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2)
- 2023(12192)
- 2022(10324)
- 2021(9700)
- 2020(8282)
- 2019(18968)
- 2018(18612)
- 2017(33870)
- 2016(19726)
- 2015(22048)
- 2014(22276)
- 2013(21155)
- 2012(19785)
- 2011(18022)
- 2010(18334)
- 2009(16716)
- 2008(16711)
- 2007(15456)
- 2006(13327)
- 2005(11977)
- 学科
- 济(70025)
- 经济(69947)
- 管理(52865)
- 业(50689)
- 企(40756)
- 企业(40756)
- 方法(32626)
- 数学(28808)
- 数学方法(28515)
- 中国(24278)
- 农(20575)
- 教育(20515)
- 财(20313)
- 学(17230)
- 贸(15749)
- 贸易(15745)
- 易(15351)
- 业经(15026)
- 技术(14489)
- 地方(14135)
- 农业(13965)
- 理论(13251)
- 制(12903)
- 务(11437)
- 财务(11410)
- 财务管理(11373)
- 银(10908)
- 银行(10857)
- 企业财务(10729)
- 和(10600)
- 机构
- 大学(281680)
- 学院(275869)
- 济(105764)
- 经济(103392)
- 管理(100302)
- 研究(99246)
- 理学(87042)
- 理学院(85941)
- 管理学(84422)
- 管理学院(83862)
- 中国(66984)
- 科学(62532)
- 京(60576)
- 农(52605)
- 所(51479)
- 财(48307)
- 研究所(47210)
- 范(44575)
- 业大(44422)
- 师范(44115)
- 中心(44017)
- 江(42375)
- 农业(42028)
- 北京(38607)
- 财经(38564)
- 教育(37547)
- 师范大学(36033)
- 院(35101)
- 经(35013)
- 州(33249)
- 基金
- 项目(183597)
- 科学(144079)
- 研究(134470)
- 基金(129739)
- 家(114838)
- 国家(113757)
- 科学基金(94897)
- 社会(82474)
- 社会科(78029)
- 社会科学(78003)
- 省(73418)
- 基金项目(68588)
- 教育(68278)
- 划(64626)
- 自然(61571)
- 自然科(60146)
- 自然科学(60120)
- 自然科学基金(59086)
- 编号(55890)
- 资助(52040)
- 成果(47464)
- 重点(43122)
- 部(41763)
- 课题(41351)
- 发(40824)
- 创(39294)
- 创新(36503)
- 教育部(35680)
- 科研(35518)
- 计划(34782)
共检索到408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毛锡龙 徐辉
随着中美两国步入大国竞争时代,美国采取"全政府"对华战略,把限制中美教育科技交流,尤其是高科技交流,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手段。"全政府"主要是指决策和执行的"全政府",侧重政府部门之间的广泛协作。在其指导下,特朗普政府的白宫、国务院、教育部等主要行政部门相互协作,推出了系列对华教育科技交流打压、设限的政策和行动,并体现出思想上的统一性、政策上的完整性、行动上协同性等鲜明特点。特朗普政府限制中美教育科技交流将弱化中美战略互信根基,削弱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科技创新力和公共外交软实力,并对中美及全球教育科技交流合作和中国高科技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拜登政府的对华教育科技交流设置樊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奕山
大陆与台湾长期隔绝的局面在70年代末开始解冻,这是历史发展和国内外形势变化的结果。随着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大陆的改革开放和台湾对大陆政策的调整,这些年来两岸关系逐步缓和,贸易、经济、科技交往逐年扩大。1992年转口贸易额高达7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近30%;同年,台湾对大陆投资的企业突破5000家,投资协议金额达50亿美元;两岸科技交流从中医药、中文电脑等部分领域向广泛的领域扩展。特别是去年吴大猷先生访问大陆和大陆七位科学家访问台湾后,更掀起一个交流的小高潮,而且交流的层次在提高。两岸经济的互补需求,是两岸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前题。本文着重探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背景、趋势与方式,同时也对进程中的障碍略加分析。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钊龙
维持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性,美国将其视为维持经济安全、军事安全,进而以实力维护美国霸权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在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先进网络通信等第四次科技革命前沿技术领域实力的快速增长,日益引起美国的“科技战略焦虑”。为“迟滞”中国科技实力快速上升的势头并继续确保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依据“自强”与“弱它”的双重逻辑,围绕科研资助、创新激励、专利保护、科技转化、人才培引、外部竞争六大政策重点对美国科技战略进行了力度空前的革新。拜登政府上台后,基本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科技战略的整体思路,围绕“自强”与“弱它”并重的战略逻辑,拜登政府还对特朗普政府的科技战略举措进行了强化与完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立泰 梁超 饶伟
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200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省际高校科研效率进行了估算,并从国际科技交流、校企合作等方面分析了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省际高校科研总体效率水平较低,且科研效率水平逐年下降,各省市区之间以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区之间的效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国际科技交流、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对高校科研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校企合作与高校科研效率关系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就提升高校科研效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佘雪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美国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国和贸易出口国,已对促进中美贸易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美双边贸易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本文从投资与贸易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定量分析检验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以及双向或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最终结果表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确实促进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及中美贸易差额的扩大。