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9)
- 2023(11738)
- 2022(9534)
- 2021(9015)
- 2020(7685)
- 2019(17468)
- 2018(17554)
- 2017(32124)
- 2016(18314)
- 2015(20700)
- 2014(20671)
- 2013(19805)
- 2012(18209)
- 2011(16344)
- 2010(17230)
- 2009(16195)
- 2008(16241)
- 2007(15059)
- 2006(13690)
- 2005(12785)
- 学科
- 业(76962)
- 企(70346)
- 企业(70346)
- 济(68005)
- 经济(67917)
- 管理(63371)
- 方法(27632)
- 中国(26405)
- 业经(25826)
- 教育(24040)
- 农(24021)
- 财(23943)
- 技术(21459)
- 数学(19856)
- 数学方法(19644)
- 理论(19614)
- 务(17502)
- 财务(17484)
- 财务管理(17470)
- 农业(16892)
- 企业财务(16489)
- 制(16452)
- 策(14483)
- 技术管理(13566)
- 和(13246)
- 划(12996)
- 贸(12634)
- 贸易(12621)
- 体(12539)
- 易(12308)
- 机构
- 大学(256041)
- 学院(253168)
- 济(102394)
- 经济(100254)
- 管理(96171)
- 研究(83034)
- 理学(81320)
- 理学院(80449)
- 管理学(79299)
- 管理学院(78775)
- 中国(60805)
- 京(55952)
- 财(51226)
- 科学(44376)
- 范(41530)
- 江(41447)
- 师范(41337)
- 所(40301)
- 财经(39479)
- 教育(37888)
- 北京(37087)
- 中心(35921)
- 经(35672)
- 研究所(35593)
- 农(34474)
- 师范大学(33277)
- 州(32544)
- 经济学(30441)
- 业大(30297)
- 院(29745)
- 基金
- 项目(149452)
- 研究(124474)
- 科学(120713)
- 基金(103638)
- 家(85945)
- 国家(84915)
- 社会(77213)
- 科学基金(74141)
- 社会科(72950)
- 社会科学(72933)
- 教育(65486)
- 省(61660)
- 编号(53743)
- 基金项目(53736)
- 划(51836)
- 成果(46978)
- 自然(43086)
- 自然科(42144)
- 自然科学(42131)
- 自然科学基金(41454)
- 资助(40879)
- 课题(40653)
- 创(37503)
- 部(35365)
- 重点(34483)
- 发(34211)
- 业(33942)
- 年(33900)
- 创新(33764)
- 项目编号(33412)
- 期刊
- 济(121181)
- 经济(121181)
- 研究(94002)
- 教育(68411)
- 中国(64211)
- 管理(43302)
- 财(42169)
- 农(33086)
- 技术(29066)
- 科学(28268)
- 学报(28079)
- 大学(25110)
- 融(24334)
- 金融(24334)
- 农业(23146)
- 业经(21720)
- 学学(20609)
- 财经(20425)
- 经济研究(19041)
- 经(17824)
- 职业(16916)
- 问题(15611)
- 业(15213)
- 技术经济(14824)
- 贸(14254)
- 坛(13656)
- 论坛(13656)
- 科技(12552)
- 商业(12402)
- 现代(12327)
共检索到413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丽君 李斌 郑焱 霍灵瑜
美国13所大学理工创业教育的共性经验表明,实施理工创业教育是大学培养基于知识的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发挥具有理工科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优势,探索我国具有理工科优势的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炯天
人才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要素。育人是大学的首要任务,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大学必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创新模式、科学布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转变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来说,首先是受教育者,然后再变成教育者。要提升认识,从为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炯天
人才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要素。育人是大学的首要任务,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大学必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创新模式、科学布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转变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来说,首先是受教育者,然后再变成教育者。要提升认识,从为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祖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无论是顺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真柱 许日华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更是一种新型的创新资源,集聚了高校和企业双重的创新要素,既是科技研发创新的基地,也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摇篮。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健松 郑长焰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用现代科学的进步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用互动型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拓展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召前
教学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在目标定位上体现服务区域的目标定位、服务形式的目标定位、培养类型的目标定位。在能力素质培养上要求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心理品质,在培养对策上要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核心、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以继承发挥学科特色为基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以完善创业就业实践基地为途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
教学型 高校 创新创业 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美会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为我国高职类人才的创业提供了更多的途径,进一步激发了高职人才的创新创业意识。但是高职院校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基于此,文章针对“互联网+”培养高职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人才 创业能力 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员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对不同领域认识的调查并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社会群体对创新、创业或就业在教学内容中所占比重存在明显差异。做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完善教学文件等规章制度、注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格、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希
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丽萍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今天,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教育模式。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有助于解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平台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伟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分析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的定位,制定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家华 卢旭东
高校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与创新之间有着密不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列卫 任红民 吴建设
陶行知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人生志在创业""生活即教育""创造的教育"等思想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学生发展新需求,人才培养新体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导了方向。高职的生利教育、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三大功能、学生特点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应然的逻辑关系,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行知思想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证了人才培养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