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3)
- 2023(9564)
- 2022(8631)
- 2021(8239)
- 2020(6997)
- 2019(16317)
- 2018(16493)
- 2017(32379)
- 2016(17735)
- 2015(19998)
- 2014(20108)
- 2013(19901)
- 2012(18154)
- 2011(16247)
- 2010(16178)
- 2009(14749)
- 2008(14400)
- 2007(12171)
- 2006(10419)
- 2005(8937)
- 学科
- 济(67961)
- 经济(67878)
- 管理(50579)
- 业(47668)
- 企(40508)
- 企业(40508)
- 方法(34671)
- 数学(28746)
- 数学方法(28386)
- 农(19696)
- 财(16403)
- 业经(16023)
- 中国(15373)
- 学(15181)
- 贸(14350)
- 贸易(14344)
- 易(13986)
- 理论(13021)
- 地方(12985)
- 和(12664)
- 农业(11607)
- 务(10813)
- 财务(10756)
- 财务管理(10739)
- 制(10711)
- 技术(10697)
- 环境(10508)
- 企业财务(10068)
- 划(9551)
- 教育(9521)
- 机构
- 大学(249484)
- 学院(246369)
- 管理(101884)
- 济(94295)
- 经济(92132)
- 理学(89130)
- 理学院(88170)
- 管理学(86675)
- 管理学院(86238)
- 研究(79275)
- 中国(57243)
- 京(53387)
- 科学(50362)
- 财(41681)
- 所(39827)
- 农(38418)
- 业大(37900)
- 研究所(36484)
- 中心(35652)
- 财经(34267)
- 北京(33998)
- 江(33759)
- 范(33411)
- 师范(33124)
- 经(31140)
- 农业(30416)
- 院(28850)
- 州(28152)
- 师范大学(27063)
- 经济学(26746)
- 基金
- 项目(172834)
- 科学(134889)
- 研究(127579)
- 基金(124553)
- 家(107643)
- 国家(106750)
- 科学基金(91576)
- 社会(78198)
- 社会科(73901)
- 社会科学(73880)
- 基金项目(66994)
- 省(66991)
- 自然(60404)
- 自然科(58958)
- 自然科学(58946)
- 教育(58371)
- 自然科学基金(57852)
- 划(56672)
- 编号(53189)
- 资助(51723)
- 成果(43043)
- 部(38237)
- 重点(37780)
- 发(36064)
- 创(35803)
- 课题(35685)
- 创新(33292)
- 科研(33259)
- 项目编号(33211)
- 教育部(32717)
共检索到346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史学瀛
产品责任法是国际上正在形成的一个法律门类。它首先在英美判例中出现,二次大战后在欧美国家,尤其在美国有了很大发展。目前,美国的产品责任法较世界其它国家的法律完善、具体,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欧洲,联邦德国于1990年1月1日率先颁布了《联邦德国有缺陷产品责任法》,并规定了柏林条款,适用于统一后的德国,这就使得德国产品责任法更具特色。研究和比较两国产品责任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世界产品责任立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我国今后建立和健全产品责任法制,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美国产品责任法的理论与实践宋锡祥美国产品责任法是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许多尚不完善的新产品或劣质产品投入市场,使消费者受到伤害,并导致该类案件不断增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从传统的侵权行为法和合同法脱胎而来的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法。由于美国产品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包国庆 刘成奎
产品责任法(Product LiabilityLaw)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新产品的不断投入市场,造成消费者受到伤害的案件不断增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确定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对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所应承担的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工业生产发展较快,在这方面的立法比较早,其中立法最完备、最严格的要数美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红卫 崔红利
当前,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蓬勃发展和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中国产品愈来愈多地走向国际市场,而因产品缺陷在国外引起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的案件也日渐增多。由于世界各国对产品责任的理解和立法上存在差异,使得我国出口企业常常在国外被依当地的产品责任法要求赔偿,给我国产品出口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因此,了解各国的产品责任立法的特点,正确确定与之贸易所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显得极其重要。本文拟就美国产品责任法作些浅析。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史学瀛
新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颁布对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将起重大作用。关于产品质量与责任的立法,在国际上已有近百年历史。早期的产品责任法首先在英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慧