针对新形势下中美贸易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促进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雨辰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已是跨学科整合科研力量、培育科研人才、攻克重大科研难题最为普遍的实践方式,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在基础研究领域当中,科研环境建设与组织学习能力对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绩效的作用机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科研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绩效的提升,科研环境是科研型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能够激发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在科研环境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绩效提升的机制当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的结果为推进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建立完善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政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汤建中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邓兵
本文从国际体系及国家两个层次 ,对决定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诸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认为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还较为弱小 ,不足以在全球甚或地区性问题上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 ;但是 ,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崛起不容忽视 ,加之中美两国在历史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基本点上客观存在的根本差异 ,造成了美中之间的深刻对抗 ,进而决定了美国对华战略虽势必会随情势的变化而在协调矛盾的过程中有相应调整 ,但其“接触加遏制”的基本战略取向将不会有根本的改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强 陈凤娟
在中美科技合作中,美国主要从维护其全球领袖地位、维护国家安全、服务战略目标以及坚持利益诉求等角度出发,思考并布局对华科技合作。鉴于此,论文分别从战略与战术层面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中国政府能够更好地把握中美科技合作。在战略层面,中国应加强全局统筹,实现对国家利益的全局支撑;同时促进各个层面行动与目标的一致性,实现科技合作行动与国家战略的深度对应。在战术层面,中国应加强科研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把握中美科技合作的自主权;为本土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中美人才交流,提高两国人才素质。
关键词:
中美 科技合作 战略分析 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弛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政府的政策与监管向来是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在国内,这种研究有两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大量的说明政府应该怎样监管跨国公司,但缺少对跨国公司投资战略与政府政策之间相互作用的考虑:二是更多的从规范的角度讨论“一步到位”的监管政策,而缺少对政策演变阶段性的思考。 因而,本文目的即在于分析政策目标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在我国开放二十年以来具体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然后再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考察这种“互动性”(interactions)对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格局、产业分布、所有权结构、地理分布等造成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青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雨辰
在国际权力转移时期,大国权力竞争日益加剧,守成国家会如何对付与自己势均力敌的新兴国家?这是国家崛起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回答的现实问题。超竞争制衡是守成国家在超竞争情境下应对目标对手挑战的综合策略。在超竞争态势下,为获得领先对手的战略优势,守成国家偏好从实力地位出发,采取威慑、竞争与制衡的综合性对策,以发挥战略工具的最大化效能,实现对目标竞争对手的压制。美国印太战略把中国作为首要竞争对手,蕴含着超竞争制衡的逻辑,集综合威慑、极限竞争与复合制衡三位于一体,使中美关系呈现出选择性对抗、全面性竞争、有限性合作的多维特征。本文的结论是,美国对华战略的超竞争制衡态势将长期化,但是鉴于双边关系的超级复杂性、脆弱性和敏感性,中美双方应保持理性一致和战略克制,需要正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现实,需要超越消极竞争,探索建立“护栏式机制”,努力构建一种积极和良性的竞争关系,以保持战略稳定,避免出现关系失控。未来中美关系会在震荡中维持“斗而不破”的状态。
关键词:
超竞争制衡 印太战略 中美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庆立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展对华合作体现为如下战略意图:从国家安全层面看,与中国的积极合作能够有效地遏制和抗衡前苏联的扩张,形成日、美、中对抗前苏联威胁的态势;基于经济战略上的考量,通过对中国现代化提供资金和技术合作,可以确保能源来源的多元化和进军潜力无限的中国市场;从情感因素方面考虑,日本政界人士对侵华战争中的罪行普遍抱有"负罪感",通过对华援助与合作的方式进行某种补偿,成为推动日本开展对华合作的促动因素之一。总之,对日本决策者而言,日本开展对华合作是贯彻和落实其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一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世清 向南
1997年起,世界银行对华战略经历了四个阶段。本文首先总结这四个阶段战略各自的内涵、援助主题和目标;其次,介绍世行对华贷款数额与部门、地区结构整体变化趋势;再次,对比分析四阶段战略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后,探讨世行对华战略演变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包括世行细化减贫目标及实现方式、更关注被援助方的独特发展问题、关注议题发生变化、更加致力于发展合作伙伴关系、行长个人因素、重大国际事件和中国经济变化。
关键词:
世界银行 对华战略 贷款 演变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