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65)
- 2023(5770)
- 2022(4170)
- 2021(3729)
- 2020(3060)
- 2019(7004)
- 2018(7058)
- 2017(14214)
- 2016(7804)
- 2015(8682)
- 2014(8893)
- 2013(8501)
- 2012(7542)
- 2011(6689)
- 2010(6732)
- 2009(6364)
- 2008(6334)
- 2007(5731)
- 2006(5214)
- 2005(5118)
- 学科
- 济(35301)
- 经济(35270)
- 管理(21978)
- 业(21623)
- 企(16938)
- 企业(16938)
- 方法(12952)
- 中国(12234)
- 数学(11400)
- 数学方法(11325)
- 农(10544)
- 业经(8839)
- 财(8344)
- 制(7739)
- 地方(7355)
- 农业(7158)
- 产业(7154)
- 体(6231)
- 融(6102)
- 金融(6102)
- 结构(6094)
- 学(6083)
- 银(5779)
- 银行(5769)
- 发(5706)
- 行(5520)
- 务(5316)
- 财务(5301)
- 财务管理(5295)
- 企业财务(5150)
- 机构
- 大学(113544)
- 学院(111035)
- 济(50433)
- 经济(49549)
- 管理(40941)
- 研究(40592)
- 理学(34895)
- 理学院(34511)
- 管理学(33924)
- 管理学院(33711)
- 中国(30719)
- 京(24393)
- 科学(22690)
- 财(22570)
- 所(20357)
- 研究所(18411)
- 财经(18122)
- 中心(17496)
- 江(16859)
- 经济学(16817)
- 农(16808)
- 经(16524)
- 范(16028)
- 师范(15852)
- 北京(15590)
- 经济学院(15165)
- 业大(14676)
- 院(14536)
- 财经大学(13442)
- 州(13278)
- 基金
- 项目(71943)
- 科学(57885)
- 研究(53779)
- 基金(53399)
- 家(46056)
- 国家(45700)
- 科学基金(39393)
- 社会(36481)
- 社会科(34603)
- 社会科学(34596)
- 基金项目(27462)
- 省(27043)
- 教育(24970)
- 自然(23644)
- 自然科(23117)
- 自然科学(23112)
- 划(23003)
- 自然科学基金(22742)
- 资助(21609)
- 编号(21297)
- 成果(18064)
- 重点(16642)
- 部(16480)
- 发(16400)
- 国家社会(15784)
- 课题(15084)
- 创(14557)
- 教育部(14468)
- 人文(13877)
- 性(13720)
共检索到171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彬 桑百川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及1995—2009年美国人力资本存量和作用的定性与实证分析,以及用脉冲模型(VAR)展开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和人均GDP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考证,可看出美国当前的人力资本存量状况不能满足再工业化需求,这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出约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政
目前,我国仍然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的任务没有完成。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研究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解决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 主要矛盾 特殊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淮
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利益矛盾及其协调陈淮本文不讨论“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国有资产流失”等体制性缺陷造成的社会利益冲突,只探讨以大机器为技术基础的生产力发展在客观上引起的社会利益矛盾、社会利益结构变化、未来5年内的基本走势及其协调对策。一、我国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天然私有却无法转让的产权特征,决定了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内在矛盾的结晶。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使然。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契约中外在表现为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称性制度安排,是激励与约束企业家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企业 企业家 产权 人力资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乾 李燕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本文针对中国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的矛盾 ,对老年人口规模与人口老龄化关系 ,提高目前生育率的结果 ,抚养比的实质内容 ,“四二一”家庭的影响以及如何协调人口总量控制与人口年龄结构调整双方矛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明确提出了总量第一、结构第二的观点和论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坤荣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本文通过国民资金流量表核算资料,对近年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国内总需求结构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有密切的关系,并研究了这种失衡的制度性背景。改善这种失衡不仅是社会发展和公平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宏观效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国内总需求 国民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国强 温军 汤向俊
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没能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及其结构水平迅速提升,但各地区间的人力资本及结构水平差异颇大,这可能也是导致中国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本文直接研究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提供了极为理想的样本。文章在增长回归框架下,以中国各省份1978-2008年动态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国家和区域层面考察了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对我国及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效应显著;人力资本内部结构与产业结构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结构 产业升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贾存旺 吴杰 肖友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君潞 牛凯龙
中国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根源于市场的结构矛盾特别是股票市场的结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体现在股权割裂、博弈格局的变化和当前交易机制下的投资者结构的变动,前两者是诱发投资者信心崩溃和阻碍信心恢复的核心因素,而市场机制的完善是维持市场信心的外在保障。在可预见的期限内如果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系统风险,它最有可能从股票市场最先出现。危机从股票市场向其它市场的扩散过程中,以证券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结构调整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要预防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出现首先要解决股票市场的结构矛盾,首要的就是尽快采取行动,不能使问题越积越大,在完善市场制度建设的同时,着手解决股权割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婷婷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湖南省1988~2008年的人力资本存量。然后基于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两个模型,利用Johansen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VEC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比较分析了包含工业化程度和不包含工业化程度的条件下,湖南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作用并不显著,而短期内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效应;工业化程度影响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推动了经济增长,但短期内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盛垒 洪娜
1.就短期来看,美国"再工业化"困难重重。事实上,奥巴马政府在推动"再工业化"过程中已暴露出不少制约因素,"再工业化"战略能否最终成功,仍面临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其一,政府财政支持受限。"再工业化"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政策支持,而经历"政府停摆"闹剧不久的美国政府尚未完全摆脱巨额债务威胁,"债务上限"问题犹如芒刺在背,奥巴马不得不竭力削减政府支出,以防赤字再度飙升。因此,"再工业化"政策尽管理论上可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卫东
加快技术、管理和生产模式创新,推动中国产业升级,促进"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国家推出并开始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意在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实施六年来,成效显著。"再工业化"战略引领美国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回归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丁平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美国及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引发了对美国现有增长模式的反思。在此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强力推出了"再工业化"战略,以期重振制造业,使美国回归实体经济。本文对美国再工业化的实施背景和动因进行了剖析,认为这不仅是一种短期的应急举措,更是长期的发展战略,并从制造业产值、就业、出口等层面分析了再工业化的积极成效,最后得出结论:美国再工业化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关键词:
美国再工业化 动因 成效 中国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