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3)
2023(7523)
2022(6155)
2021(5473)
2020(4723)
2019(10531)
2018(10265)
2017(19819)
2016(10900)
2015(12126)
2014(12410)
2013(12151)
2012(10872)
2011(9512)
2010(9834)
2009(9864)
2008(10381)
2007(9463)
2006(8423)
2005(8050)
作者
(30270)
(25378)
(25201)
(23955)
(16236)
(11887)
(11531)
(9609)
(9545)
(9300)
(8579)
(8481)
(8473)
(8122)
(7976)
(7572)
(7538)
(7473)
(7346)
(7166)
(6280)
(6182)
(6089)
(5892)
(5851)
(5719)
(5603)
(5436)
(4964)
(4913)
学科
(72075)
企业(72075)
(66282)
管理(60210)
(43907)
经济(43793)
(25607)
(20576)
财务(20558)
财务管理(20538)
业经(19806)
企业财务(19552)
方法(19395)
(16204)
技术(13572)
(12348)
(12151)
企业经济(12063)
数学(11880)
数学方法(11801)
体制(11215)
(11004)
(10726)
经营(10581)
理论(10539)
技术管理(10409)
决策(8733)
中国(8628)
计划(8321)
(7791)
机构
学院(162362)
大学(160824)
(69811)
管理(68565)
经济(68472)
理学(57937)
理学院(57442)
管理学(56970)
管理学院(56629)
研究(47153)
中国(39607)
(39526)
(33366)
财经(30128)
(27053)
(26590)
科学(23875)
(22663)
财经大学(22115)
中心(21660)
经济学(21371)
商学(21083)
商学院(20904)
北京(20884)
(20256)
研究所(19408)
经济学院(19191)
业大(18185)
(17220)
(17192)
基金
项目(97734)
科学(79626)
研究(74770)
基金(73665)
(61592)
国家(60981)
科学基金(55032)
社会(50395)
社会科(47847)
社会科学(47833)
基金项目(38537)
(37703)
教育(34550)
自然(34273)
自然科(33530)
自然科学(33520)
自然科学基金(33019)
(30902)
编号(29560)
资助(29441)
(26140)
成果(24864)
(22742)
(22706)
(22652)
重点(21364)
创新(21049)
国家社会(20992)
教育部(20619)
(20537)
期刊
(83775)
经济(83775)
研究(50291)
(38658)
中国(33635)
管理(33076)
科学(19222)
学报(18046)
(16874)
金融(16874)
财经(16285)
大学(15479)
技术(15381)
(15267)
教育(14633)
学学(14509)
(13982)
财会(13126)
业经(13051)
经济研究(12357)
会计(11008)
问题(10132)
技术经济(9671)
农业(9460)
(9163)
通讯(8876)
会通(8861)
现代(8732)
(8447)
国际(8445)
共检索到255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阴漫雪  
在美国,通过诉讼来解决劳动争议越来越少,而替代性纷争调解机制则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其中,在工作场所内部解决劳动争议,避免将争议交由外部力量来处理,更是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与借助于外部力量的处理机制相比,工作场所内部的争议处理机制有着很多前者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可以使企业及时了解员工的不满,并在矛盾进一步激化前在工作场所内部解决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跃如  程伟波  
本文采取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的有效性,认为依靠政府和法院等第三方力量来解决企业和员工的劳资冲突是相对最有效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江永众  苗淼  江河  
目前我国还没有企业劳动争议申诉处理方面的立法和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劳动争议处理的企业内部视角,探讨了企业劳动争议申诉的内涵、成因与价值,以及我国企业内部劳动争议处理功能弱化的原因;并在借鉴国外劳动争议申诉处理经验的基础上,从政府、工会和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了将企业劳动争议申诉处理程序作为集体合同的必备条款、设立基层工会驻企代表、健全企业劳动争议申诉处理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宪民  郭文龙  
社会发展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提出了全新要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已显示其紧迫性。其制度的取向应使争议处理纳入劳动关系调节体系,其内容应体现当事人意志的作用,其效果应达到息讼目的,其方案的设计又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历史的沿革,具体设想是改现行企业调解机制为行政调解机制,改现行先裁后审制为分类处理制度,并辅之以一整套的配套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海英  
南非是非洲经济强国之一,资源丰富,政治稳定,经济和法制等方面条件比较完善,是中国对非贸易第二大伙伴。随着中国与南非经贸投资、劳动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在南非投资建立的工厂和企业也日益增多。根据南非的劳动法律,中资企业的雇员必须主要来源于南非。在劳动雇佣中,由于不了解南非劳动立法和司法实践,导致大量劳动争议。及时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可以避免我国企业的重大经济损失。此外,南非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形式多样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严格的争议处理程序和先进的劳动司法制度可以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对南非投资的企业提供劳动争议解决方面的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复卫  
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变革方向应是去私法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客观上造成强制的社会保险演变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机制不畅,亦是源于对私法化的坚持。为此,需剥离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机制以适应社会保险特殊性。同时,构建独立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欧  周红阳  
