;选择适合我国实际的企业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华蓉晖  
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研究成果在美国养老金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中,找出同样符合我国国情的产品设计的理念和思路,为我国正处于萌芽阶段的投资类企业年金产品的设计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海珠  朱俊生  刘贝妮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着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未能充分发挥保障作用的问题。英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较为成熟,且自实施了自动加入机制后,企业年金的覆盖面迅速扩大,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本文回顾了英国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的发展历史,从参保资格确定、雇员权利及雇主责任、基金的运作等方面分析其制度框架,并从监管保障、资金保障、税收支持及服务支持等维度分析其保障及服务体系,探讨其运行成效和局限性。英国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体系的政策启示:一是以政策调整为契机,推动建立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二是明确制度保障主体,完善雇员权益体系;三是完善基金运作机制,改革基金投资体制;四是健全后续保障机制,推动企业年金规范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扬  范海东  
在各项社会保险中,养老保险是其中最重要的项目。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制。二是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实施的养老金计划。按照2000年国务院《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完全积累,并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或者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三是自愿性的个人储蓄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京海  陈新辉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高管薪酬问题备受关注。美国政府针对参与政府救援计划的金融机构公布了一系列限薪措施,同时还规定董事会应收回基于出现严重错误的财务报表而赋予高管的奖金红利和激励性报酬,即要求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春霞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国家养老保障负担压力的今天,企业年金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的企业年金基金制度尚处于发展初期,企业年金基金运作模式复杂、涉及主体众多、相关的监管制度仍处于形成阶段,各运营管理主体及政府监管机构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如何对企业年金基金实施有效的监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迪红  王书珍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税收递延企业年金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以美国税收递延企业年金为研究对象,运用序数效用理论和消费者均衡,结合风险因子、工资、缴费期限等因素,分析其微观经济效应;进而根据美国的所得税率,测量各模式的收入积累效应,以及对工资、投资收益、缴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比度量各参数值对个人积累值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现行的免除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EET税延方式是最优的,参加税延型企业年金计划可增加个人积累;缴费年限对退休后积累值的敏感性最高,投资收益率、工资依次次之,缴费率不敏感。由此,结合我国情况建议采取EET模式,延长缴费年限,降低门槛和放宽投资,建立法律审查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泽程  
在研究和借鉴美国企业人才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央企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思路和措施。
[期刊] 征信  [作者] 姜天怡  张舒伦  
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各国对本国金融体系脆弱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作为危机发源地的美国也开始反思危机的根源并积极寻求防范和补救的政策措施。2010年,美国颁布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其中一些政策措施对美国征信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并引发国际征信业发展更多的启示。从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中征信业相关内容入手,从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和信用评机构监管方面的政策变化深入思考中国征信管理的未来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邢博洋  
STO继ICO之后兴起2017年,全球ICO(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融资快速兴起,同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ICO视为"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予以严厉禁止。2018年以来,全球ICO活跃度逐渐下降,市场趋向于冷静。这是由于ICO的实践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带来了许多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