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08)
2023(19163)
2022(16051)
2021(14930)
2020(12623)
2019(28876)
2018(28243)
2017(54083)
2016(29061)
2015(32572)
2014(32076)
2013(31601)
2012(29149)
2011(26532)
2010(26717)
2009(24899)
2008(23975)
2007(20653)
2006(18376)
2005(16435)
作者
(83373)
(69626)
(69216)
(65788)
(44451)
(33340)
(31414)
(27139)
(26542)
(24819)
(23658)
(23160)
(22189)
(22014)
(21688)
(21593)
(20506)
(20143)
(20079)
(20051)
(17356)
(17137)
(17020)
(15990)
(15767)
(15595)
(15182)
(14903)
(14025)
(13562)
学科
(135624)
经济(135490)
管理(82672)
(77522)
(63109)
企业(63109)
方法(59306)
数学(53399)
数学方法(52635)
中国(34692)
(32366)
(30728)
地方(26291)
业经(26284)
(25875)
贸易(25858)
(25175)
(24079)
(22458)
农业(21442)
(19109)
(19108)
金融(19107)
银行(19069)
理论(18503)
环境(18397)
(18284)
(18255)
财务(18185)
财务管理(18146)
机构
大学(416452)
学院(415071)
(183935)
经济(180644)
管理(160515)
研究(144244)
理学(138833)
理学院(137390)
管理学(134796)
管理学院(134058)
中国(110398)
(86980)
科学(84521)
(82483)
(72019)
(68442)
财经(65941)
中心(65550)
研究所(65291)
(60553)
业大(60551)
(60159)
经济学(57754)
北京(55052)
农业(53826)
(52385)
经济学院(51895)
师范(51808)
(51513)
财经大学(49035)
基金
项目(278006)
科学(220339)
基金(205325)
研究(199321)
(180190)
国家(178781)
科学基金(153672)
社会(129892)
社会科(123462)
社会科学(123431)
基金项目(106619)
(106186)
自然(99838)
自然科(97678)
自然科学(97653)
自然科学基金(95964)
教育(93116)
(90585)
资助(86092)
编号(78012)
成果(63034)
重点(62851)
(62674)
(59802)
(57964)
国家社会(54949)
课题(54681)
教育部(54322)
创新(54206)
科研(53475)
期刊
(198083)
经济(198083)
研究(125252)
中国(79550)
学报(64273)
(62442)
(61208)
管理(61143)
科学(59711)
大学(49681)
学学(46786)
(41642)
金融(41642)
教育(41622)
农业(41515)
技术(37693)
经济研究(34654)
财经(33261)
业经(29671)
(28672)
问题(25469)
(23845)
统计(23487)
(23291)
技术经济(21781)
国际(21404)
(21157)
世界(20812)
决策(19038)
商业(18601)
共检索到621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宇  张谊浩  
本文建立了一个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考察美国自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以来数量型和价格型"双紧缩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在2014年四季度美联储正式结束金融宽松政策、并且转向金融紧缩政策的背景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在美联储数量和价格"双紧缩货币政策"的外部溢出效应下,通过金融市场渠道、国际贸易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等不同程度的传导,中国在经济增长率、社会就业、进出口和物价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方差分解显示美国"双紧缩货币政策"虽然对中国经济总体上产生负面影响,但经济发展结构和质量的内生影响更加至关重要。根据实证分析结论,针对美国"双紧缩货币政策"对我国的溢出效应,提出了树立"以我为主、协作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理念、拓展国际货币和经济合作平台、优化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推动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增来  梁东黎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研究美国货币政策正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1)在短期内对进口、出口、净出口产生正效应,在长期对这三者产生负效应。(2)在短期内对我国产出造成负效应(期间暂时出现对产出的正效应),从长期看对我国产出造成负效应。(3)通过对进口、出口、净出口和产出冲击的方差分解显示,美国货币政策正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运佳  
基于2006年1月~2014年3月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银行信贷传导机制以及资产价格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阻碍主要集中在对M2指标有效性以及M2向利率、银行信贷、资产价格等中间变量的传导阶段;在不同的传导机制中,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向最终目标传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提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盖静  
本文通过施加短期约束的结构VAR方法分析了货币政策冲击、央行外汇干预与汇率波动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外汇干预的解释能力较强,有必要将二者置入同一框架下考虑;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和央行外汇干预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解释能力最强;国内货币政策对汇率影响不大,货币政策可以更加关注国内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发栋  吴冰洋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逐渐扩大,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研究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使用S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07年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区域产出和物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不同区域存在不同效应,表现为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在反应程度和时滞上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飞  
