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052)
- 2022(1771)
- 2021(1860)
- 2020(1676)
- 2019(3726)
- 2018(3862)
- 2017(7281)
- 2016(4315)
- 2015(5152)
- 2014(5176)
- 2013(4852)
- 2012(4935)
- 2011(4583)
- 2010(4700)
- 2009(4548)
- 2008(4661)
- 2007(4436)
- 2006(3919)
- 2005(3696)
- 2004(3197)
- 学科
- 济(13690)
- 经济(13660)
- 管理(10484)
- 业(9610)
- 企(7574)
- 企业(7574)
- 农(5315)
- 方法(5203)
- 学(4483)
- 教育(4371)
- 中国(4052)
- 数学(3980)
- 数学方法(3824)
- 制(3718)
- 财(3543)
- 理论(3378)
- 农业(3324)
- 业经(2918)
- 政治(2834)
- 贸(2740)
- 贸易(2735)
- 融(2706)
- 金融(2705)
- 易(2657)
- 银(2504)
- 银行(2498)
- 体(2476)
- 教学(2469)
- 地方(2410)
- 行(2384)
- 机构
- 大学(63920)
- 学院(60546)
- 研究(23367)
- 济(20869)
- 经济(20268)
- 管理(19481)
- 中国(18311)
- 理学(15991)
- 理学院(15739)
- 管理学(15253)
- 管理学院(15122)
- 京(14945)
- 科学(14327)
- 所(12537)
- 农(12216)
- 中心(11449)
- 研究所(11109)
- 范(10904)
- 师范(10815)
- 江(10607)
- 财(10420)
- 北京(9937)
- 农业(9533)
- 业大(9283)
- 师范大学(8896)
- 教育(8556)
- 州(8454)
- 院(7980)
- 财经(7863)
- 省(7502)
- 基金
- 项目(35498)
- 研究(27428)
- 科学(26820)
- 基金(24365)
- 家(21083)
- 国家(20813)
- 科学基金(16675)
- 社会(16110)
- 社会科(14935)
- 社会科学(14930)
- 教育(14034)
- 省(13147)
- 成果(12422)
- 编号(12309)
- 基金项目(12200)
- 划(11865)
- 资助(10673)
- 自然(10145)
- 自然科(9912)
- 自然科学(9907)
- 自然科学基金(9726)
- 课题(8779)
- 部(8443)
- 重点(7975)
- 性(7696)
- 大学(7518)
- 年(7516)
- 项目编号(7437)
- 教育部(7223)
- 发(7027)
共检索到105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杨博
仔细分析《调查中国移民问题的联合特别委员会报告书》的背景和文本,可以发现它是基于一场预设了结果的调查,用大量的话语政治抹杀了华人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并将他们建构为"抢了白人饭碗"的、要为美国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以及经济萧条负责的替罪羊。这种话语政治充满了不实的指控和想象,将华人建构和异化为与美国白人对立的"他者",从而得出华人必须被排斥的结论。
关键词:
《排华法案》 调查 话语政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智虎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但已有的研究多将其归于美国内政。本文从中美外交关系进行梳理,认为《排华法案》与历史上中美关系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起因于清政府闭关自守及对海外移民的禁止与忽视,形成于中美间实力拉开差距及中国对美外交的弱势,固定于清政府的软弱应对及美国没有付出相应代价;而从其废除来说,与中国人的不断觉醒、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以及政府官员尤其是外交人员的努力存在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中美外交关系是《排华法案》兴废的一个重要变量。认识到这一点,对海外利益迅速增加的中国来说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
关键词:
排华法案 中美关系 外交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国勤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主要是从哲学话语和政治话语两个话语体系中展开的。哲学话语揭示了国家与社会关系更深层的伦理根源或阶级根源,其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根本性改造,将其在伦理形式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拉回到了唯物论的基础上;政治话语阐明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权力结构与社会秩序的因果关联。但是现在很多学者并不清楚这两种话语体系的区别与联系,一方面将这两种话语体系错综交织一起而不自知,另一方面把国家与社会关系仅仅化约为政治话语模式。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完整把握,需要将政治话语与哲学话语结合起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熙 陈晓晓
价值教育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的使用,共同诠释价值意义、建构价值理解的过程。在这种话语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话语能力,也就是能够基于对语言"形式-功能"的认识,对宏观与微观情境的理解,以及对何种话语权力的洞察,有策略地在语言及非语言符的使用中建构有利于学生发声与思考的意义诠释空间,使其服务于价值自觉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教师要有能力保持自身话语的可协商性,让学生成为价值建构的主体。教师还要擅于搭建意义的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价值思考。
关键词:
话语能力 价值教育 价值教育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彩霞
女性和翻译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各自领域的边缘地位,但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女性正是借助翻译这一平台使自己在书写世界里有了一席之地,并以"改写"、"译者序"、"嵌入"以及"干涉主义"等方式在译文中释放自己的政治和文化观,从而使翻译成为女性主义者争取男女平权的一种政治活动。近年来盛行的女性主义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都印证了这一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佳华 邹煜
