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7)
- 2023(14796)
- 2022(12522)
- 2021(11569)
- 2020(10182)
- 2019(23407)
- 2018(23213)
- 2017(45606)
- 2016(24531)
- 2015(27693)
- 2014(27533)
- 2013(27287)
- 2012(25126)
- 2011(22629)
- 2010(22521)
- 2009(21054)
- 2008(20826)
- 2007(18624)
- 2006(15829)
- 2005(14316)
- 学科
- 济(105486)
- 经济(105353)
- 管理(75246)
- 业(71987)
- 企(60578)
- 企业(60578)
- 方法(51416)
- 数学(45743)
- 数学方法(45234)
- 财(30821)
- 农(27036)
- 中国(24725)
- 制(23797)
- 业经(23383)
- 务(19763)
- 财务(19709)
- 财务管理(19655)
- 地方(19427)
- 学(18823)
- 企业财务(18732)
- 贸(18543)
- 贸易(18537)
- 易(18008)
- 农业(17470)
- 体(16636)
- 银(16339)
- 银行(16305)
- 融(16041)
- 金融(16036)
- 技术(15969)
- 机构
- 大学(353586)
- 学院(351099)
- 济(149201)
- 经济(146304)
- 管理(139482)
- 理学(120920)
- 理学院(119666)
- 管理学(117708)
- 管理学院(117043)
- 研究(113595)
- 中国(86220)
- 京(73298)
- 财(70748)
- 科学(67220)
- 财经(56264)
- 所(55793)
- 农(54740)
- 中心(53926)
- 江(52351)
- 经(51051)
- 业大(50667)
- 研究所(50397)
- 经济学(46774)
- 北京(45645)
- 范(43976)
- 师范(43510)
- 农业(42934)
- 经济学院(42453)
- 财经大学(41891)
- 院(41095)
- 基金
- 项目(236981)
- 科学(188445)
- 基金(174831)
- 研究(172858)
- 家(151107)
- 国家(149908)
- 科学基金(130195)
- 社会(111768)
- 社会科(106315)
- 社会科学(106289)
- 基金项目(92490)
- 省(91992)
- 自然(83947)
- 自然科(82034)
- 自然科学(82012)
- 自然科学基金(80582)
- 教育(80302)
- 划(77478)
- 资助(71964)
- 编号(69547)
- 成果(56599)
- 部(53743)
- 重点(53288)
- 发(50411)
- 创(49699)
- 课题(47173)
- 国家社会(46823)
- 教育部(46774)
- 制(46640)
- 创新(46539)
- 期刊
- 济(157823)
- 经济(157823)
- 研究(100101)
- 中国(64000)
- 财(57320)
- 学报(51684)
- 管理(50758)
- 农(48581)
- 科学(48183)
- 大学(40383)
- 学学(37919)
- 教育(32817)
- 农业(32483)
- 融(32353)
- 金融(32353)
- 技术(31187)
- 财经(28434)
- 业经(25650)
- 经济研究(25508)
- 经(24354)
- 问题(21363)
- 统计(18522)
- 技术经济(17727)
- 业(17452)
- 理论(17094)
- 贸(17068)
- 策(16939)
- 版(16094)
- 商业(15986)
- 财会(15629)
共检索到510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炜
本文从资本和劳动所得的分配结果出发,建立产业结构变动与资本收益率变动、人均劳动者报酬变动之间,以及资本收益率变动、人均劳动者报酬变动与产业技术水平变动之间的实证模型,利用美国1987~2007年60个产业的面板数据检验实证模型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演变的直接动因是产业资本收益率和人均劳动者报酬的变动,而产业资本收益率变动和产业人均劳动者报酬变动的直接动因是产业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树广 李亚光
本文在测算了产业结构变动值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和文献,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变动与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市的产业结构变动值呈现一种波动上升的趋势;在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中,人力资本、最终消费、投资和外资因素具有正向影响作用;R&D强度有负向影响作用;外贸、城市化、区位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较弱,并且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文蔚
利用1979—2011年深圳市三次产业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和三次产业总值,构建变系数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深圳市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对其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对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均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即对第一产业产值的影响较小、对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外资 产业结构 面板数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长德 刘帅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0—2008年的相关数据,使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增长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具体到各产业而言,第二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第一、三产业的影响较小;此外,第二产业的发展结构也不合理,"三高"和对能源依赖较高的企业居多,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产业;各省份三次产业的发展结构也不尽合理,应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保持第一产业,改造第二产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碳排放 面板数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梦涵
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本文利用4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法实证检验了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基于知识溢出、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三个中介变量对一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中高技术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低技术离岸生产性服务外包。对发达国家而言,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的个别中介效应显著,人力资本积累的独立中介效应不显著;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知识溢出的个别中介效应显著,技术创新的个别中介效应为负或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毓 胡海亚 李浩
绿色信贷作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金融支持,其对第二、第三产业间以及对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存在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是产业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绿色信贷政策虚拟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整体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对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分区域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产业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蕴含的"倒逼"机制,会对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因此,统筹区域经济与绿色金融的协调发展,构建政府、银行与企业间"绿色"数据的实时对接与共享机制,促进绿色信贷资金在区域间与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是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绿色信贷 产业结构升级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昕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2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却各不相同;其中,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着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而对第三产业则起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变化系统GMM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梦涵
基于中国2001—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矩估计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支出角度和自有收入角度来构建财政分权指标体系,探讨财政分权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全国作用效果保持高度一致。中西部地区作用效果则不然,该地区的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宇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84—2003年间我国合同利用外资额和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提高都具有正效应。再通过Chow突变检验,发现1992年前后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一、三产业工业增加值提高的影响显著不同,对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提高的影响则相同。通过进一步分析,本文又发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严重偏斜加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偏斜。因此,我们提出我国应该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加大外商投资的领域,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面板数据 产业结构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传谌 王艺璇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原因是受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无形而有力地推动。本文梳理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文献后,构建了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2001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视角下分析了实证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贸、投资和外资因素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具有正向作用;最终消费有负向影响作用;R&D因素影响不明显。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传国 王晓杰
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经济结构变迁的过程,而经济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变量结构为三次产业的结构,研究产业结构的变迁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1990—2009年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把我国省域分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按不同类型地区对我国省域产业结构变迁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类型地区的产业产出结构及产业就业结构的变迁轨迹,为我国省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结构演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睿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导致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内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资本以及劳动力的投入。实证检验表明,现有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对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向更高程度演变产生积极作用,但技术进步、资本以及劳动力的投入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因此,必须在三次产业之间合理地配置资源,积极发挥三大内在动因的促进作用,以使我国产业结构演变更加合理、有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晓莉 李秋芳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程度不断增强。为探究数字经济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基于理论层面进行机理分析,其次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验证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应强调数字经济与产业的融合,加强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地区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振华 杨树旺
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来资本进军中国市场。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外来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对其在湖北省三大产业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收集和分析湖北省2000~2013年间相关外来直接投资数据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对外来直接投资对湖北省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来的直接投资使得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但同时给湖北省三大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些正负不同的影响,其与湖北省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第一产业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FDI 湖北 产业结构 面板数据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动态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的分析
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随机系数模型的分析
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应:基于广东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质量、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中国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推动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基于STIRPAT扩展模型及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基于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