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1)
- 2023(17413)
- 2022(14980)
- 2021(14257)
- 2020(11953)
- 2019(27707)
- 2018(27217)
- 2017(52221)
- 2016(27921)
- 2015(31562)
- 2014(30746)
- 2013(30248)
- 2012(27617)
- 2011(24921)
- 2010(24614)
- 2009(22598)
- 2008(21948)
- 2007(18783)
- 2006(16284)
- 2005(14296)
- 学科
- 济(112344)
- 经济(112224)
- 管理(80799)
- 业(77206)
- 企(65248)
- 企业(65248)
- 方法(51782)
- 数学(44963)
- 数学方法(44326)
- 中国(31759)
- 农(28855)
- 财(27240)
- 业经(24758)
- 学(22574)
- 贸(22536)
- 贸易(22522)
- 易(21943)
- 地方(21519)
- 技术(20647)
- 制(19971)
- 农业(19158)
- 理论(18505)
- 和(17627)
- 银(17322)
- 银行(17280)
- 环境(16892)
- 务(16840)
- 财务(16761)
- 财务管理(16726)
- 融(16580)
- 机构
- 大学(390392)
- 学院(385608)
- 济(160483)
- 经济(157383)
- 管理(154977)
- 理学(134880)
- 理学院(133392)
- 研究(131622)
- 管理学(131081)
- 管理学院(130352)
- 中国(98437)
- 京(83091)
- 科学(78573)
- 财(70906)
- 所(64144)
- 中心(58820)
- 研究所(58707)
- 财经(57615)
- 农(56964)
- 业大(54659)
- 江(53678)
- 北京(52828)
- 经(52718)
- 范(51939)
- 师范(51498)
- 经济学(48885)
- 院(48188)
- 农业(44468)
- 经济学院(44058)
- 州(43788)
- 基金
- 项目(267362)
- 科学(211926)
- 研究(197332)
- 基金(196156)
- 家(170364)
- 国家(168999)
- 科学基金(145975)
- 社会(126000)
- 社会科(119505)
- 社会科学(119475)
- 基金项目(103147)
- 省(101423)
- 自然(93892)
- 自然科(91778)
- 自然科学(91756)
- 教育(91214)
- 自然科学基金(90093)
- 划(86213)
- 资助(80751)
- 编号(79500)
- 成果(64549)
- 部(60026)
- 重点(59620)
- 创(56881)
- 发(56869)
- 课题(54673)
- 创新(53134)
- 国家社会(52542)
- 教育部(52147)
- 科研(50885)
- 期刊
- 济(168517)
- 经济(168517)
- 研究(115683)
- 中国(72267)
- 管理(58559)
- 学报(57635)
- 科学(54961)
- 财(52801)
- 农(51171)
- 教育(45633)
- 大学(45074)
- 学学(41798)
- 农业(36073)
- 技术(34542)
- 融(31786)
- 金融(31786)
- 经济研究(28304)
- 财经(27493)
- 业经(26485)
- 经(23567)
- 问题(21655)
- 图书(20985)
- 业(20259)
- 贸(19249)
- 技术经济(18946)
- 科技(18722)
- 世界(17768)
- 理论(17745)
- 国际(17135)
- 版(16930)
共检索到562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日明 陈晨
基于经济、能源以及政治三方面诉求的美国政府,在国内经济以及亚太经济格局重构的重压下,推出"新丝绸之路"计划,以期实现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倚重地区国家发展的战略转变。该战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部分,以及促使贸易便利化的软件部分来进行双向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战略成果。通过中美两国的"丝绸之路"战略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均存在自身的战略优势与劣势,只有合理竞争,实现包容性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两国经济与中亚地区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美国 战略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春平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一条横贯亚欧大陆,联接中外世界,贯通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国际通道。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联接带,也曾是丝绸的重要产地和丝绸之路的东源地。历史上山西与丝绸之路有密切关联,特别是魏晋北朝时期,山西成为东西方文化、艺术、物资交流的交通战略通道。北魏定都平城的近100年间,大同更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大批的中亚使节、商旅、僧人往返于丝绸之路与平城之间。云冈石窟文化、五台山佛教文化便是陆上丝路传承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铁证。明清晋商率先开拓的万里国际茶叶之路则是与汉唐宋元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当今,山西更应以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积淀,再铸"一带一路"新的辉...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东源地 万里茶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把多勋 王瑞 陈芳婷
丝绸之路全境八千公里,在中国绵延约四千公里,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融合最古老、最重要的空间。文章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新时代全球意义上最有价值的"国际文化旅游廊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廊道"的研究,综合评价了"廊道"研究和"廊道"旅游的学理和实践,深刻分析了目前全球跨境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研究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时序,探讨了"中国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廊道"建构的全球背景和跨境旅游发展背景。文章认为这一"廊道"建构必将极大地提升和优化全球跨境旅游发展的规模和品质,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对全球服务贸易的贡献,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现代跨境旅游的发展,并且对"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对中国跨境旅游发展的优化及推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等也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穆哈默格尔蒂·塞尔达洛夫 马克赛特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是以中国为起点和主要推动力量,以周边的亚洲发展中国家为重要推进地区,以区域内外通道的建设与利用为实施手段和路径,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从最初的One Belt One Road(OBOR)到现在的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RI),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积极响应和认可,并认为世界上不只是一条带和一条路,而是应该有很多条带和很多条路。因此,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应该积极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和带的建设,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作为推动中国和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新思路,其战略重点是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的推进会将中国经济增长扩展到沿线的国家,并可能产生更适用于新时期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新思路: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与发展。2016年11月10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举办的"2016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探索"一带一路"倡议的模式及其与现有的全球治理格局的内在联系,寻求中国和其他合作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保持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来自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联合国官员、发展专家、智库学者和企业领袖出席本次会议,就"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探讨‘一带一路’发展红利""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共同愿景""互联互通和可持续性"三个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专题讲座。本组笔谈,编辑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董誉文出席会议并组稿。得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先生的大力支持。