习近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话语作出了系统性创新。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要论述话语创新的背景由理论背景、中华文明背景、革命实践背景和时代背景所组成;其话语创新的内容与不同的现实叙事场景紧密相连,表现为“破—转—立”的渐进特征;其话语创新的特点为党性与四个具体特性相结合;其话语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精神支柱、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等方面。
关键词:
习近平 党内政治文化 话语创新 文化思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佳华 邹煜
习近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话语作出了系统性创新。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要论述话语创新的背景由理论背景、中华文明背景、革命实践背景和时代背景所组成;其话语创新的内容与不同的现实叙事场景紧密相连,表现为“破—转—立”的渐进特征;其话语创新的特点为党性与四个具体特性相结合;其话语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精神支柱、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等方面。
关键词:
习近平 党内政治文化 话语创新 文化思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希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话语选择大体上有三个范畴:现代性的政治哲学话语、公共服务治理的空间结构、官僚制/后官僚制。由于这些范畴自身充满着诸多冲突,因此,美国教育公共治理改革的话语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然而,两难的话语抉择必将推动美国教育公共治理实践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麦克·杰卡 彼得·斯科特 刘西友
唯有深谙社会媒体的机遇和挑战,内部审计师才能帮助企业掌握全球对话的主动权。10年前,互联网上还不十分活跃,景象略显荒凉、贫瘠;2003年,LinkedIn才将同行业的专业人士联系在一起;2004年,扎克伯格才通过社交网络创新了交友方式;2006年之前,推特的文本一直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到了2010年底,LinkedIn已拥有用户5000万;社交网络拥有用户5亿;推特的用户也有1.9亿,而且新增用户的速度惊人。当今社会,博客、维基、播客、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福增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中国佬》,将华裔族群从美国历史的边缘位置推到了主体地位,主要方式并不是通过对抗/屈从主流话语的权威,将话语作为商品展示给西方读者,而是以边际性身份展开创作,试图在文化、性别、历史之间游走,由此完成其个人化的华裔叙事:东西方经典的改写,体现对文化归属的思考;男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折射出强烈的女性关怀;自传体式的族群书写,使个人叙事上升为民族寓言。
关键词:
汤亭亭 《中国佬》 边际性 话语 叙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海柱
集体化时期(1955—1962年)农村合作医疗的快速发展是国家动员与推广的结果。以话语理论为视角进行的考察发现,在"集体化"话语中,合作医疗所要解决的"问题"被建构为医疗制度如何"适应农村形势(合作化—公社化)变化"的问题,合作医疗自身也被建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性质的福利事业""走向全民免费医疗的过渡形式"。伴随着多重意义的生产,在"国家—地方"互动的话语传播机制下,合作医疗被顺利整合到了国家农村发展战略中,从而为推广合作医疗的政策导向奠定了合法性基础。这种考察揭示出了"话语建
关键词:
集体化 合作医疗 卫生政治 话语建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雪冬
话语体系是价值、知识以及各种诉求赖以有效表达的形式、方式和方法等组合。社会的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制度多样性,导致了话语体系的分化。就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而言,尽管都以发现普遍性和一般性为根本目标,但是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制度文化环境下,会有具体的表现形态。话语体系也不例外。以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政治学尤其如此,深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小川
美国金融市场虽对《稳定法案》的通过表示了认可,但仅凭《稳定法案》的力量,仍无法挽回目前美国金融市场的颓势。该法案可以让我们了解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对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些基本立场和态度,以及在危机情况下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军 高文豪
基于批判话语分析的框架,主题词分析、搭配分析和索引分析呈现了美国公立大学使命宣言关于办学定位、组织活动、课程教学和资源策略四个话语变迁主题。研究发现,全球化3.0时代的学生中心理念由"教育机会供给"延展至"可迁移能力培养";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大学社会活动学术质性增强,以"拓展"为代表的组织活动正在逐渐融入传统大学功能之中;"知识发展"与"社会服务"的互动是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全球视野"开始融入传统服务-学习框架之中;后经济危机时代,由单纯依赖学费增长转向以多元筹资为基础的可持续性财政管理是公立大学资源策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涂志芳
图书馆转型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研究课题,转型话语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内容。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可以分为学者研究、组织倡导、业界实践3个维度。在学者研究维度,对图书馆转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现有研究基础和不足,明确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的研究意义;在组织倡导维度,收集图书馆及相关组织的战略规划、发展报告等文本材料,解析图书馆转型话语的构建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角色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图书馆转型的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对象、话语成效等关键要素;在业界实践维度,对图书馆界较为广泛参与的图书馆转型运动的背景、原因、宗旨、成效等进行梳理,分析其向公众传递的图书馆转型动因,以及运动取得的社会参与成效。最终总结图书馆转型的话语构建,以期为图书馆更深入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