近年来,产生于在华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大量增加。这类劳动争议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争议标的的金额数较高、调解难度很大,维权过程中的外国劳动者时常遭遇到法律、语言的障碍,以及无证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被忽视等。对此,应完善有关外国劳动者劳动争议的劳动法律制度,规范外国人就业制度,建立针对性的咨询帮助制度等,以保障在华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玉红  
本文分析了美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不断得到许多国家借鉴的原因,针对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内部控制概念必须包括拓展之后的“过程观”,强调内部控制目标体系应该由中心目标和其他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分目标组成;总体思路应该是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逐步完善企业运行机制,分重点分阶段构筑好各个关键因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唐建华  杨汉明  万寿琼  
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对公众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审计。通过分析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及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文献,阐释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定位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时间维度、工作投入、发表意见的形式、缺陷认定标准、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等,特别是挖掘之所以这样定位背后的原因,对以前相关研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制定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标准过程中,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当前审计实务中也存在模糊认识。研究澄清了审计理论和实务界的认识误区,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水平的提升和财务报表审计技术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丹  
本文对我国目前企业内部股权激励机制,产品激励机制、授权等激励机制作了粗浅的探讨,以求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有所裨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小燕  杨济华  郭颖  
文章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分析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建构逻辑与执行偏差,并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结果加以佐证。随后从制度文化、制度设计和执行机制三个方面,指出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自强化机制建设的构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宋子雄  
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永不过时的话题,即便在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完善的美国,也发生了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丑闻,美国国会在2002年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并由此引发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相应的变革。反观国内证券市场上,从"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到"郑百文"、"银广厦",一系列的事件暴露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的严重性。本文从美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入手,着重阐述了美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变革,并提出它对我国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靖远  
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以第三方介入争议解决替代劳资双方的自力解决,制度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罢工带来的高昂成本。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中最常见的是调解和仲裁制度,二者在制度功能与角色上存在着差异。调解的制度功能在于协助协商,更注重对协商过程的把握;仲裁的制度功能在于终结争议,所做出的裁决能够代替协商结果。我国集体协商争议处理机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制度层面集体协商争议终结机制的缺失与实践层面集体协商争议解决模式的运行之间形成了一种规范与现实的落差。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强制利益仲裁机制通过制度设置来替代集体行动成为促进集体协商的有效压力手段,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困境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敏  邵志高  
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践针对近年来安然、世通等一些公司发生的财务丑闻,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司的监管力度,改善证券市场环境,美国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强制性要求符合披露规则的公司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焦娟  
劳动者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受益主体,维护其权益应是制度设计的首要目标。但我国"双轨制"的争议处理模式缺乏养老权益损害赔偿标准、处理途径的分割标准不科学、行政救济不力时无法实现与损害赔偿的有效衔接,这些问题导致劳动者维权困难重重,甚至引发群体争议,与社保制度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本文试图给出远期、近期两种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维护受益主体的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