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0)
- 2023(13596)
- 2022(11033)
- 2021(10143)
- 2020(8593)
- 2019(19339)
- 2018(18756)
- 2017(35865)
- 2016(19142)
- 2015(21212)
- 2014(20494)
- 2013(20821)
- 2012(19090)
- 2011(17202)
- 2010(16994)
- 2009(16080)
- 2008(16024)
- 2007(14049)
- 2006(12325)
- 2005(11396)
- 学科
- 济(93848)
- 经济(93742)
- 业(85618)
- 企(77666)
- 企业(77666)
- 管理(68509)
- 方法(41134)
- 数学(32739)
- 数学方法(32602)
- 业经(31327)
- 财(29047)
- 农(28186)
- 中国(23922)
- 贸(20884)
- 贸易(20876)
- 易(20453)
- 农业(20387)
- 务(20214)
- 财务(20208)
- 财务管理(20189)
- 技术(19618)
- 企业财务(19137)
- 制(16981)
- 划(15616)
- 策(15492)
- 和(15098)
- 地方(14551)
- 产业(14495)
- 出(13813)
- 体(13502)
- 机构
- 学院(284317)
- 大学(280974)
- 济(134804)
- 经济(133039)
- 管理(114984)
- 理学(99445)
- 理学院(98511)
- 管理学(97520)
- 研究(97347)
- 管理学院(97002)
- 中国(76919)
- 京(58869)
- 财(58652)
- 科学(55846)
- 农(52263)
- 所(48996)
- 财经(47370)
- 研究所(44524)
- 经(43408)
- 中心(42719)
- 经济学(42535)
- 业大(42455)
- 农业(41491)
- 江(41017)
- 经济学院(38660)
- 北京(37186)
- 财经大学(35221)
- 院(34187)
- 商学(33468)
- 商学院(33173)
- 基金
- 项目(188945)
- 科学(151557)
- 基金(142285)
- 研究(135291)
- 家(125045)
- 国家(123967)
- 科学基金(107145)
- 社会(92494)
- 社会科(88169)
- 社会科学(88150)
- 基金项目(74887)
- 省(71741)
- 自然(68119)
- 自然科(66646)
- 自然科学(66626)
- 自然科学基金(65608)
- 划(60216)
- 教育(59152)
- 资助(57501)
- 编号(50300)
- 创(43092)
- 业(43021)
- 部(42943)
- 重点(42439)
- 发(42126)
- 国家社会(40159)
- 创新(39492)
- 成果(38103)
- 教育部(36996)
- 人文(36424)
- 期刊
- 济(146005)
- 经济(146005)
- 研究(84503)
- 中国(51097)
- 农(48019)
- 财(47327)
- 管理(47082)
- 学报(42372)
- 科学(42032)
- 农业(33394)
- 大学(32771)
- 学学(31398)
- 融(25230)
- 金融(25230)
- 经济研究(25092)
- 业经(24828)
- 财经(24451)
- 技术(24156)
- 业(21597)
- 经(21321)
- 问题(19820)
- 贸(19004)
- 教育(18110)
- 技术经济(17712)
- 世界(17495)
- 国际(16847)
- 商业(14322)
- 现代(14176)
- 统计(13286)
- 科技(13285)
共检索到42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靳玉英 王琦凯 王开
通过梳理2009—2020年美国所采取的产业补贴措施,本文发现,美国补贴的产业与中国向其出口的产品存在高契合度,这表明美国产业补贴对中国出口产品构成普遍的负向冲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探讨了美国产业补贴对中国非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其背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是:首先,美国产业补贴导致中国非出口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下降。其次,美国产业补贴引发中国出口企业出口转内销行为从而恶化国内市场竞争环境,这是美国产业补贴致使中国非出口企业生产率下降的主要机制。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美国产业补贴对中国非国有企业、距离技术前沿较远的企业以及处于低技术行业的企业负面冲击较大,并且美国产业补贴不利于中国非出口企业的资本深化。本文有关外循环条件变化对内循环为主企业即中国非出口企业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为中国“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格局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微观基础和证据。
关键词:
产业补贴 出口 内销 非出口企业 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晓婧 杨荣珍
反补贴调查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维护贸易公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各国对本国产业保护意识的增强,反补贴调查已经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也成为受反补贴调查的重灾国,其中以美国发起的调查居首。文章基于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补贴调查数据库》合并形成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对企业出口产生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抑制了企业的出口,从其内在机制来讲,反补贴调查导致了企业对美国出口成本的增加,引发企业经营绩效下降以及融资约束的增强,但却激发了企业进行市场战略调整,这表现为企业降低对美国出口,而增加了对相对成本较低的其他国家的出口;其次,外资企业和多产品企业受到反补贴调查的负面影响相对更小;最后,从企业出口二元边际来讲,反补贴调查使得出口企业数目和续存企业出口额均出现下降,尤其在对美国的出口上表现更为明显,而在对非美国市场的出口上,虽然出口企业的数目有所减少,但续存企业增加了其产品的出口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奚俊芳 陈波
本文利用2002~2009年的企业数据,使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以美国对华反倾销为例研究了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大指标。回归结果显示,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提升作用,但是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指标却分别呈现出显著性下降与显著性上升的不同趋势,出现了相互抵消现象,即反倾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正向影响主要通过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并且这一影响只在反倾销调查实施当年显著,在随后的几年中影响均不显著,即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只存在短期效应。
关键词:
反倾销 生产率 包络分析方法(DEA)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浩 吕锦莎
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检验了集群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运用Heckman选择模型对集群内外企业的出口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集群内企业出口参与决策"生产率悖论"的存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该悖论的原因来自于产业集群引发的出口溢出效应,其中示范/模仿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对集群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均有改善作用;出口信息溢出效应则只提高了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而对集约边际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出口溢出 扩展边际 集约边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琳琳
本文从宏微观生产率测算差异、企业生产率测算方法、企业生产率测算关键数据的选择以及企业价格指数缺失处理四个方面讨论企业生产率的测算问题。随着企业异质性理论发展和企业数据库的应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从宏观层面逐渐转向企业层面。宏微观生产率测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的不同。宏观层面生产率研究主要是分析TFP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企业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原因,并不强调从微观加总得到总量TFP增长率。(2)面板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亚平 李晶
