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2)
2023(12227)
2022(10203)
2021(9509)
2020(8191)
2019(18745)
2018(17956)
2017(34361)
2016(18832)
2015(20821)
2014(20175)
2013(20164)
2012(18393)
2011(16802)
2010(16740)
2009(15770)
2008(15482)
2007(13243)
2006(11707)
2005(10568)
作者
(54562)
(45410)
(45399)
(43073)
(28744)
(21852)
(20533)
(17882)
(17269)
(15957)
(15812)
(15160)
(14449)
(14357)
(14332)
(14041)
(13553)
(13262)
(12974)
(12777)
(11241)
(11191)
(11048)
(10330)
(10298)
(10113)
(9860)
(9657)
(9201)
(8926)
学科
(75249)
经济(75144)
(48717)
管理(48518)
方法(38308)
(37001)
企业(37001)
数学(35338)
数学方法(34893)
中国(24227)
(22137)
(21925)
税收(20469)
(20309)
(18765)
(17425)
贸易(17416)
(17102)
(14835)
(14363)
银行(14317)
业经(14256)
(14198)
(13661)
(13351)
金融(13351)
农业(12181)
(11943)
财务(11922)
财务管理(11903)
机构
大学(268976)
学院(262997)
(116871)
经济(115071)
管理(99242)
研究(95322)
理学(86193)
理学院(85224)
管理学(83617)
管理学院(83149)
中国(76320)
(58368)
科学(57227)
(56625)
(49074)
(48476)
财经(45736)
研究所(44822)
(42027)
中心(41980)
业大(40666)
农业(38572)
经济学(38175)
(36625)
北京(36429)
经济学院(34671)
财经大学(34422)
(33301)
(31640)
师范(31232)
基金
项目(179336)
科学(141662)
基金(135480)
研究(123712)
(121559)
国家(120624)
科学基金(101826)
社会(83046)
社会科(78911)
社会科学(78891)
基金项目(70062)
自然(66658)
自然科(65286)
自然科学(65265)
(65017)
自然科学基金(64172)
(57407)
资助(56930)
教育(56513)
编号(46003)
(41251)
重点(40710)
成果(37602)
(37324)
(37048)
国家社会(36617)
教育部(35408)
科研(35148)
创新(35129)
中国(33939)
期刊
(115358)
经济(115358)
研究(86332)
中国(48852)
学报(47099)
(42504)
(42162)
科学(41147)
大学(35021)
管理(34513)
学学(33201)
农业(29003)
(28054)
金融(28054)
教育(22082)
财经(21916)
经济研究(21830)
(18755)
技术(18737)
(17336)
(16327)
(16041)
(15863)
国际(15833)
问题(15518)
业经(15141)
世界(14647)
统计(14556)
税务(14061)
(13133)
共检索到393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晏玮  王国军  
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历经波折但至今仍未能出台,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值得探究。美国个人储蓄账户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为我国提供很好的借鉴。本文通过对美国个人储蓄账户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孩子数目、职业、收入、破产状况、参保养老金情况、整个寿险的现金价值、金融资产总额、非金融资产总额和债务总额这些因素显著影响居民的参与。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制度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些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的问题,促动政策早日出台,并保证其效率和公平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祥佑  许莉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投保人既可以享受即期低税率的优惠,又可以获得跨期税率差异的收益,改善自身的福利水平。允许保费税前列支,相当于国家对投保人的一部分应税收入放弃了征税权,将降低即期税收收入,恶化当期政府的福利水平。由第三支柱承担一部分工资替代率比完全由第一支柱承担更有效率,有助于改善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国家实施个税递延是用即期较小的税收收入减少,换取未来较大的养老支出。在递延绩效无法折现的条件下,国家应通过立法促使政府启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祥佑  
为降低全社会对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依赖程度,增强制度的可调整性,我国亟需发展个人养老保险。通过让中高收入者承担一部分自我养老责任,国家可以集中财力做好低收入者的养老保障,使其成为个税递延税收优惠政策的最终受惠者。因此,社保制度第一支柱应坚持公平优先,第三支柱则应坚持效率优先。个税递延税收优惠能激励中高收入者投保个人养老保险,但也存在收入逆向调节的累退效应。然而只要能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社会应当容忍个税递延累退效应的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锁凌燕  
中国正在积极地完善三支柱式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保险个税递延优惠政策出台的共识基础已初步具备人口老龄化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给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各个方面都带来重大影响,对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所带来的冲击更是直接而深远。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之间求取平衡,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雅丽  刘洋  
我国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试点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国务院办公厅在2008年12月8日颁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研究对养老保险投保人给予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的政策建议,正是肯定和确认了补充型养老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柯甫榕  涂东阳  钱敏  
在我国,试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政策环境越来越明朗,现实必要性也愈加突出在2012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针对保险监管年度工作重点,表示要突出抓好三件事,推进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包含其中。今年6月28~30日,保监会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洁  
2018年4月,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印发《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福建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该政策的出台,在调动个人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趋势、提高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林林  
在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下,发展储蓄型养老保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迫切要求。作为储蓄型养老保险的一种——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我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本文在分析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的"401k计划"的经验,提出了我国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鑫  孙立娟  
基于2017年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职工对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超过40%的职工有意愿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经济购买力、教育程度以及对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职工的购买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养老规划意识的不足,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子女养老的过度依赖降低了职工的购买意愿。房产的增加对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参保需求呈现负向关联。在不同性质单位职工之间,影响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的因素也存在群体差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的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改革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因其国际实施的普遍性、对个人投保的激励性和对保险企业的盈利刺激性,成为解决我国个人养老问题的当下选择。养老金计划的发展离不开完备有效的监管。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时,尽量能做到各类政策并驾齐驱,多管齐下。其中,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是发展个人养老金计划的重中之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鹏  张子欣  
本文利用养老金替代率等指标,构建养老保障水平测算模型,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现有政策条件下,EET模式和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都不高,不同收入、不同性别群体的养老保障水平有较大差异。两种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总替代率和净替代率随收入的提高逐渐降低,总相对水平和净相对水平随收入的提高而上升;男性的养老保障水平高于女性;对中等收入和较高收入群体而言,TEE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高于EET模式,高收入群体EET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更高,且收入越高,EET模式和TEE模式间养老保障水平的差异越小。政策调整模拟结果表明,提高缴费上限和领取年龄、降低领取税率有助于提升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因此,应继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方案,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强化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持续推进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春红  
我国现行企业年金纳税递延制度和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即将破冰,本文从公平性视角出发,建立了一般均衡两期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缴费纳税抵扣上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纳税抵扣上限应该是企业年金账户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之和,而不是与企业年金账户个人缴费纳税抵扣上限相等。采取商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扣税上限和企业年金个人缴费扣税上限相同的方案,看似平等实则不公。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雪梅  刘海燕  孙静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计划的实施,考虑到其保障范围、人们的收入水平差距以及参与人是否还参与了企业年金计划等方面,存在社会公平的问题。本文借鉴德国个人养老保险计划和美国的IRAs计划,提出将企业年金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合起来,给予一个总的税收优惠额度,并对低收入人群给予补贴,鼓励其加入个人养老保险计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