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5)
2023(12555)
2022(10385)
2021(9386)
2020(7644)
2019(17199)
2018(16485)
2017(31259)
2016(16876)
2015(18085)
2014(17622)
2013(17345)
2012(16347)
2011(15021)
2010(15439)
2009(14373)
2008(13532)
2007(11975)
2006(10893)
2005(10087)
作者
(50300)
(41696)
(41662)
(39104)
(26694)
(20104)
(18682)
(16215)
(16193)
(14961)
(14460)
(13951)
(13578)
(13231)
(13049)
(12883)
(12423)
(12254)
(12152)
(12045)
(10553)
(10416)
(10075)
(9655)
(9586)
(9314)
(9304)
(9201)
(8464)
(8305)
学科
(70006)
经济(69926)
(45499)
管理(43224)
(34551)
企业(34551)
中国(27836)
(27029)
金融(27028)
(24964)
银行(24917)
(24244)
方法(22864)
地方(22372)
(21339)
数学(19759)
数学方法(19569)
业经(18150)
(17388)
(15674)
农业(15247)
(14891)
贸易(14876)
(14423)
(14224)
(11738)
环境(11623)
地方经济(11342)
中国金融(11285)
技术(11280)
机构
学院(235936)
大学(234538)
(98367)
经济(96400)
研究(88750)
管理(84216)
中国(72000)
理学(71844)
理学院(70915)
管理学(69665)
管理学院(69251)
科学(55109)
(50867)
(48566)
(46537)
(45049)
研究所(42503)
中心(41098)
农业(38303)
业大(37895)
(36392)
财经(35348)
(32774)
北京(32545)
师范(32313)
(32099)
(31475)
经济学(30690)
(29749)
经济学院(27788)
基金
项目(157021)
科学(122734)
基金(112783)
研究(111519)
(100723)
国家(99800)
科学基金(83723)
社会(71940)
社会科(68333)
社会科学(68317)
(62705)
基金项目(59685)
自然(53752)
(53311)
自然科(52523)
自然科学(52505)
自然科学基金(51572)
教育(50004)
资助(45013)
编号(43832)
(40027)
重点(36317)
成果(35360)
(33776)
(33568)
创新(31626)
课题(31586)
发展(31419)
(30913)
科研(30093)
期刊
(111892)
经济(111892)
研究(72947)
中国(51481)
(45643)
学报(42221)
(38710)
金融(38710)
科学(37755)
(32523)
大学(31253)
管理(30883)
农业(30443)
学学(29597)
教育(25797)
业经(19910)
经济研究(18636)
技术(17923)
财经(17301)
(16013)
(14857)
问题(14617)
国际(12120)
(11988)
(11831)
商业(11745)
世界(11704)
科技(11599)
业大(11073)
技术经济(10711)
共检索到369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达  
美国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先驱,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分为20世纪90年代的蓬勃发展时期、2000~2006年的平稳发展时期以及2007年以来的新发展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的结构性演变这一历史视角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在本质上是美国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结束后出现的一轮技术性脱媒。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是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美国的金融业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中国。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变数,众多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有待国内学术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沈鑫  郭步超  
近年来,众多学者与业界人士纷纷展开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相关文献不断涌现。本文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梳理国际上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既有研究显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中介的替代作用较小,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融合空间;各国中央银行的地位与制定货币政策的能力不会受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即使在电子货币完全取代传统货币等极端状况下,中央银行只需调整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方式及货币政策的传导载体便可继续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但这一转变可能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现阶段,虽然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来说,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规模较小,但相关政策、法规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运行、引导并促进其发展与创新,是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继兵  夏玲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迅速发展,余额宝、微信支付等各种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相继推出,传统银行受到冲击,开始进入互联网创新领域。然而,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而美国却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为了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通过分析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路径,借鉴其成功之处。鉴于此,本文总结出美国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路径、产品专业化路径、平台多元化路径和理财个性化路径四个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晓梅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从原始的金银本位,到银行货币,纸币,到现在的移动支付,线上理财,数字货币的崛起,未来金融行业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理财会变得更加简单,第三方金融中介也会受到区块链技术的冲击,人工智能会大大提高金融相关业务的流通执行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一凡  
企业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金融业务,是当下的热点。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以大数据为依托,将服务对象定位于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取得了突破和成功,甚至对传统银行形成挑战。本文以阿里金融为例,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实证研究,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原因、运营风险以及与传统银行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得出互联网金融是对现有体制的有益补充的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美国各界在不同时期对此进行的大量研究和探讨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本文认为,基于网络经济学的视角,对中美互联网金融进行比较应当考量网络规模因素。互联网金融只是可能导致中国金融脱媒加速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的众多因素之一,不能一概而论。尽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将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产生冲击,但其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金融业态与竞争格局的可能性很小。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金融风险问题,对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界定与监管、新兴网络金融领域的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监管中立与监管协调等众多理论与现实问题亟待国内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2015年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大好时机,进一步激发了互联网公司以及社会资本利用互联网发展金融业务,以及传统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互联网化的热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燕云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而且让更多的参与者有机会分享社会金融资源。普惠金融则是联合国2005年正式提出旨在建立有效的、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从狭义角度讲,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璟玮  晏正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金融工作的四项原则,即回归本源、结构优化、强化监管和市场导向,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相比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新科技、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性融合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成长历程充满艰辛,但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务必要坚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心,满腔热情地支持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其成长开辟道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下一个战场将是移动互联。互联网金融不能低估金融的严肃性和复杂性,要牢记金融的本质、遵守金融规则、坚守金融底线。传统金融不能低估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影响,要以紧迫开放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优势更好地发展自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龚遥  顾晓安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已对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因素,根据2004年~2013年有关数据,选择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影响因素中,网民特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在具体指标中,网购总额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不够显著,包括网购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玲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商业银行面临"脱媒"危机,信息已不再是可以垄断的"稀缺资源"。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小贷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向银行传统业务领域渗透,对银行业的发展模式、经营理念、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对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挤占效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迫使传统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加速"脱媒"的局面。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以其拥有的客户优势、数据优势和结算优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亚君  邢乐成  李国祥  
本文利用2006~2015年的季度数据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初期提高了银行吸储能力,增加了银行流动性,但从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将在业务领域与银行展开正面竞争,导致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要想使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之间出现非零和博弈,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翾  彭迪云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引发其发展价值和监管变革之争,政府已明确表态要促进其健康发展。美国是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先驱者和领导者,其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的政策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归纳和总结了美国监管机构推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监管政策及其特点,并借鉴美国经验,提出我国监管机构应当树立软性治理思维、明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宗旨、做好法律框架系统设计、明确分类分业监管主体、实施监管机构协同作业、加强信息披露和信用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文博  
文章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和现状,并就此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征信的价值所在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现状和问题。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不足、征信标准不统一、立法滞后、监管主体不明确、缺乏信息安全建设与风险防控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