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7)
2023(10757)
2022(8566)
2021(7881)
2020(6393)
2019(14331)
2018(13981)
2017(26124)
2016(14148)
2015(15815)
2014(15407)
2013(15078)
2012(13578)
2011(12369)
2010(11872)
2009(11191)
2008(10834)
2007(9218)
2006(8150)
2005(7499)
作者
(41677)
(34895)
(34883)
(32872)
(22088)
(16756)
(15490)
(13727)
(13426)
(12119)
(12031)
(11442)
(11262)
(11017)
(10818)
(10774)
(10431)
(10188)
(10074)
(9896)
(8690)
(8532)
(8459)
(7921)
(7871)
(7765)
(7600)
(7415)
(6956)
(6934)
学科
(60625)
经济(60556)
管理(36276)
(35124)
(25699)
企业(25699)
方法(25314)
数学(22916)
数学方法(22802)
中国(20665)
(17752)
(14826)
贸易(14819)
(14564)
业经(13435)
(13099)
农业(11845)
(11782)
(11036)
环境(9794)
(9741)
银行(9704)
(9378)
金融(9378)
地方(9367)
(9356)
(9345)
产业(8718)
技术(8447)
(8349)
机构
大学(207485)
学院(202300)
(93707)
经济(92431)
研究(79257)
管理(74444)
理学(64976)
理学院(64180)
管理学(63241)
管理学院(62886)
中国(59725)
科学(47562)
(44861)
(40542)
(40257)
(38600)
研究所(37519)
中心(34009)
业大(32746)
农业(32073)
财经(31900)
经济学(30931)
(29586)
北京(28747)
(28101)
经济学院(28087)
(27129)
(26516)
师范(26162)
科学院(24972)
基金
项目(142111)
科学(113003)
基金(107760)
研究(98417)
(97611)
国家(96876)
科学基金(81312)
社会(67590)
社会科(64288)
社会科学(64272)
基金项目(56496)
自然(52147)
自然科(51036)
自然科学(51018)
(50748)
自然科学基金(50182)
(45389)
教育(44150)
资助(42914)
编号(35836)
重点(32925)
(32882)
(31178)
国家社会(30451)
(29604)
成果(28675)
中国(28667)
教育部(27982)
创新(27956)
科研(27491)
期刊
(95996)
经济(95996)
研究(61544)
中国(38651)
学报(37830)
(36858)
科学(34391)
大学(28377)
(27026)
学学(26795)
管理(26718)
农业(25343)
(18344)
金融(18344)
经济研究(17890)
教育(17721)
财经(15988)
(14969)
业经(14224)
(13938)
技术(13818)
(13583)
问题(13577)
世界(13167)
国际(13072)
(10157)
业大(9733)
技术经济(9611)
科技(9556)
资源(9000)
共检索到296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垒  洪娜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力推"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再次占领全球产业分工制高点,重塑其美国世界经济领导地位。为推动"再工业化"进程,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政,虽面临不少现实困难,但初步成效已开始显现,其未来前景更值得期待。这一战略的深入实施可能造成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并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需引起我国高度重视并及早做出应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丁平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美国及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引发了对美国现有增长模式的反思。在此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强力推出了"再工业化"战略,以期重振制造业,使美国回归实体经济。本文对美国再工业化的实施背景和动因进行了剖析,认为这不仅是一种短期的应急举措,更是长期的发展战略,并从制造业产值、就业、出口等层面分析了再工业化的积极成效,最后得出结论:美国再工业化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继扬  张换兆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了美国经济逐步复苏,提高了就业和扩大了出口。但其进一步实施会加剧中美高技术产业竞争和贸易纠纷。建议中国实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以应对中美制造业激烈竞争,实施更为积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以应对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扩大中美创新对话,努力寻找中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同利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卫东  
加快技术、管理和生产模式创新,推动中国产业升级,促进"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国家推出并开始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意在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实施六年来,成效显著。"再工业化"战略引领美国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回归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孟祺  
为重新提高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开始推行再工业化政策。美国为什么推行再工业化政策?该文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和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情况,研究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降低的主要原因。这些都启示中国应该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产业空心化和盲目的服务业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进  杨建文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数字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并不是传统工业的简单复苏和回归,实质是一场产业革命。再工业化战略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在影响中国正常贸易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中美技术差距,倒逼中国经济转型。为此,中国需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之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达  刘晓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各界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范式和结构性变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美国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经济战略全面调整的新时期。"再工业化"战略是美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出于应对危机冲击和走出衰退困境的客观需要,对其经济发展战略做出的战略性调整。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其长期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仍受一系列条件的制约。"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和影响。为此,中国应当充分准备,积极应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进  杨建文  
金融危机后,美国意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出台了"再工业化战略",努力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占领未来全球制造业的制高点,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由此拉开了大幕。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如果成功实施,将会在高新技术和清洁能源基础上发展出新的产业并制定出新的技术和环保标准,这将对我国"世界工厂"的国际分工定位产生重大影响,因而需要仔细研究,认真应对。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由来实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韩永彩  
在经济全球化、生产任务化纵向深入的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后的政策效果和影响解释力不足。再工业化促使美国经济快速复苏,保持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理论的新应用。基于波特钻石模型,采用中国制造业产业层面数据,结合基于附加值的RCA指标,将外资和中美进出口作为外在机遇,以跨时面板数据检验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实施前后中国不同层级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表现。结果显示,美国再工业化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受到外在冲击的影响呈明显的产业特征。政府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FDI质量,扩大从美国进口高技术中间品都是减少美国再工业化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坤荣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石红莲  王彬  
奥巴马政府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重点是发展实体经济。特朗普上台后实施"企业回迁"战略,以恢复美国制造业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美国"再工业化"政策的实施会对中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美国"再工业化"政策进行指数化,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对中美贸易影响。结论为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在短期内阻碍中美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但长期会阻碍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石红莲  王彬  
奥巴马政府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重点是发展实体经济。特朗普上台后实施"企业回迁"战略,以恢复美国制造业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美国"再工业化"政策的实施会对中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对美国"再工业化"政策进行指数化,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对中美贸易影响。结论为美国"再工业化"政策在短期内阻碍中美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但长期会阻碍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继彤  陈煜  
本文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研究美国再工业化措施对制造业产出效率的影响,并测算2000-2015年美国制造业各行业产出效率。结果表明:(1)再工业化对美国制造业产出效率提升的成效欠佳,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有利于制造业产出效率提升,但其重点推行的减税、扩大出口以及促进资本回流的措施并不利于制造业产出效率提升;(2)美国制造业各行业存在不同程度产出效率损失,先进制造业产出效率低于最优水平约5%,传统制造业低于最优水平约25%-35%,二者存在较大差异;(3)再工业化的实施并未能提升美国制造业产出效率,也未能缩小传统制造业同先进制造业的产出效率差距。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珏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是在国内传统工业衰落、产业空洞化、对外贸易严重逆差以及经济衰退背景下提出的,目的不是要步回传统的工业化时代,而是开展对制造业材料、工艺、技术、动力能源、管理、服务形式、生产模式的一场创新活动,是对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预示着一场由美国主导的新的产业革命的开始。重振制造业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尽管面临经费投入多、结构性成本高、就业难度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就业人口老龄化以及工程师不足等困难,通过立法重振制造业、建立制造创新中心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改革教育与培训体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蒋永宏  于程程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意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逐渐抬头,加强了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美国2009年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来,美国在制造业产值、制成品出口、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成效,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大国、美国的第二大贸易国,在美国进行制造业回归之时,也在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中美产品有了更多的竞争,随之而来的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