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6)
- 2023(14048)
- 2022(11865)
- 2021(11226)
- 2020(9815)
- 2019(22845)
- 2018(22970)
- 2017(43590)
- 2016(24320)
- 2015(28223)
- 2014(28203)
- 2013(27338)
- 2012(25053)
- 2011(22585)
- 2010(22796)
- 2009(20719)
- 2008(20526)
- 2007(18431)
- 2006(15680)
- 2005(13800)
- 学科
- 济(91314)
- 经济(91202)
- 管理(63046)
- 业(60328)
- 企(49504)
- 企业(49504)
- 方法(46566)
- 数学(41594)
- 数学方法(40800)
- 农(24972)
- 中国(23502)
- 财(23044)
- 学(21886)
- 业经(18777)
- 理论(17566)
- 地方(16824)
- 贸(16811)
- 贸易(16805)
- 农业(16374)
- 易(16322)
- 制(16306)
- 务(14541)
- 财务(14476)
- 财务管理(14436)
- 和(14300)
- 技术(13664)
- 企业财务(13656)
- 融(13526)
- 金融(13522)
- 银(13354)
- 机构
- 大学(341858)
- 学院(340118)
- 济(129744)
- 管理(126948)
- 经济(126752)
- 研究(115712)
- 理学(109832)
- 理学院(108515)
- 管理学(105920)
- 管理学院(105330)
- 中国(85091)
- 科学(75079)
- 京(73431)
- 农(62438)
- 所(60038)
- 财(58462)
- 业大(55506)
- 研究所(55129)
- 中心(53956)
- 江(51722)
- 农业(49449)
- 范(47308)
- 财经(46861)
- 师范(46717)
- 北京(46443)
- 院(42613)
- 经(42606)
- 州(40821)
- 技术(40135)
- 经济学(39235)
- 基金
- 项目(232717)
- 科学(180844)
- 研究(165927)
- 基金(165731)
- 家(147169)
- 国家(145955)
- 科学基金(123015)
- 社会(100069)
- 社会科(94601)
- 社会科学(94570)
- 省(92734)
- 基金项目(87077)
- 自然(82946)
- 自然科(80998)
- 自然科学(80970)
- 教育(80623)
- 划(79483)
- 自然科学基金(79482)
- 资助(70090)
- 编号(68586)
- 成果(56217)
- 重点(53749)
- 部(51172)
- 发(49338)
- 课题(48856)
- 创(48451)
- 科研(45828)
- 创新(45160)
- 计划(44699)
- 大学(44359)
- 期刊
- 济(136188)
- 经济(136188)
- 研究(94120)
- 中国(68634)
- 学报(59594)
- 农(55142)
- 科学(52855)
- 教育(48849)
- 财(45817)
- 管理(45753)
- 大学(45167)
- 学学(42177)
- 农业(37799)
- 技术(32930)
- 融(26666)
- 金融(26666)
- 业经(22585)
- 财经(22483)
- 业(21940)
- 经济研究(21813)
- 经(19316)
- 问题(17994)
- 版(17436)
- 统计(17367)
- 图书(16576)
- 技术经济(16170)
- 科技(16046)
- 策(15598)
- 业大(15361)
- 资源(14855)
共检索到495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季波 张怡凡 吕薇 戴雨吟
随着社会变革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欧林工学院、密涅瓦学院和斯坦福2025计划是对"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和新实验,这一探索和实验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激发多模态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自适应组织形式,构建"非典型"校园形态,建立"非传统"校园环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技术应用和市场驱动,实施项目化网络化"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参与校园设计。三校的实验揭示了定制化的高校变革方向,为我国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三个维度的启示和借鉴:确立"学为中心"理念、推进"学为中心"改革;变革教学模式、促进多模态学习;试点组织模式"颠覆性"创新、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人才培养 新模式 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熊华军 佘清 尤小清
介绍了斯坦福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看,斯坦福大学注重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的知、情、意、行等能力;从培养途径看,斯坦福大学运用多途径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这些途径涵括了从项目运行到学位授予的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从培养保障看,斯坦福大学构建了从资金、平台、人员、制度和环境在内的"网"状保障体系。在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势在必行的当下,我国大学在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时要着力在目标"整"、途径"拓"和保障"全"这三个方面谋求新突破。
关键词:
斯坦福大学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祝怀新 许啸
美国研究型大学教育人才一般定位于本科后层次,有区别地培养界限清晰的教育学术性人才与应用性人才,并大力开展在职培训,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院在这些方面颇具代表性。其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 研究型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振利
斯坦福大学非常重视教学和教学发展,其教学与学习中心建于1975年,历史悠久且成效显著,非常值得学习借鉴。我国高校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应坚持的原则,借鉴斯坦福大学的相关经验,建强我国教师发展中心。
关键词:
斯坦福大学 教学与学习中心 教师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春姣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创新人才是一支重要力量,而高校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培养模式特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中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提出了对我国建设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慕东 仇新明
美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有"项目/课题"模式与合作教育模式两种类型。在"项目/课题"模式中,政府设立科研项目、提供资金与政策资助,大学参与、承担政府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实现高端科研人才培养。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培养对象选拔、教学与指导、协调与服务、责任与约束及考核与评价机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国家层面应设立科研创新项目,助推重点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持机制,完善科技孵化制度,为职业教育产学研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满足人才培养资源的适时需求,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
关键词:
