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75)
- 2022(281)
- 2021(276)
- 2020(285)
- 2019(744)
- 2018(766)
- 2017(1451)
- 2016(874)
- 2015(1022)
- 2014(994)
- 2013(994)
- 2012(955)
- 2011(947)
- 2010(988)
- 2009(1016)
- 2008(958)
- 2007(789)
- 2006(672)
- 2005(659)
- 2004(631)
- 学科
- 济(1927)
- 经济(1920)
- 管理(918)
- 业(894)
- 财(725)
- 贸(716)
- 贸易(716)
- 融(710)
- 金融(710)
- 易(708)
- 方法(675)
- 企(609)
- 企业(609)
- 数学(593)
- 数学方法(584)
- 收入(572)
- 制(551)
- 世界(547)
- 关系(546)
- 农(529)
- 教育(529)
- 中国(475)
- 银(472)
- 银行(472)
- 行(456)
- 国民(438)
- 国民收入(414)
- 学(391)
- 富(385)
- 财富(385)
- 机构
- 大学(13566)
- 学院(11470)
- 研究(5769)
- 济(5076)
- 经济(4981)
- 中国(3712)
- 管理(3444)
- 京(3417)
- 教育(3104)
- 所(3103)
- 范(3039)
- 师范(3037)
- 研究所(2771)
- 理学(2747)
- 师范大学(2727)
- 理学院(2693)
- 管理学(2677)
- 科学(2676)
- 管理学院(2641)
- 北京(2539)
- 财(2407)
- 中心(2194)
- 院(1928)
- 财经(1848)
- 经济学(1787)
- 经(1713)
- 经济学院(1597)
- 江(1580)
- 国际(1561)
- 研究院(1483)
共检索到20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杰森·福尔曼 张晔 周建军
经济增长和社会不平等的关系,要比传统说法表现得更加复杂。虽然适度的不平等可以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但是过度的不平等对于经济增长而言却不是必需的,相反可能会阻碍经济增长。收入不平等虽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是从不平等的程度和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来看,收入不平等问题在美国尤为重要。从财富不平等来看,自2007年以来,前3%的家庭拥有财富的数量超过全部财富的50%。旨在降低机会不平等和减弱经济租金影响的针对性政策,可以改善收入分配、提升生产率水平,其它的政策也可以有效降低不平等程度、增加收入。这些政策构成了促进包容性增长议程的主体和基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莹
基于直接法机会不平等测度,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与公平合理的不平等,分析了三者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析收入不平等变动的根源,研究机会不平等与公平合理的不平等在收入不平等的上升与下降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研究发现:1989—2011年间,中国居民机会不平等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与收入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女性内部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高于男性;以2000年为分界点,1989—2000年间农村居民机会不平等高于城镇,2000年之后城镇高于农村;西部地区的机会不平等程度较低,而东部地区机会不平等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对收入不平等变动的根源探析发现,公平合理的不平等在收入不平等变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收入不平等的下降阶段,公平合理不平等的贡献率远高于机会不平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斌
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收入不平等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但随着1990年代经济全球化新一轮浪潮的兴起,各国内部,尤其是发达国家内部出现的技术劳动与非技术劳动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探究这种不平等关系成因时,学者们一方面运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试图将贸易因素和技术进步分离开来,另一方面围绕着导致收入差距的技术进步类型展开激烈争论。尽管学者们根据各自不同的假设前提得出了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但是,争论的结果必然是理论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从而更接近现实。
关键词:
不平等关系 自由贸易 技术进步 收入差距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敏杰 梁泳梅
拉美殖民地时期的大地产制对其发展构成显著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一直持续至今,导致出现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危机与财政危机频发、社会问题突出、政局动荡频繁等所谓的"拉美现象"。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说存在"拉美陷阱"的话,那么很可能早在殖民地时期,拉美就已经掉入"陷阱"。拉美之所以未能成功跨越"陷阱",深层次的原因是一直持续至今的严重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对拉美发展历程的考察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不平等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万广华
本文从实证研究需要的角度,较为完整地叙述了收入分配的度量及其分解,包括常用不平等指数的构建和计算,随机占优分析,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虽然没有对应用性文献进行综述,但简要讨论了研究我国不平等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不平等指数 收入分配 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小兰