笔者采用2001年~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面板数据,基于所有制、资本密集度、企业规模等企业异质性,探索出口强度、吸收能力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优势,但出口强度与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一方面纯出口企业拉低了出口企业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短期内负的学习效应导致生产率下降。吸收能力则有利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对出口活动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即当吸收能力较强时,随着企业出口强度的增加,生产率有所提升。
关键词:
生产率 出口强度 吸收能力 出口企业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小兵 黄静波
在Melitz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环境规制因素,构建一个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影响的理论模型。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均表明: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提升企业生产率水平,但影响较小;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会阻碍企业出口,特别是对污染密集型产业中的企业出口影响更大;环境规制与企业出口之间整体上呈U型关系,但在中西部地区不存在U型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杰 金岳
出口到底给中国企业生产率带来何种作用效应,既有文献的结论存在诸多矛盾之处。在着重考虑已有文献并未考虑到的企业TFP测算方法、企业进口以及出口贸易方式这3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本文重新检验出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应,结果发现:除了纯加工贸易类型企业外,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仍呈现自我选择效应;从新进入出口市场企业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的出口活动中存在显著的"出口中学习"效应,这为出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所具有的促进效应提供了支持证据;从出口密集度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出口活动中存在"生产率损失"或"生产率抑制"效应,这又反映出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可能具有的负面效应。本文的检验结果及其解释,为理解出口对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学锋 余弋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研究发现,2000~2005年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企业生产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而且,从样本均值意义上,中国制造业企业处于U型曲线的左边,即出口市场多元化抑制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这可以解释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进展缓慢的事实以及企业没有足够的激励去进行新市场的开拓和在新市场存在较高失败风险的现象。本文的结论在改变变量定义、样本范围以及计量方法时,均较为稳健。其政策含义在于,宏观贸易政策更应注重微观基础。
关键词:
出口市场多元化 扩展的贸易边际 贸易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世民 沈琪
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已被经验研究所广泛证实,但至今仍未有理论层面的解释。本文通过修正企业异质性理论假设,加入针对中国转轨经济的特点,构建了两国三区垄断竞争模型,开创性地将市场分割和融资约束纳入到统一框架中,证明了市场分割下会产生出"重出口而轻内销"的中国特有的特殊企业类型,融资约束会加剧贸易扭曲现象,并直接形成过度出口,进而最终导致形成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之谜"现象。
关键词:
生产率之谜 国内市场分割 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逯建 杨彬永 孙楚仁
文章基于Melitz异质性企业理论,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基于省份、行业、地区层面数据检验了铁路提速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路提速会显著影响出口企业生产率分布,铁路运行时间的缩短会导致各省份和各行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分布集中度减小。在考虑了行业与地区差异以及引入控制变量等因素后,铁路提速后的生产率分布比提速前更加分散这一结论仍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
铁路提速 异质性企业 生产率分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张帆 陈志远
本文在着重考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进口、直接与间接出口以及出口贸易方式等因素的基础上,在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利用改进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系统地检验了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企业在出口活动中既不存在明显的"自我选择效应",也不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其次,间接出口企业或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活动不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与"出口学习效应";直接出口企业或从事混合贸易企业的出口活动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但这两种类型企业的出口活动只存在相对微弱的"出口学习效应";只有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其出口活动存在显著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斌 屠新泉 王杰
出口目的地会影响企业生产率吗?何种类型的企业会在出口目的地的选择中受益?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解释中国企业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原因。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合并数据,运用倾向评分匹配和倍差法解决样本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出口市场转变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与只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相比,企业出口目的地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后,生产率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在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计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2)民营企业和多产品企业在出口目的地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后,其生产率提升更为明显,而且出口阅历的积累更有利于企业出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本文研究了中国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影响效应,主要结论是:第一,政府补贴并未与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有显著作用,说明政府干预未对企业低端出口能力产生显著影响;第二,政府补贴与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呈显著倒U型关系,表明政府补贴规模较小时,可对企业高端出口能力形成促进效应,而政府补贴规模过大,则会对企业高端出口能力带来抑制效应;第三,政府补贴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不同贸易方式企业中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政府补贴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企业出口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炳展 逯建 王有鑫
本文重点分析补贴对企业出口模式的影响,特别关注数量和价格。结论发现:补贴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总量和数量,降低了出口价格,促成了"低价竞争、数量取胜"的出口模式;补贴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在近年并不稳健显著,在不同模型中促进作用程度不同,对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审慎保守地看待补贴的出口促进作用。将政策推动转变为企业内生驱动、构建出口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补贴 数量 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