美国 产学研合作 人才培养机制 职业院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舒光伟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 FH)是德国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一类新型高等院校。本文阐述了德国 FH 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对照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特别是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的出现,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对我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新建本科院校定位和发展问题的几点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司莉 贾欢
[目的/意义]了解美国i School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为国内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对美国排名前15的i School院校进行网络调研,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以及人才培养评估4个方面对其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论]美国i School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以及提升其学习与研究能力;其核心课程类别设置广泛,涉及基础课程、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及跨学科课程等方面;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包括学位教育、认证、双学位、辅修等多种方式;认证协会、排名机构与学院重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美国i School人才培养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勇 骆有庆 蒋建新
林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林业工程技术人才承担着在利用森林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环境的职责,在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等林业工程教育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在林业工程教育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以美国为重点,探讨发达国家高等林业工程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分析林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特征,提出我国高等林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林业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帆
如何构建有效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课题,是事关高校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重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两个基本诉求。前者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后者在教育部教改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波 李劲湘 邱意弘 魏佳妮
"以人为本",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涵。"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下分析美国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能够为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提供深刻的启示和借鉴。以美国六所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对美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体系化分析,发现其具有三个独特的特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展导向确立培养目标;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培养目标导向确定能力培养要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要素导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活动。这从三个方面给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培养目标寄予学生高期望;要素设置给予学生充分选择权;设置顶峰课程或项目、提供本科生科研机会,构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佳 司晓宏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大学章程建设,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章程无疑对我们具有启迪意义。斯坦福大学章程在该校办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章程依法颁布,修订与时俱进;政府宏观指导,大学自主管理;条款详尽细致,操作有章可循;办学特色鲜明,彰显独特理念。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应增强对大学章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章程制定应依法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章程的文本内容应充分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并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
大学章程 斯坦福大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隆云滔 张富娟 杨国梁
对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运转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梳理其参与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其从发明专利技术披露、评估、专利申请以及市场化推广与收益分成对高校技术转移的全过程开展跟踪与服务。在对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运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高校技术转移现状及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建明
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对美、英、德、日等四个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并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比较 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庆锋 李瑶
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是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资源,但国内关于这类人才的研究不足,同时也缺乏对国外关于这类人才培养成功模式的研究,而美国的“国防开拓”(H4D)项目为培养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全新模式,因此,在梳理H4D项目背景和发展现状基础上,厘清其人才培养框架和过程,总结凝练美国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可见,H4D项目的核心目标就是基于坚持问题导向的特色国防创新文化支撑来培养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运行机制覆盖多部门协同的中观层面和团队创新的微观层面,遵循开放逻辑和融合逻辑,通过“团队组建—问题明确—问题解决—方案评估”过程培养人才。H4D项目由核心目标、运行机制和创新文化构成的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框架,与中、微观双层运行机制和两大逻辑的三重耦合,推动H4D项目高效运行,实现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美国经验给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作的启示包括:健全有组织科研体系、完善需求牵引与利益分配协同的动力机制、畅通军民双向互动渠道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