刘小兰以《超越知识不平等的教育平等》为命题, 认为“教育平等”的实质是知识的平等。文中指出, 知识的世俗性、对知识的控制、对知识的分层是制约教育平等达成的主要障碍。消除这些障碍需要确立课程知识设计的公平观、创造一个多样化的知识环境、注重个体默会知识的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迈克尔·阿普尔 罗燕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美国教育走向保守主义的趋势及其所引发的冲突和斗争。美国教育政策的保守趋势运动是多元的,存在着不同的取向,主要有四种力量构成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威权民粹主义和正处在上升阶段的由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所构成的新中产阶级。本文侧重探讨了保守主义在改造美国教育的运动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前两支力量,并认为在教育和社会政策领域,这些力量成功地构建成一个联盟,该联盟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对常识的改造,作者将之称为“保守主义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兆阳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了工会、集体谈判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系。首先,根据工会密度和集体谈判覆盖率的不同,可以将发达国家分成三种类型,并选出美国、法国、瑞典分别作为典型代表,分析三个国家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的特征。其次,通过对三国工资十分位法和基尼系数的分析,指出工会在集体谈判中采用标准化工资率策略,通过其挤压效应和威胁效应,缩小工资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最后,分析我国的高工会密度、低集体谈判覆盖率的现状和问题,为此需要继续发展工会组织、提高行业性和区域性工资协商的覆盖范围,发挥集体协商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
关键词:
工会 集体谈判 工资差距 基尼系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汉青 王少国 王春玺
美国国内长期的收入不平等具有制度上的“合理性”。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下的权力结构一方面将政府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另一方面又限制了政府机构的权力集中。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在代议制民主中扮演了所谓的“人民利益”委托人的角色,通过利益游说和政治献金对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力,造成了美国国内长期的收入不平等,其影响延续至今。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承认代议制民主是人类民主文明的一大进步,但依然对代议制民主进行了猛烈批判。由于资本主义剥削产生了阶级权力不平等,剥削下形成的民主制度将工人阶级系统性地排除在社会治理之外,从而暴露出代议制民主的本质不过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持续剥削和维持收入不平等的最佳政治外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米歇尔·D.坦纳 许平祥
经济不平等问题已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希拉里·克林顿,在总统竞选演讲中提到;"我们经历的不平等对个人、经济及民主都是不利的。"民意测验结果也显示,贫富差距是现如今必须被重视的一个问题。然而,人们可能更多关注不平等的结果,而不是其形成的过程,这对"经济不平等"本身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不了解美国经济不平等的五个秘密,实施为了减轻不平等的某些政策,反而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江求川
收入并非决定居民福利的唯一因素,收入不平等亦不能反映居民的福利不平等。正确评价居民的福利不平等状况,还需要引入非货币维度。本文探讨了我国多维福利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及分解。结果表明,总体的福利不平等虽在上升,但增幅远小于同期的收入不平等增幅;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和收入是福利不平等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收入差距扩大,其逐渐成为福利不平等的主导因素;健康对福利不平等的影响较小但呈上升趋势;收入、健康和教育之间的相关性强化了居民福利不平等。
关键词:
福利不平等 多维不平等指数 分解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吕寿伟
当今社会,教育改变命运的功能愈加显著,而不平等的教育边界的存在则使教育的这一功能成为社会对部分人的偏爱。教育边界的产生源于先赋性的教育制度安排与后致性的社会分类的共谋,而自我的类别化、群体排斥以及不平等边界的正当化机制则使已生成的边界获得进一步强化,从而使教育不平等的基础从对教育权益占有的外在显性表现,转向了以身份为标记的内在的、隐性的深层根源。被标签化了的身份的错误建构使教育不平等成为完全而持久的教育不平等。对不平等边界的消除企图通过身份模式以根除社会偏见得以实现是表面的,也是天真的,而基于地位模式的参与平等理念则为教育平等的实现带来了曙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文章运用199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视角,考察总体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总体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创新带来了不同收入阶层内部的分化;对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显示出农业创新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创新水平和农业创新水平具有缩小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扩大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总体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对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迈克尔·艾普尔 刘丽玲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市场对教育的作用,一些专家也在赞扬教育的市场化。但是,应该看到市场会给教育带来更大的不平等。我们对教育市场化倾向的改革不能盲目地跟从,相反要对市场对教育的作用进行认真的批判和反省,要看到市场的负面的隐性效应。同时,国家课程和国家测试这些国家的控制模式过于简单,有可能受到个别人的影响。因此,人们在对各种教育改革充满希望的同时,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一定的批判意识。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市场 不平等 新自由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