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1)
- 2023(12559)
- 2022(10432)
- 2021(9771)
- 2020(8214)
- 2019(18779)
- 2018(18442)
- 2017(34253)
- 2016(18930)
- 2015(20822)
- 2014(20458)
- 2013(19879)
- 2012(18424)
- 2011(16932)
- 2010(16834)
- 2009(15990)
- 2008(15980)
- 2007(13749)
- 2006(12305)
- 2005(11335)
- 学科
- 济(72951)
- 经济(72832)
- 管理(54463)
- 业(49413)
- 企(40481)
- 企业(40481)
- 方法(30773)
- 数学(27294)
- 数学方法(27018)
- 中国(23218)
- 财(21854)
- 制(20764)
- 农(20017)
- 贸(16891)
- 贸易(16884)
- 业经(16638)
- 易(16556)
- 学(15520)
- 体(14680)
- 银(14087)
- 银行(14041)
- 行(13480)
- 融(13453)
- 金融(13450)
- 农业(12759)
- 体制(12314)
- 务(12077)
- 财务(12055)
- 财务管理(12024)
- 环境(11851)
- 机构
- 大学(274619)
- 学院(267394)
- 济(117679)
- 经济(115702)
- 研究(101842)
- 管理(98019)
- 理学(84622)
- 理学院(83576)
- 管理学(82295)
- 管理学院(81788)
- 中国(77300)
- 科学(60548)
- 京(58997)
- 财(56140)
- 所(52372)
- 农(50217)
- 研究所(47787)
- 中心(43981)
- 财经(43957)
- 业大(41270)
- 经(40283)
- 农业(39723)
- 江(38888)
- 经济学(38030)
- 北京(37695)
- 院(36233)
- 范(35276)
- 师范(34823)
- 经济学院(34157)
- 财经大学(32946)
- 基金
- 项目(180867)
- 科学(143044)
- 基金(135316)
- 研究(127863)
- 家(121525)
- 国家(120581)
- 科学基金(101161)
- 社会(85169)
- 社会科(80827)
- 社会科学(80811)
- 基金项目(70884)
- 省(66090)
- 自然(64970)
- 自然科(63497)
- 自然科学(63469)
- 自然科学基金(62428)
- 教育(58904)
- 划(58464)
- 资助(54523)
- 编号(47713)
- 部(42215)
- 重点(41937)
- 成果(40392)
- 发(38183)
- 创(38012)
- 国家社会(37390)
- 制(37263)
- 教育部(36182)
- 创新(35881)
- 科研(34916)
- 期刊
- 济(126725)
- 经济(126725)
- 研究(85296)
- 中国(56626)
- 学报(48223)
- 农(45312)
- 科学(43722)
- 财(43253)
- 管理(36850)
- 大学(36484)
- 学学(34293)
- 农业(30204)
- 教育(28777)
- 融(26730)
- 金融(26730)
- 财经(22834)
- 经济研究(22157)
- 经(19690)
- 技术(19196)
- 业经(17985)
- 业(17075)
- 问题(17056)
- 贸(16496)
- 国际(15419)
- 世界(15400)
- 版(13938)
- 科技(12579)
- 业大(12184)
- 技术经济(11944)
- 理论(11349)
共检索到407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晶 王奋宇
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对于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美国专利制度改革会加速中国企业的专利成果转化过程并降低诉讼风险,另一方面,美国专利制度改革可能会对中国政府和中小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建议中国企业部署更适合的专利战略,同时对海外竞争对手进行专利跟踪;中国政府为赴美申请专利的中国企业组织专项培训,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强与美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
关键词:
美国 专利制度改革 中国 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文希凯
1984年3月12日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专利法,是我国第一部用专利保护发明创造,系统调整发明人之间、发明人与单位之间、发明人与公众之间因作出发明和使用发明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的法律.他标志着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上了新的台阶,是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我国1984年专利法不仅形式上简明扼要,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特色;在内容上,为了方便与国际社会的交往,除了充分吸取各国现代专利法的长处,并严格遵循《国际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向东 张古鹏 何习
研究了专利制度的变动对专利权人行为的影响。通过考察专利授权率、条件寿命期这两个反映专利权人对专利制度信任程度的指标,分析中国专利制度变动前后专利权人专利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1993年和2001年的两次专利制度变动增强了专利权人获取正式专利权的意愿;1993年的专利制度变动还有效延长了专利申请到实质审查的时间跨度。因此,我国两次专利制度变动皆提升了专利权人对我国专利制度的信任程度。
关键词:
专利制度 专利权人 专利申请 创新行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城
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之风盛行不衰,名目繁多的的非关税壁垒应运而生。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伸延至每一个角落,技术贸易作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在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有统一和有效的国际规范,才能在公平自由的基础上保护各国的经济利益。获取专利权可以得到对该技术的暂时垄断,从而使专利的持有者在经济上受益。由于目前世界各国的专利法规尚未达成一致性,一些公司利用各国专利法规的不确定性来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为制定本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战略以及做出大规模投资的决定服务,这样做的结果必定会有害于商业活动的正常发展。关贸总协定在东京回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静怡 宋芳
最优专利制度实证研究在国内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用中国时间序列数据(1989-2003年)和动态面板数据(1995-2003年)检验我国两次专利法改革引致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发现以产权变革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专利法修改,显著促进了企业发明创新的边际产出,并推动了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对于我国创新产出的贡献率很小,外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专利制度具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空间。
关键词:
