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7)
- 2023(13542)
- 2022(11240)
- 2021(10239)
- 2020(8941)
- 2019(20468)
- 2018(19965)
- 2017(39472)
- 2016(21705)
- 2015(24224)
- 2014(24393)
- 2013(24494)
- 2012(22886)
- 2011(20594)
- 2010(20877)
- 2009(19822)
- 2008(20377)
- 2007(18710)
- 2006(16216)
- 2005(15196)
- 学科
- 济(96967)
- 经济(96838)
- 业(91533)
- 企(83155)
- 企业(83155)
- 管理(77500)
- 方法(45682)
- 数学(36493)
- 数学方法(36197)
- 财(32248)
- 业经(29978)
- 农(29730)
- 务(24203)
- 财务(24182)
- 财务管理(24143)
- 企业财务(22982)
- 中国(21668)
- 农业(20868)
- 制(20825)
- 技术(18983)
- 学(18414)
- 贸(17368)
- 贸易(17356)
- 和(16994)
- 易(16828)
- 理论(16587)
- 策(16317)
- 划(15953)
- 体(15377)
- 银(15041)
- 机构
- 学院(325545)
- 大学(324528)
- 济(138093)
- 经济(135417)
- 管理(127544)
- 研究(109487)
- 理学(108760)
- 理学院(107625)
- 管理学(106068)
- 管理学院(105463)
- 中国(86894)
- 京(68724)
- 财(66870)
- 科学(66317)
- 农(62949)
- 所(57763)
- 财经(52749)
- 研究所(51804)
- 江(50856)
- 农业(50096)
- 业大(50054)
- 中心(50029)
- 经(47917)
- 北京(43421)
- 经济学(42244)
- 州(39782)
- 财经大学(39064)
- 院(38526)
- 经济学院(38307)
- 范(38170)
- 基金
- 项目(207696)
- 科学(163999)
- 基金(152932)
- 研究(147759)
- 家(134378)
- 国家(133205)
- 科学基金(114162)
- 社会(94370)
- 社会科(89507)
- 社会科学(89481)
- 省(81002)
- 基金项目(80412)
- 自然(75864)
- 自然科(74137)
- 自然科学(74108)
- 自然科学基金(72906)
- 划(68294)
- 教育(67649)
- 资助(63508)
- 编号(58165)
- 成果(47147)
- 重点(46979)
- 部(46858)
- 创(45627)
- 业(45125)
- 发(44178)
- 创新(41960)
- 科研(40430)
- 课题(39976)
- 教育部(39889)
- 期刊
- 济(156179)
- 经济(156179)
- 研究(95898)
- 中国(63103)
- 农(57757)
- 财(57192)
- 学报(52905)
- 管理(51549)
- 科学(48893)
- 大学(39752)
- 农业(38824)
- 学学(37778)
- 融(34776)
- 金融(34776)
- 技术(28111)
- 教育(27972)
- 财经(27830)
- 业经(26353)
- 经济研究(24573)
- 经(23952)
- 业(23690)
- 问题(20628)
- 技术经济(18840)
- 贸(17338)
- 世界(16548)
- 财会(16242)
- 版(15923)
- 商业(15843)
- 现代(15604)
- 国际(15293)
共检索到493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忠民
企业债市场是美国债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未到期债券余额计约占美国债券市场的1/5强。文章介绍了美国企业债市场在组织和交易方式、债券分类、报价和流动性表现方面的具体情况,展现了美国企业债市场的运作特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玥璠 李富强 苏峻
流动性越高,金融产品的价格就会更加市场化。本文通过考察中期票据的流动性,验证中期票据比以往的相似融资工具——企业债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进而对中期票据和企业债两种融资工具在发行制度和理念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中期票据在制度上更加适应市场化需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期票据 市场流动性 企业债 国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泽云
本文分析了目前交易所国债市场流动性的一般状况,并从各角度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交易所国债价格和流动性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措施。
关键词:
交易所 国债 流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召洪
国债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其金融功能已超越财政功能。我国国债市场由于流动性水平较低,难以执行宏观金融调控功能。为此,应当合理规划我国国债市场,并以提高其流动性水平为目标,拓展我国国债的金融功能。
关键词:
国债市场 金融功能 流动性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泓 武康平
流动性溢价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本文选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7年期、10年期和20年期国债,利用日内交易数据,以新券与旧券为分析对象,实证研究了新券与旧券的流动性溢价问题。发现旧券和新券在收益率上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旧券的收益率要高于新券的收益率。同时,本文又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旧券与新券的流动性差异对旧券与新券的收益率差异只有很小的解释能力,基本可以说明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溢价存在,但不是很显著。
关键词:
流动性溢价 新券 旧券 国债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洪斌
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能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本文主要利用买卖报价差、换手率等指标来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问题,并针对明显不足的市场流动性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国债市场 流动性 测量指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董晓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落后,本文试图采用新的研究视角,用产业组织体系下的重要市场分析方法SCP模式,对我国目前企业债券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寡占的市场结构特征、市场协调行为及市场低效率的结论,进一步指出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对应路径。
关键词:
企业债券 SCP模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孟楠 段洪俊
本文基于主权债交易价差估计指标对债券市场流动性进行直接测度,并结合时变COPULA理论对市场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相依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主要主权债市场流动性发生明显变化,流动性变差;流动性风险随流动性的降低而加大,但各个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表现出相对独立特性;各市场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相依关系保持相对稳定性,且呈现周期性变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爽
我国国债市场要想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首先应是一个有效率有活力的市场。衡量国债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市场流动性。本文选取了若干衡量流动性的指标,首先通过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对比,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现状;其次,就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债市场 流动性 衡量指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六一
国债市场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债券资产运作,既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又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国债市场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对其制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国债市场 流动性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翟珊珊 杨梅
高流动性的国债二级市场是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和确定金融产品价格的良好场所,对于提高国债管理效率和充分发挥国债二级市场的经济调控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国债市场有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将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国债市场 流动性 国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泓 杨之曙
新券和旧券流动性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学术界被广泛关注与研究的问题。本文选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7年期,10年期和20年期国债,利用日内交易数据,实证研究了新券与旧券的流动性问题。研究发现新券和旧券在流动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新券的流动性要明显好于旧券的流动性。论文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券 旧券 流动性 国债市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国国债市场研究》课题组
一、提高流通性 拓展国债增发空间 1998和1999两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鉴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刚刚开始,经济发展中还有许多不利因素,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决定在今后几年内仍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尽管由此增大了财政工作压力,但在启动经济的特殊时期,宁肯多承担一些压力,也要致力于保持发展速度在发展中求稳定。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不断地把增加的国债发出去,这就涉及到增发国债还有着多大的空间。这不仅涉及到当年的和累计的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的考察指标,还和国民对国债的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