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2004年货币政策紧缩与2009年货币政策扩张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资源再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货币紧缩时期,非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银行信用相比国有上市公司下降的幅度更大,但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和净商业信用上升的幅度更大;在货币扩张时期,非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银行信用相比国有上市公司没有显著差别,但净商业信用的上升幅度仍然更大。实证结果说明中国国有企业并没有比非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信贷资源再分配的功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海  储著贞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引入成本渠道,构建了含成本渠道的"混合型"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成本渠道总供给效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文章首先采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和SVAR方法,验证了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GMM方法,对引入成本渠道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估计,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成本渠道的存在性。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推高通货膨胀。因此,央行在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不仅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而且应该考虑它的总供给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婉华  叶阿忠  
选取2004~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月度数据,借助GVAR模型探索统一货币政策冲击下东、中、西部地区银行信贷和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区域经济和信贷规模存在显著影响,并呈现区域性差异。即货币供应量增加对二者的影响尤为明显,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大,中、西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小;利率上涨抑制了二者的发展,表现为西部地区在信贷规模扩张和社会消费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在工业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零通胀与最优货币政策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么,零通胀政策与最优货币政策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是怎样的呢?从这样的切入点,文章试图构建一个包括家庭与厂商的粘性价格模型来分析不同政策下主要经济变量的关系及动态变化过程,以此来判断不同政策因素对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并采用蒙特卡罗数值模拟算法来对模型变量进行检验,最后利用中国1994~2014年的数据,检验并比较了不同的政策对中国主要经济变量通胀率、利率水平及产出缺口的影响。分析发现,零通胀政策与最优货币政策相比,其对相对价格扭曲的影响更大,对于降低通胀来说,零通胀政策比最优政策更有效果,而且降低通胀的效果也更明显。从增加社会产出这...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志阳  
本文通过引入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方法 ,进行了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实证检验。文章结论是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 ,二者的相关关系在逐步增强 ;通过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 ,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在不断加强 ;这对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局必须适应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申  陶士贵  童中文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李颖  
通过使用PVAR模型对11个发达国家1999~2009年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11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显著地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但这种效应存在滞后;反之,通货膨胀对于货币政策透明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强中央银行的信息披露从长期看对治理通货膨胀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桥红  
基于FAVAR模型和199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169期的月度数据,本文研究了以市场利率和美元流动性调整所反映的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市场利率的正向冲击,会导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产生同方向变动,并对中国GDP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美国利率的正向冲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出口规模的增加;另一方面,美元流动性的负向冲击会导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同时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对于中国GDP并未造成明显影响。综合来看,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于中国货币市场造成了显著的冲击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理  巫慧玲  张琴  
央票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但是,它的传导效应特别是它的区域传导效果有待验证。本文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使用PVAR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12年6月中国央票交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在我国,从央票操作到市场利率与货币供应量,再到经济产出与物价水平波动的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确实存在;但是在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传导效果存在差异。当局应当在央票交易的货币政策之外,配套实施其他的宏观调控政策,才能有效消除地区不平衡,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宇  于依洋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中国通货膨胀率的三元非线性平滑迁移自回归模型,对美国常规货币政策时期和量化宽松时期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在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高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