董女士约请与会的三个沿线国家,分别是蒙古、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的相关专家,是其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的成果及其观点的荟萃,以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新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穆哈默格尔蒂·塞尔达洛夫 马克赛特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是以中国为起点和主要推动力量,以周边的亚洲发展中国家为重要推进地区,以区域内外通道的建设与利用为实施手段和路径,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一带一路"的英文翻译从最初的One Belt One Road(OB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李英武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现古老丝路辉煌、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得无比真实。中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施,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欧亚大陆地缘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一带一路"战略是适应我国经贸发展新格局转换需要的顶层设计。从地理空间联系到经济空间网络形成的地缘优势、从资源禀赋优势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的资源新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由被动接受市场向开拓市场转化形成的主体优势,及"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化形成的开放政策优势,构成新阶段我国主导与参与区域合作的"新比较优势"的内涵,是前一阶段比较优势的升级版。基于"新比较优势","一带一路"战略应在东西双向开放战略融合、内外联动模式、开放战略空间、多维协同战略等方面实现战略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一带一路"战略是适应我国经贸发展新格局转换需要的顶层设计。从地理空间联系到经济空间网络形成的地缘优势、从资源禀赋优势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的资源新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由被动接受市场向开拓市场转化形成的主体优势,及"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化形成的开放政策优势,构成新阶段我国主导与参与区域合作的"新比较优势"的内涵,是前一阶段比较优势的升级版。基于"新比较优势","一带一路"战略应在东西双向开放战略融合、内外联动模式、开放战略空间、多维协同战略等方面实现战略升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任红 张长征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法,比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会抑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低端环节进行投资存在被"替代"风险;东道国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仅在已承接较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存在,且第二产业的诱发力最强,中国企业进入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的相对优势和较小的投资风险;"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为显著,但"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要素更具吸引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树梅
在"向西开放"思想指引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运而生。为达到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的,实现互联互通是关键。以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为参照系,互联互通需要在明晰"联"与"通"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广度与深度的纵深化扩展。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合作领域不断增多,区域通达水平逐步提高,但经济联系有待加深,其互联互通尚处于粗放式的狭义发展层面。因此,中义层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定位的研究区域,应立足于东北亚、中亚、西亚国家经济合作现状,从产业、金融、交通基础设施、贸易、能源合作、标准规则等方面入手,宽视角、分阶段、分领域地构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的互联互通战略,即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基础设...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互联互通 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晓钟 高庆欣 辜穗 魏新
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性合作节点,具有良好的能源基础和合作条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大国因素和中亚国情对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战略的影响,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框架,探讨了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实现过程、模式选择及推进策略,明确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政府及能源企业的任务与作用,提出了能源合作战略推进的重点要素。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 中亚 能源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挺
由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科技专家工作委员会、江苏科技大学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承办的"一带一路"战略与蚕桑丝绸行业发展研讨会,于2015年7月29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总农艺师方侠致辞。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原省委书记舒惠国、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国工程院向仲怀院士、江苏科技大学党委王济干书记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平 李冬青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着眼于东盟,辐射南亚和周边国家。文章认为,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发展,确保"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应建立与健全法律保障机制。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法律制度的差异性巨大,法律冲突协调不一,各国司法协助和行政协作的范围小、使用率低,使得建立区域性共同法律机制以及相关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程序很有必要。文章建议,推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法制一体化进程、建立与健全双方法律冲突协调解决机制、风险防范法律保障机制和争端解决法律保障机制,这是巩固和扩大中国与
关键词:
东盟 “一带一路” 法律保障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彭丽红 杨博
马来西亚被誉为全世界现代化最成功、发展最全面的穆斯林国家之一。同时,位于东南亚中心位置的马来西亚也是一个拥有多种族群的典型的亚洲多元文化国家。经历过从英国独立并组建联邦后的五十余年的发展,马来西亚在人均收入、竞争能力和经济结构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在国际竞争力评价的背景下对马来西亚国家竞争战略的梳理,找出马来西亚现代化背后的动力并分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内部因素,同时,作为TPP的成员国,其在TPP中的定位、成本和收益也是分析其战略路径的重要内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兴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高度关联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实质是东西兼顾,南北并重,海陆平衡,内外联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创新内容和优先方向,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和策略保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要历史为现实服务,以经济换政治,以陆上空间换海上时间,以陆权优势平衡海权劣势。"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古丝绸之路的简单复制,它有更宽广的领域和更丰富的内涵,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宏大战略和深邃的策略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