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4)
- 2023(9664)
- 2022(8190)
- 2021(7531)
- 2020(6682)
- 2019(15321)
- 2018(14932)
- 2017(28912)
- 2016(16031)
- 2015(18151)
- 2014(18257)
- 2013(18311)
- 2012(17295)
- 2011(15768)
- 2010(16300)
- 2009(15617)
- 2008(15074)
- 2007(13692)
- 2006(11932)
- 2005(10856)
- 学科
- 济(64310)
- 经济(64232)
- 业(41998)
- 管理(40088)
- 企(33653)
- 企业(33653)
- 方法(30520)
- 融(27488)
- 金融(27485)
- 数学(27094)
- 数学方法(26806)
- 银(25047)
- 银行(25008)
- 行(24224)
- 中国(22924)
- 财(19048)
- 农(18279)
- 学(15711)
- 制(15468)
- 地方(14595)
- 业经(13750)
- 贸(12929)
- 贸易(12920)
- 农业(12567)
- 易(12560)
- 务(12508)
- 财务(12479)
- 财务管理(12449)
- 企业财务(11876)
- 中国金融(11236)
- 机构
- 大学(234884)
- 学院(231705)
- 济(95149)
- 经济(92990)
- 管理(83661)
- 研究(82888)
- 理学(71456)
- 理学院(70557)
- 管理学(69176)
- 管理学院(68743)
- 中国(68675)
- 科学(51686)
- 京(50033)
- 财(45968)
- 所(43928)
- 农(43844)
- 研究所(40210)
- 中心(40145)
- 财经(36484)
- 江(35683)
- 业大(35587)
- 农业(34923)
- 经(32986)
- 范(32208)
- 师范(31870)
- 北京(31768)
- 经济学(30690)
- 院(29162)
- 州(28830)
- 经济学院(28042)
- 基金
- 项目(151126)
- 科学(117605)
- 基金(109352)
- 研究(108620)
- 家(96093)
- 国家(95310)
- 科学基金(79557)
- 社会(67528)
- 社会科(63997)
- 社会科学(63976)
- 省(58516)
- 基金项目(57940)
- 自然(51435)
- 划(50383)
- 教育(50271)
- 自然科(50214)
- 自然科学(50194)
- 自然科学基金(49292)
- 资助(45347)
- 编号(44324)
- 成果(37741)
- 重点(35197)
- 部(34101)
- 发(33267)
- 创(31261)
- 课题(30841)
- 科研(29659)
- 创新(29346)
- 教育部(28764)
- 性(28279)
共检索到350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解保华 李彬联 韩维维
通过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三次泡沫经济危机的动态追溯与分析得出结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泡沫是导致"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和监管缺位是其帮凶和推手,而资源金融的炒作贯穿危机的前后,加速了泡沫的形成,并重创了实体经济;美国"金融海啸"极有可能把世界经济拖入深度衰退的泥潭。中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努力避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的泡沫;在泡沫彻底破灭前不要轻易"救市",在泡沫彻底破灭后则要果断"救市",方法要科学,要善用预期、用好预期。
关键词:
金融海啸 泡沫经济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放
美国次债危机过程中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形成和危机爆发,用传统的理论已不足以进行解释。研究发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一种全新的本质性特质——信息的溶解性扩散。在"信息溶解性扩散"的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天然的系统性风险缺陷。需对该种市场的系统作概念重构,并以信息溶解性扩散为理论基础,对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建设、法律监管以及更高层面的宏观调控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信息溶解性扩散 法律监管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出强调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的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对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回答了普惠金融是什么及其本质性特征是什么等问题,并在某种意义上辨析了其与小微金融、扶贫金融、农村金融等相关概念的混淆,对规范普惠金融相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发展理念 发展方式 本质特征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出强调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的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对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回答了普惠金融是什么及其本质性特征是什么等问题,并在某种意义上辨析了其与小微金融、扶贫金融、农村金融等相关概念的混淆,对规范普惠金融相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发展理念 发展方式 本质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静 吴慈生
文章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利用组织成长和控制理论的原理,分析规范本质并比较不同管理阶段的规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组织不同管理阶段的作用机制模型,目的是分析规范管理的动态演进过程中组织结构变革、成员关系、作用机制与动态演进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组织规范管理的不断演进,组织导引性规范比重增加;伴随着组织规范管理的不断演进,个体的成熟度提高;伴随着组织规范管理的不断演进,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逐步达成一致。
关键词:
规范管理 动态演进 本质特征 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解保华
两场危机的本质,都是在一段时期内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连续使用不当造成流动性的严重泛滥和市场主体行为的集体非理性,进而诱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泡沫,最终导致全面金融与经济危机。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在任何情形下都要努力避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的泡沫;慎重看待经济增长与资产泡沫的关系;在泡沫彻底破灭前不要轻易"救市",在泡沫彻底破灭后则"救市"要果断,方法要科学;还要注意在危机救援与自救的过程中防止"外伤"和"内伤"。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鹏涛 刘立新