专利制度 创新激励 产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士远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最优专利长度和最优专利宽度的问题。研究结论表明,最优的专利长度和专利宽度都是有限的。专利长度的增加会通过促进创新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同时,也会导致市场扭曲,从而降低社会福利水平,但随着专利长度的不断增加,前者的效应会小于后者的效应,因此,有限的专利长度是最优的。有效的专利宽度应该一方面使得模仿产品的质量水平不要太低,从而保证模仿产品对专利产品形成潜在的威胁,逼迫专利产品的价格低于垄断价格,减小市场扭曲;另一方面使得模仿产品的质量不要太高,从而保证专利产品能够制定较高的垄断价格,促进创新。
关键词:
专利长度 专利宽度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
本文从激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方面考证专利制度的绩效,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就中国专利制度运行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专利制度的绩效与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关联的,现阶段对我国专利制度的完善应重视对原创性技术的倾斜及对专利技术商业化环境的完善。
关键词:
专利制度 绩效 经济增长 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磊
专利法的修订是否能促进技术创新,是否能够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利用缺乏实证研究。文章通过引入技术特征、市场特征等变量,系统地刻画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属性,以三次专利制度变革为虚拟变量构建产业创新动力模型。探究了中国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均显著地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效率,随着专利保护强度逐步加强,模仿创新对产业创新效率的激励作用更加明显,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累积效应。
关键词:
制度变革 模仿创新 市场特征 创新效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行 翟娜
0引言专利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公司制度并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经济支柱。一方面它授予发明创造人以专利权,使发明人通过对这一技术的独占垄断使用,获取超额利润,不仅补偿了因发明创造所花费的支出,而且能得到高额利润,因而刺激和鼓励了发明创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清杰 杨芬
有效的专利制度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最具成长性的朝阳产业之一。目前,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依靠专利促进技术创新的关键时期。本文在分析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专利制度创新绩效后,实证研究了专利产出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对如何优化我国专利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专利制度 技术创新 产业发展 生物制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晓斌 郭明顺
美国高等教育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在上游位置,美国高校灵活考试、综合评价考生的招生制度为大学选拔合适的教育对象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在长期的招生实践中形成了招生制度内部发展、外部监督等典型经验。相比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美国大学招生制度在招考方式、综合评价模式和招生反馈机制等方面可以为我国教育体制提供改革思路。
关键词:
美国 招生制度 考试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元刚 蒙大斌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专利制度主要通过4种作用机制来促进技术进步:提供技术线索实现逆向工程;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交易;提供技术知识实现差异化的模仿创新;发出信号完成创新资源在公共研究部门的配置。在主观博弈论分析框架下解析这4种机制的实现过程,研究认为:专利制度可以看成是主观博弈均衡的信息浓缩,当参与者的自身条件、所处外部环境和对专利制度的认知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主观博弈形式和均衡结果也会改变,进而影响专利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主观博弈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企业利用专利制度提高自身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揭示出专利制度形成和演进的机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震龙 章正璋
国际上药品专利保护水平持续提升,棘轮效应相伴而生。TRIPS“最低标准”阻止保护水平降低,构成药品专利制度棘轮的止回棘爪;在主体—行为二元视角下,跨国药企与属国及各自驱动策略相互作用形成棘轮的前进动力,引发TRIPS-Plus规则向全球扩散的驱动效果。基于共生理论进行分析,棘轮效应与跨国药企的共生力成正比关系,其实质是属国为提升其共生力而营造有利外部环境的结果。通过审视域外相关立法模式,最后指出,中国应积极运用横向体制转换策略,完善信息交流与利益表达机制;利用“建设性模糊”转换适用国际新制度,采取限缩路径防范专利权扩张风险。
关键词:
药品专利制度 棘轮效应 共生理论 共生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平新乔 尹静
本文是对中国年轻的专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通过一个包含假冒生产行为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检验 ,我们研究了中国普遍存在的假冒生产活动对专利保护的影响 ,并得出结论 :中国 1 993年以延长专利保护时间为主的专利法修改未使地区专利申请和研究开发投入的倾向上升 ,反而有所下降 ,原因在于专利保护时间的延长刺激了更多的假冒企业进入那些具有较大假冒潜力的行业 ,从而专利开发企业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也就没有动力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和专利申请。对一切行业实行相同的专利保护期T与相同的惩罚假冒力度K ,必定违反最优专利制度设计原则。应该针对不同行业的假冒生产特点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使假冒潜力最大的行业...
关键词:
专利 专利制度 假冒生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寄中 张黎 汤超颖
本文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分析了专利的资源配置效率,指出专利制度是通过赋予专利持有者市场垄断力量的方式对专利所有者的投入进行补偿,但垄断又必然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因而决定了专利制度不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通过根据不同情况而构建不同的最优专利组合(专利长度和宽度的组合)来平衡社会收益与私人的收益,可以提高专利制度的效率,这一点对于专利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专利制度 效率 专利长度 专利宽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