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0)
- 2023(9593)
- 2022(8049)
- 2021(7766)
- 2020(6434)
- 2019(14523)
- 2018(14322)
- 2017(26552)
- 2016(14380)
- 2015(16159)
- 2014(15474)
- 2013(15103)
- 2012(14020)
- 2011(13085)
- 2010(13287)
- 2009(12318)
- 2008(12106)
- 2007(10664)
- 2006(9440)
- 2005(8597)
- 学科
- 济(57441)
- 经济(57376)
- 管理(37189)
- 业(35132)
- 企(28414)
- 企业(28414)
- 方法(22044)
- 中国(19629)
- 数学(18980)
- 数学方法(18744)
- 农(16287)
- 贸(14871)
- 贸易(14862)
- 易(14547)
- 业经(12302)
- 制(12032)
- 财(11844)
- 学(10956)
- 农业(10487)
- 银(9777)
- 银行(9752)
- 行(9459)
- 地方(9305)
- 融(9103)
- 金融(9101)
- 策(9099)
- 体(9043)
- 关系(8934)
- 理论(8637)
- 环境(8607)
- 机构
- 大学(203174)
- 学院(201440)
- 济(88137)
- 经济(86512)
- 研究(77806)
- 管理(72522)
- 理学(61805)
- 理学院(61030)
- 管理学(60042)
- 管理学院(59649)
- 中国(58343)
- 科学(44647)
- 京(44103)
- 所(39481)
- 财(38313)
- 研究所(36037)
- 中心(33067)
- 农(32566)
- 财经(30657)
- 范(29354)
- 江(29189)
- 师范(29129)
- 北京(28520)
- 经(28148)
- 经济学(27931)
- 院(27677)
- 业大(26567)
- 农业(25551)
- 经济学院(25029)
- 师范大学(23845)
- 基金
- 项目(131365)
- 科学(104348)
- 研究(99105)
- 基金(96710)
- 家(85120)
- 国家(84483)
- 科学基金(70753)
- 社会(63817)
- 社会科(60509)
- 社会科学(60498)
- 基金项目(49329)
- 省(47853)
- 教育(46765)
- 自然(43632)
- 划(42767)
- 自然科(42680)
- 自然科学(42659)
- 自然科学基金(41920)
- 编号(40079)
- 资助(39730)
- 成果(34272)
- 部(30952)
- 重点(30736)
- 发(29629)
- 课题(28903)
- 创(27559)
- 国家社会(27316)
- 中国(27030)
- 教育部(26789)
- 创新(25885)
共检索到311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仇朝兵
基础设施合作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国内进行制度性改革,针对印太地区发起和实施了一些基础设施合作倡议和项目,并与盟国和伙伴国合作支持印太地区第三国基础设施发展。拜登政府提出了更宏大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并推动该倡议与“蓝点网络”倡议的连接,大力塑造高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与发展的规则。美国与印太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被赋予重要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竞争的内涵,将会对中国的战略利益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尽管亚太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而且该地区部分国家的基础设施远优于其他国家,但是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仍比较落后。相关研究表明,2010-2020年间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总需求高达8万亿美元,为解决本地区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积极利用PPP模式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市场潜力和制约因素,对中国以PPP模式参与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PPP 多边开发银行融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慧勇
略论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筹资战略与途径刘慧勇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中国实现城市化的世纪。考虑到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较大,中国的城市化同时又是全球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巨额的建设资金。一、申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根本来源从本源上说,中国城市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金中夏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中国对外基础设施投资既有很大发展也存在一些隐忧。中国应当评估在国家层面积极组织和推动对外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可能性。"马歇尔计划"为中国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应注意目前中国与当年美国有很多差异。建议把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并建立相应的组织和实施框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马学礼
日本海外基础设施投资战略经历了从分散推进到系统推进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官民协同、全政府参与、重点布局东南亚和南亚、力争长期控制项目等特点。日本力推海外基础设施投资旨在维护和提升对生产、安全和金融等地区结构的影响力,包括从“链”与“网”两个维度主导地区产业链重构,在海上航道安全和经济安全两个领域打造新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从制度体系和市场运作两个层面强化对地区发展融资事务的主导权。在实际运作中,日本过于强调自身利益而忽视了东道国的诉求和发展水平,过于强调政府的战略规划而忽视了市场主体的诉求和现有地区结构的稳定性,由此导致海外基础设施投资战略对地区结构的塑造效果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应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从生产、安全和金融等方面拓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合作空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巧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为填补“印太战略”经济短板,重塑美国“同盟体系”,巩固制定国际规则的主导权,全面遏制中国发展,选择性继承特朗普时期的部分政治遗产。拜登在访日期间抛出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简称IPEF)。IPEF作为美国单方主导的规则议题,鼓操“共同的民主原则与普世价值”,具有很强的地缘政治属性、意识形态色彩与“圈子化”“模块化”“拼盘化”等鲜明特征,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与此同时,IPEF将受美国政党极化、利益集团博弈以及成员国接受与融入程度、国际社会反响、中国发展韧性等诸因素制约,要及时评估IPEF谈判议题、发展进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做到有备无患。
关键词:
“印太经济框架” 意涵 影响 前景 剖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福生 蔡保忠