我国常见的消费金融模式包括以银行为主导的住宅抵押贷款、教育贷款、购车融资、信用卡消费业务;其他专业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消费支持业务,例如校园贷、工薪贷等;大型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支持,例如阿里提供的"蚂蚁花呗"和京东提供的"京东白条"等。我国的消费金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鹏涛 刘立新
我国常见的消费金融模式包括以银行为主导的住宅抵押贷款、教育贷款、购车融资、信用卡消费业务;其他专业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消费支持业务,例如校园贷、工薪贷等;大型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支持,例如阿里提供的"蚂蚁花呗"和京东提供的"京东白条"等。我国的消费金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吕林海
审视人类学习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所采用的隐喻性的、间接性的学习研究方法,已被脑科学研究所摈弃,而运用直接的、高技术介入的方法来研究人脑内部的学习机理,使得脑科学在获得更多的、更直接的学习研究结论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纵览诸多的脑科学成果,我们发现,整体学习观、社会学习观与情境学习观正被各种脑科学研究一一佐证,且具有更具体、更丰富的内涵。而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所展开的整合性主题教学模式及分层课程模型的研究,不但充分地体现了上述三种学习观念,而且其在研究的思想、方法与结论等方面,有着诸多值得我国学术界加以认真汲取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学习 脑科学 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俊元
本文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由培训者控制、受训者作为主体参与、围绕真实案情展开的特殊教学方法,有别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具有过程的开放性、信息的对称性、思维的多元性与创新性等特征,其过程的意义往往大于结果。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习者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处理复杂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教学法 特征 适用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明磊 王铭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开展了三次博士学科评估,已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士学科评估组织特征主要体现在完善的博士学科评估组织治理结构和能力;多元化的博士学科评估筹资机制。技术特征包括自成体系的博士学科分类系统;综合集成的博士学科评估指标权重;分类与区间并用的博士学科评估结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秉持为评估利益相关方服务的评估理念,注重评估组织的治理结构和能力建设,把握好评估方法的继承和创新力度,加强学科评估理论和技术研究。
关键词:
美国 博士 学科评估 评估组织 评估技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丁鑫 穆博 张洋 穆争社
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具有普惠性、数字性、开放性及服务性等特征。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发展面临以下困境:以封闭型为主,运营效率低下;以单功能为主,多元主体需求未能充分得到满足;信息联动不足,多功能难以发挥;管理杂乱化,运行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制度设计,发展规划有待完善。本文对比研究由地方政府、电商平台、金融科技公司主导运作的若干典型平台案例,归纳有益经验,就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以下建议:构建以金融产品展销平台为核心、以“信用平台+增信平台+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一核心三支撑”式平台架构;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运营模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外部监督管理与强化平台内部治理相结合,促进平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萌
金融危机带来的资源限制要求美国公立大学根据财政状况在危机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调整策略组合:短期倾向于削减性、暂时性顺应措施;中期侧重多元化收益和教学体系的结构性调整;长期则强调大学学术性和服务性的平衡,既维护大学学术核心功能,又增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在提供大众化教育的同时着眼于长远的学术和社会福利。
关键词:
财政策略 局部顺应 结构调整 战略规划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尽管从去年第4季度起,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明显减缓,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周期,但是各种迹象表明,美国“新经济”业已呈现出的深刻的演变趋势,不仅没有任何减弱,而且将在新世纪前期继续引领甚至主导世界经济。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礼 刘佳宁
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新兴+转轨"的基本经济特征,中国的金融风险既表现出转轨经济条件下特有的风险特征,又表现出新兴市场经济的典型风险特征。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始终与自身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之间进行统筹兼顾,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探索、快速成长、加速开放以及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历史地看,各个阶段的防控实践留下重要启示:(1)坚守底线、理性务实的风险思维是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法宝;(2)维护中央金融集权主导与地方适当分权的辩证统一;(3)尊重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严防脱实向虚;(4)金融监管体系须在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与时俱进;(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实现上述四点的根本政治保障。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