产品缺陷认定,是产品责任法的核心问题之一。产品责任案件实际上都是从缺陷认定开始,并围绕其展开的。在国际产品责任法中,美国产品责任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美国把产品缺陷分为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警示或说明缺陷,对缺陷认定有一定的标准。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认定存在一定缺陷。我国的产品责任立法应借鉴美国的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完善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
关键词:
产品缺陷 产品责任法 严格责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段晓娟
8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陆续在一些法律中作出了对产品责任问题的规定,但直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产品责任法,就是在已有的关于产品责任问题的法律规定中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拟就如何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作出探讨,将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论述:建立统一的产品责任法,产品的概念,缺陷的概念,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承担产品责任的主体,赔偿范围,诉讼时效。
关键词:
产品,缺陷,严格责任,责任主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宏 赵淑光
美国产品责任法对许多工业化国家的产品责任立法有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基本理论的演进是生产和消费双方博弈的结果,正是这种博弈催生了法律制度的最优战略选择。本文在分析美国产品责任法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产品责任制度下的战略选择,并对我国产品责任法从理论基础、赔偿范围和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存
建国以来,有关产品责任方面的立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随着《民法通则》及《产品质量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律体系已初具规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于明娥 王海 申明宪
美国产品责任理论及法律现状于明娥,王海,申明宪产品质量责任是流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产品责任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律调整对象。在美国,每年因产品责任而向产品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提出损失赔偿的诉讼案达十万件之多,且有逐年上升的势头。在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道发
《侵权责任法》对我国多年产品责任制度的发展成果,做了继承性的系统吸收。与《产品质量法》存在交叉关系,一起构筑了我国完整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但是,作为《民法典》重要组成部分的侵权责任法,对产品责任制度的规定,还有许多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例如,没有细化精神损害赔偿在产品责任中的适用规则,对惩罚性赔偿规定也是一笔带过,模糊的规定会引起适用的混乱。而且,对损害范围界定的争议会引起整个产品责任体系的混乱,这需要加深对产品责任制度的研究。因此,对现有产品责任制度的立法规定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产品责任 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 惩罚性赔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国兵
本文针对显性比较优势与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贸易效应问题,基于10分位贸易品进行的统计分析和GMM分析显示:(1)显性比较优势不是中国产品遭受美国反倾销的必要条件,也不是中国产品招致美国反倾销的原罪;(2)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带来负向贸易效应,课征终裁反倾销税产生不利的贸易效应,显性比较优势上升显著地促进了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它与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交互项产生正向贸易效应;(3)中国涉案产品RCA强度能够削减同期内美国从非被诉方产品的进口转移,尽管跨期内已失去削减贸易转移的功效。因此,坚守中国制造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是重要的,它将继续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国兵
显性比较优势是中国产品遭受美国反倾销的魔咒吗?文章基于美国对中国反倾销97起涉案产品样本,并引入非涉案395种10分位主要贸易品扩展样本,研究表明:(1)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当年主要集中在中国对美出口具有较强显性比较优势的涉案产品上;虽然遭受美国反倾销,但中国在35起涉案产品对美出口上仍保持着较强的显性比较优势,不过有27起涉案产品已丧失较强的显性优势。(2)扩展样本后各影响因素对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概率的影响程度减少,避免了样本选择的有偏性。相比来看,美国对中国产品j贸易逆差是美国ITC裁决行业损害、签发反倾销指令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直接诱因。而显性比较优势只是影响因素...
关键词:
显性比较优势 中国产品 美国反倾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翰铭
一、问题的提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社会创造了高度的现代文明。它给人们以丰富多彩且日臻完美的物质享受,但随之而来带给消费者的威胁或潜在危险也与日俱增,令人触目惊心。1970年美国产品安全全国委员会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每年因使用具有缺陷(着重号系笔者所加,下同)的消费品而使身体受到伤害的约有2000万人,其中,终生致残的约有11万人,致死者约3万人。”英国政府白皮书——“产品安全”(1984)也曾宣布,“英国每年大约有7000人死于家庭中发生的事故。据估计300万遭受人身伤害,需要就医治疗”。值得注意的是,“直接由危险产品引起的事故所占的比例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