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24)
2023(8008)
2022(6741)
2021(6613)
2020(5404)
2019(12459)
2018(12005)
2017(23348)
2016(13181)
2015(14645)
2014(14710)
2013(14626)
2012(13824)
2011(12438)
2010(13020)
2009(12330)
2008(12950)
2007(11444)
2006(10608)
2005(9750)
作者
(36689)
(30535)
(30528)
(29482)
(19987)
(14432)
(13841)
(11640)
(11611)
(11574)
(10650)
(10168)
(10137)
(10018)
(10001)
(9346)
(9107)
(8988)
(8941)
(8749)
(7917)
(7518)
(7502)
(7164)
(6996)
(6959)
(6902)
(6741)
(6243)
(6150)
学科
(47033)
经济(46966)
管理(42138)
(38288)
(33003)
企业(33003)
(30853)
(21935)
税收(20479)
(20305)
方法(18419)
财政(15265)
数学(14897)
中国(14637)
数学方法(14631)
(14347)
(14308)
财务(14292)
财务管理(14248)
企业财务(13592)
(12814)
(12609)
(11788)
业经(10718)
(10608)
地方(10218)
理论(9822)
(9380)
银行(9357)
(9166)
机构
大学(187948)
学院(186031)
(76703)
经济(75002)
管理(67517)
研究(66997)
理学(57200)
理学院(56502)
管理学(55599)
管理学院(55228)
(51908)
中国(51342)
(39760)
科学(39138)
财经(35559)
(35016)
(32055)
研究所(30799)
(30760)
中心(28763)
(28029)
财经大学(25961)
(25877)
北京(25754)
师范(25675)
经济学(24000)
(23729)
(23707)
业大(23133)
(21931)
基金
项目(111142)
科学(87396)
研究(84668)
基金(80577)
(69569)
国家(68962)
科学基金(58173)
社会(53065)
社会科(50243)
社会科学(50231)
(41684)
基金项目(40702)
教育(39092)
(36223)
自然(36040)
编号(35256)
自然科(35199)
自然科学(35184)
自然科学基金(34566)
资助(34147)
成果(32758)
(25579)
重点(25360)
课题(24956)
(24223)
(23437)
(22687)
教育部(22165)
项目编号(22117)
国家社会(21757)
期刊
(90839)
经济(90839)
研究(68880)
(44491)
中国(37574)
学报(27431)
(25575)
管理(24829)
科学(24531)
教育(23073)
大学(20948)
(19954)
金融(19954)
学学(19387)
财经(17813)
(17626)
农业(17117)
(15921)
(15192)
经济研究(15144)
税务(14166)
技术(13207)
业经(12492)
问题(11410)
(11202)
国际(10685)
会计(10607)
财会(10393)
(9508)
财政(9508)
共检索到30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勇  
1929年美国"大萧条"时期政府采取了税收、公共支出、财政赤字等财税政策,这些政策对于美国摆脱"大萧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关于"大萧条"的理论研究可谓众说纷纭,尚难取得共识。本文对这些不同的理论解释进行了梳理和评价,以期对我们处理现实问题有所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蔡琛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财税政策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在政策取向上具有较多的相同点,但在治理经验与理论支撑、减税政策运用、举债空间、支出投向以及传导机制等方面又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对其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我国政府可以从加强政策稳定性、防范财政风险、提升高收入群体税收贡献、强化立法监督和动态监控等方面,完善推进中的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留彦  隋福民  
本文重新解释了1930年代早期美国的白银收购政策对中国经济和币制改革的影响。近年来,不少研究者根据商品本位下的自由银行模式来理解大萧条时期中国经济,认为自由银行制度保证了中国充裕的货币供给,由此避免了国际经济衰退向国内蔓延。本文认为,这一解释在美国白银收购政策之前是成立的,然而白银收购政策导致了中国白银流出以及汇率升值,引起了中国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并最终迫使中国放弃了银本位。这一时期的中国货币史为大萧条原因的研究提供了"自然试验场",它进一步验证了货币因素在导致大萧条加深和蔓延过程中的作用,这为当前货币当局应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提供了经验教训,也提示我们本币快速升值导致的潜在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冠清  
2008—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大萧条这一最特殊经济史事件的关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凭借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和"真实再现世界"的数值模拟技术,对大萧条的起因和缓慢复苏给出了具有颠覆性的解释:以技术冲击为主的外部冲击引起了1929年大的衰退,胡佛的企业联合政策将一次大的衰退转化为大萧条,而1934年到1939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根源是试图将经济拉出泥潭的"罗斯福新政"。针对我国学术界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对大萧条争论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对大萧条的重新解释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系统分析。文章的最后还对政府干预是否有益于经济危机的解决进行了反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巍  
逻辑分析和大萧条时期的经验都表明,货币政策在需求约束型的萧条经济中发挥启动作用是可能的,但要必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从金融角度观察,银行系统基本安全、货币有充分的供给弹性和证券市场正常运行;从总需求角度来看,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至少不被政策打压。美国在胡佛总统时期由于上述条件不存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无效。罗斯福总统在修复经济机制的同时实施的国家干预政策不是经济调控手段的唯一选择,而是政治上的最佳选择。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中,货币政策足以治理输入性的萧条。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旭佳  冯海波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财税政策虽取得了积极效果,但连续提高出口退税率已初显政策的无弹性,国家财力无法持续支撑大规模财政投资。本文分析认为,财税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上,而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首先解决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苑新丽  
本文从财税政策与能源节约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政府财税政策在能源节约领域的作用边界和范围,结合辽宁能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财政税收政策在辽宁当前的能源节约战略中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景章  
经济萧条,学术界研究已多,但都不脱传统的增长周期、景气循环的理论窠臼,而本文以发达国家日本为典型案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意,分析了静态社会在日本出现的可能前景,并以此反思了有关长期萧条、经济增长的主流见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志文  
延续11年之久"大萧条"包括三个性质不同的时期:1929年9~10月的股市大崩盘;1930年~1933年的经济大紧缩;1933年~1940年的长期停滞和缓慢复苏。货币冲击是造成大萧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家和  
发生在30年代的大萧条曾经引起一场现代宏观经济学革命,人们对大萧条的起因看法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两种观点。作者认为,这两种学派对大萧条起因的解释都缺少对货币制度进行的分析,事实上,在本世纪各国普遍实行的金本位制度也是导致这场大萧条的重要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选  
日本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萧条时期。日本在这一时期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刺激经济恢复的作用,因而这一时期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然而,日本90年代泡沫破灭后长时间的经济萧条并不能完全归因于货币政策的失误,与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失误,与经济结构等因素都有关系。本文认为日本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对日本经济仍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得失成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也是深远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泉  
中国未来几年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如何选择?国内外不少经济学者都在认真思考、探讨这个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双稳健政策——中国避免大萧条之路》一书,对这个问题作了富有说理性的回答。这是由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陈东琪先生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多年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发表的最新成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翔宇  叶提芳  李庆  
根据中国2000-2012年间相关经济数据,构造中国货币关于利率的需求函数,使用消费者剩余法估算了福利损失。考虑该算法的局限性,在MIU模型框架中,对福利损失进行了重新估算;进一步地,在MIU模型中加入了财税政策这一变量,重新定义并考察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发现有了财税政策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显著减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