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4)
2023(13269)
2022(11127)
2021(10443)
2020(8755)
2019(19897)
2018(19541)
2017(36692)
2016(20535)
2015(22552)
2014(22215)
2013(21084)
2012(18983)
2011(16926)
2010(16542)
2009(14439)
2008(13463)
2007(11398)
2006(9428)
2005(7884)
作者
(54027)
(45286)
(44860)
(42746)
(28293)
(21792)
(20509)
(17784)
(17417)
(15768)
(15030)
(15007)
(14225)
(14079)
(13837)
(13822)
(13653)
(13564)
(12956)
(12823)
(11164)
(10968)
(10920)
(10287)
(10164)
(10073)
(9825)
(9758)
(9045)
(8958)
学科
(75724)
经济(75650)
(51336)
管理(51210)
(41172)
企业(41172)
方法(38019)
数学(34491)
数学方法(34076)
中国(23533)
(21587)
(21034)
教育(19847)
业经(16880)
(15623)
技术(14430)
农业(14223)
(13954)
贸易(13951)
地方(13930)
(13617)
理论(13454)
产业(12817)
(12411)
财务(12379)
财务管理(12354)
(12289)
企业财务(11776)
环境(10495)
收入(10081)
机构
大学(274835)
学院(270315)
(109067)
经济(107160)
管理(103739)
理学(92340)
理学院(91325)
研究(90262)
管理学(89660)
管理学院(89162)
中国(58812)
(56668)
科学(54683)
(46507)
(44888)
(43184)
(42914)
师范(42452)
业大(42381)
中心(40769)
研究所(40110)
财经(38804)
(37922)
教育(35735)
(35682)
农业(35642)
师范大学(35037)
北京(35025)
经济学(34635)
(32796)
基金
项目(196371)
科学(157937)
研究(144088)
基金(143453)
(126016)
国家(124901)
科学基金(107762)
社会(93174)
社会科(88537)
社会科学(88519)
(77711)
基金项目(76345)
教育(73644)
自然(69981)
自然科(68468)
自然科学(68449)
(67563)
自然科学基金(67255)
编号(57421)
资助(57128)
重点(45831)
成果(45742)
(45368)
(43558)
(42409)
课题(41689)
教育部(39865)
创新(39414)
国家社会(38698)
科研(38157)
期刊
(102894)
经济(102894)
研究(80764)
教育(54008)
中国(50790)
学报(43318)
科学(39197)
(38671)
管理(35451)
(34919)
大学(34569)
学学(31528)
农业(26814)
技术(26195)
财经(18727)
业经(17865)
经济研究(17794)
(17109)
金融(17109)
(16230)
问题(14376)
(14367)
职业(13352)
科技(12812)
(12588)
技术经济(12083)
统计(12080)
商业(11980)
(11596)
业大(11097)
共检索到372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燕  崔永涛  魏鹏飞  
作为社会功能结构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必然受到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通过从预期收入的角度构建一阶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发现美国产业产值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表现在:(1)从预期收入的角度可以解释各教育层次学科发展的分化,博士层次侧重发展技术类学科,硕士、学士层次侧重发展社会类学科;而硕士和学士层次人文学科变化却无法从预期收入角度进行解释;(2)博士、学士层次各学科的发展较大程度上受到预期收入的影响,而硕士层次各学科的发展受预期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小;(3)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博士层次医疗和临床医学学科的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顺腾   靳天宇   刘惠琴  
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一阶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发现美国产业发展与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硕士、博士学科规模调整具有不同的动力来源,其中产业结构变化是引起美国硕士学科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预期收入变化对美国研究生很多学科的毕业生规模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且该影响在博士生中更为显著。美国市场与学科结构的互动关系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以下启示:我国学科布局应结合产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预测分析,综合国家逻辑、学术逻辑、市场逻辑优化调整硕士、博士学科结构,形成国家、培养单位、市场多主体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长效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柳屹立  高嵘  
产业结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影响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被西方理论界喻为“最佳现代化模式”的美国,其产业结构的优化演进,却深受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体现在高等教育的改革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对经济发展具有超前性的引导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在三个时期的几次重大改革的背景,及其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以期说明美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五六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03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互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在样本区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长期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第一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在短期内产业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方差分解和冲击反应表明第一、二、三产业变动的原因解释力度和冲击强度在产业结构系统中整体趋势是依次降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文  
税收政策能够通过改变需求结构进而影响供给结构,并最终改变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变迁产生影响的需求途径主要包括:改变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以及中间需求结构、改变消费结构、改变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比例、改变投资需求结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梦洁  张德祥  
从经济学的角度,高等教育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供应者和需求者两个方面,而需求者参与市场的程度及其特征是不断变化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市场因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差异而呈现结构性分割的特点,并随着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而逐渐复杂化。在奉行自由市场竞争的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内在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机制的影响:市场需求是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风向标,市场竞争是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催化剂,市场收益是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原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基于2015年我国17个省份28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从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地区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我国经济发展对毕业生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2015年呈现出金融业就业比重上升、制造业比重下降的趋势。第二,存在显著的专业不匹配现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成半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第三,存在过度教育现象。调查数据显示,有21.6%的毕业生存在过度教育情况。第四,我国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市场需求有错位。在29项个人能力增值评价中得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黎明  刘彦志  
论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流通产业结构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协整分析,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变化与我国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对31个省市地区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流通产业对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尽相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战明华  
产业政策的导向极大的影响了一国经济资源的配置格局与配置效率,而正确的产业政策的前提则是对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把握。产业结构的变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处于转轨时期的国家来说,包括制度等过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结构计量经济模型变得不稳定,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规律进行了研究:一是通过弹性系数考察了规模经济变化的结构变迁效应;二是对二产内部的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三是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三个产业内部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启良  
文章基于1999~2019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与就业结构显著负相关,但因城市规模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2)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对中小型城市的就业结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大型和特大型城市的就业结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对东部地区城市就业结构的正向影响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大;对中西部地区就业结构的影响仅在特大型城市显著为正,而在小型、中型和大型城市为负,但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不断减弱。文章认为,要注重提高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并依据城市规模的差异而有所侧重,以促进就业结构的改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立泰  刘艺  
本文梳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两个维度(即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选择1998-2010年中国省级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相关指标数据建立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的实证研究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总体上,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两个维度均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变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城市化发展,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对城市化发展产生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明元  尤萌萌  
本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角度考察了韩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并构建了以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变化为基础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韩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韩国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相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而言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为持续;而到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则更为稳定,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逆向反弹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加深,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韩国逐渐走上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锐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特征及产业变迁特点的分析,并深入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作用机制,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及加快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加速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干春晖  郑若谷  余典范  
本文在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进而探讨了二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相对而言,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高级化则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可预测的周期性波动方面,而它们的影响机制却截然不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来源,产业结构合理化则有助于抑制经济波动。总体上,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本文认为,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政策时,应在强调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裴延峰  
研究目标:探究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不平衡特征及其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方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高度化两个层面,测度2000~2019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采用Theil指数测度其空间差异,借助二次指派程序(QAP)探究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不平衡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出“阶梯式”的分布格局,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呈现“核心—边缘”特征。全样本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地区经济差距均产生显著的影响。分时期考察结果则显示,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强度逐步提升并超过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分地区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强度不同,东部地区应注重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则应该两者并重,西部地区应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上发力。研究创新:从关系数据视角,应用二次指派程序揭示产业结构变迁的空间不平衡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价值:从产业结构变迁视角为理解地区经济差距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