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首先,本文从要素流动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乘数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从生态宜居的重点和落脚点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生态宜居的"必要条件",从劳动替代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包容性增长效应以及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其次,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方式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划分为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基础设施两大类别,全面概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立法规划、资金保障、建设管护、配套制度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科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础设施 “三农”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娜 王亚琪
在内部治理危机加深、中美全球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强化战略自主能力、稳固和提升全球战略地位是欧盟决定介入印太事务、出台“印太战略”的关键动因。为此,欧盟依托其“规范性力量”的身份定位,将基于共同规范价值的多边合作视为发挥自身战略优势、增强地区战略存在,进而推进区域可持续和包容性繁荣、有效因应全球挑战的基本路径。欧盟“印太战略”具有经贸优先导向、价值规范追求和战略自主取向等特点。欧盟“印太战略”的实施将推进其与“印太伙伴”的自由贸易谈判作为重点和优先措施,以域内代表性多边行为体东盟及其成员国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将欧盟对“民主、人权、法治”的规范价值强调嵌入贸易谈判全程。然而,欧盟规范导向的自由贸易谈判策略并不符合区域内国家的务实经贸合作诉求。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复杂的法律架构和严格的人权标准、环境保护、投资争端解决规则进一步分化了域内国家的贸易谈判立场,其以双边带多边的“堆积木”谈判策略则阻碍了区域经济利益融合、经贸机制协调和区域价值链整合。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在印太地区着力推动的自由贸易谈判恐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戈
本文将全社会总固定资本划分为经济基础设施资本、社会基础设施资本和非基础设施资本,进而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分地区层面对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资本与非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年初值)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1981—2012年)和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1997—2012年)进行了完整细致的估算。在此基础上,本文估计了不同类型资本的产出弹性,并对中国生产函数是否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进行了检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宏 葛顺奇
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促进各自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本文在考察东盟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和特征,指出东盟日益显现的投资机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动机、从海外合同获得收入增长的战略以及中国政府的鼓励措施,促进了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迅猛增长;中国企业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特征体现为多样化的投资动机、非股权安排为主导、"点式"和分散的投资形式。未来需要通过强化政治互信、完善投资合作机制、整合国际国内资源,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投资合作。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海外工程承包 东盟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李鹏 樊纲 徐建国
本文对已有基础设施测算文献中的偏误进行了修正,包括调整统计口径使得2003年前后数据可比,重新估算折旧率和基年的基础设施存量。然后,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现状并讨论了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向。测算结果显示,1978—2014年基础设施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3%。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础设施存量的增长速度显著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并且基础设施存量在资本存量中的占比逐年上升,2002年达到最高点后开始下降。东中西的比较显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基础设施在总资本中的占比以及基础设施产出比都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西部地区人均基础设施存量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并且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低于中部和东...
关键词:
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存量 基础设施投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莱斯特·C·梭罗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莱斯特·C·梭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关于建立和发展互补性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找到“双赢”的经济体制和激励机制。与此相反的结果,是“双输”。这一点从珠江三角洲可以看出。在那里,有五个新完工或正在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卢冬艳
非洲共有40%的人口生活在内陆国家, 国家和地方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在同非洲的发展合作中就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截止到2011年,中国在非洲的884个全套(交钥匙)工程中有500个是关于基础设施的。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同非洲的发展合作的力度,逐渐成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一、非洲基础设施的现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仲平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基础设施,应注意将基础设施分为"一般基础设施"和"非一般基础设施"。其中,"一般基础设施"可以借助公共物品理论予以识别,努力使之不受反补贴措施的规制。"非一般基础设施"则可能遭受上游补贴调查的法律风险,中国需要未雨绸缪小心防范。一旦此类风险发生,中国应特别重视补贴"利益传递"的抗辩,明确要求调查机关"证明"而非"推定"利益传递。此外,中国政府还应侧重选择以对外援助的方式建设"非一般基础设施",确保享有反补贴税法的豁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反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