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6)
- 2023(1986)
- 2022(1660)
- 2021(1659)
- 2020(1573)
- 2019(3736)
- 2018(3682)
- 2017(6407)
- 2016(3687)
- 2015(4353)
- 2014(4163)
- 2013(3791)
- 2012(3395)
- 2011(3270)
- 2010(3466)
- 2009(3224)
- 2008(3126)
- 2007(2785)
- 2006(2569)
- 2005(2448)
- 学科
- 济(10498)
- 经济(10482)
- 管理(5867)
- 教育(5772)
- 中国(4422)
- 业(4084)
- 理论(3560)
- 企(3497)
- 企业(3497)
- 关系(3323)
- 教学(3215)
- 方法(2903)
- 经济关系(2555)
- 对外(2448)
- 数学(2329)
- 外经(2303)
- 思想(2295)
- 政治(2292)
- 对外经济(2284)
- 贸(2271)
- 贸易(2269)
- 数学方法(2247)
- 易(2196)
- 思想政治(2173)
- 政治教育(2173)
- 治教(2173)
- 德育(2167)
- 农(2133)
- 学(2126)
- 地方(1946)
- 机构
- 大学(49596)
- 学院(41539)
- 研究(17804)
- 济(15146)
- 经济(14759)
- 管理(12569)
- 中国(11576)
- 京(11556)
- 理学(10395)
- 理学院(10187)
- 教育(10184)
- 范(9798)
- 师范(9769)
- 管理学(9757)
- 管理学院(9653)
- 科学(9265)
- 所(8655)
- 师范大学(8150)
- 北京(8050)
- 研究所(7676)
- 财(7613)
- 中心(7178)
- 江(7105)
- 院(6584)
- 财经(5607)
- 州(5555)
- 农(5495)
- 经(5143)
- 业大(5059)
- 研究院(5031)
共检索到79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荣
据美国《高等教育评论》2011年6月7日报道,今年2月,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学校系统中有8所大学就解聘终身教授的程序达成一致,这项变革意味着对终身教授保护的丧失。周一,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发布了一项声明,谴责这项决定。根据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信息,有两所大学取消了终身教授的职位,而为下岗的学者提供非终身教授的职位,教授同样的课程。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保星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所确立的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得终身教职成为保证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的制度性工具。关于终身教职与学术自由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 ,均须充分考虑到终身教职的学术自由价值。
关键词:
终身教职 学术自由 美国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美国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一种与教师学术自由、教学、科研业绩实施同行评价相关的合同制;是鼓励有才华的学者献身教学事业的一种制度性承诺;是教师(学者)价值的一种象征性或形式性肯定。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具有学术自由的意义。
关键词:
终身教职 学术自由 美国大学教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生云龙
本文介绍了终身教职的基本内容,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对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原则的确立与捍卫,对教师获得终身教职后评估的政策调整等。并且指出,虽然对于终身教职的改革势在必行,但AAUP倡导的“重教师发展而非教师责任”、“教师与学校管理者通力协作”等原则是值得借鉴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建民
面对来自各方的改革压力,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存在多种改革方案,并且一些改革方案在多样化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得到部分施行。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终身教职制度的主导地位。终身教职制度仍然是美国大学选拔和激励教师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大学 终身教职制度 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惠蓉 单婧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时钟暂停政策是终身教职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适用于教职轨教师因个人与家庭原因延长教职考查期。它体现了灵活的高校人才机制和家庭友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卓越性和多元化发展。终身教职时钟暂停政策动因是高校教职试用期教师,特别是女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低下,教职轨教师比例下降等现实矛盾;其理论依据是职业安全准则、社会性别理论以及同构化原理。基于对7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发现:政策内容涉及适用条件、延长时限以及申请流程;政策办法稳定、实施流程规范,但也有值得其他国家在未来改革中警惕的问题与障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贾雪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密歇根大学(theU-niversity of Michigan)、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四所学校为案例,以《教师手册》(Faculty Handbook)的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美国大学对终身教职的最新界定,分析了它们在终身教职的现行政策中所广泛采用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调研预测了终身教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终身教职 终身聘后评审 内容分析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丽洁
近年来,美国新型职业教育机构在教师聘任制度方面的最大变化就是取消了教师终身教职。美国新型职业教育机构追求营利的本质属性、简单矩阵的组织结构和中央集权制的管理模式是导致教师终身教职遁形的主要原因。教师终身教职的取消使得教师在课程设置上不再居于核心地位,教师从个性课程的设计者转变为标准课程的执行者,与学生的关系转变为服务者与顾客的关系,教学空间从固定教室迁移到无边界的网络。
关键词:
美国 职业教育机构 终身教职 教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张斌贤
“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美国当前大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围绕“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存废之争的讨论可以发现,终身教职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体系中的重要话语。该制度所保障的学术自由权利是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检验包括“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在内的教师聘任政策改革得失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晓芹 高新发
本文从新制度社会学视角论述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三个层面的制度构建:社会规范层面由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发布的文件、报告形成的非强制性制度,与立法机构、其他部门制定的实施政策形成的强制性制度构成;社会关系层面在以政府为主的外部社会力量、学校管理阶层以及部分教师的支持与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认可下进行构建;文化-认知层面通过坚持学术自由,完善而非否定终身教职制度两大策略进行构建。
关键词:
新制度社会学 终身教职后评估 制度构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保星
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终身教职教师以自己优良的工作业绩回应了对"大学教师终身教职"的质疑,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对大学教学及学术研究事业的制度性价值。文章认为:大学所面临的财政压力、绩效管理理念的引入以及学生及家长对大学管理的参与成为导致美国大学终身教职教师工作业绩遭受质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终身教职 美国大学教师 工作业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孟倩 许晓东 林静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对于美国大学学术繁荣和高等教育发展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有其局限性,因此目前很多学者呼吁改革终身教职制度。终身教职的产生、发展及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下,终身教职制度受到多方面的批评,美国大学在各种内外力量的推动下,纷纷推出了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措施或替代方案,这也许预示着未来终身教职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美国 大学终身教职 改革路径 制度变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范奇
终身教职制度适用美国教育全领域,但大学和中小学终身教职保障的侧重点不同,以美国宪法第一与第十四修正案为据形成基于"言论自由"和"正当程序"的双重权利逻辑。在大学领域,言论自由保护范式并不成功,学术自由在权利范围、强度和内容上受限,大学终身教职的权利标准面临重塑危机;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当程序是终身教职的权利核心,国民素质教育的新进程引发了一场废除终身教职及正当程序制度的宪法诉讼,以实质正当程序有序推进中小学终身教职改革成为紧迫任务。"言论"和"程序"二分法考察为重新认识不同领域的终身教职逻辑基础及制度分类改革提供了依据和经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金花
美国教师终身教职制度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保障教师职业的作用,但又因不利于解聘不合格教师而备受责难。近年来,美国掀起了改革教师终身教职制度的热潮,形成了取消教师终身教职制度和完善教师终身教职制度两种改革动向,但后一种动向居于主导地位。为完善教师终身教职制度,研究者建议:要避免不合格教师取得终身教职资格;简化和完善教师解聘程序;为续聘教师提供多年合同;为无过错的低效能教师提供离职补偿。
关键词:
美国 教师终身教职制度 改革动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终身教职制是美国高校最基本的教师聘任制度,虽然近年来遇到了挑战,存废之争日益激烈,但保护了学术自由,提供了工作安全,促进了共同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学、科研和服务业绩是候选人获得终身教职的关键因素,候选人的合作精神、学术政治等因素也会影响终身教职评审结果。我国高校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应当借鉴美国终身教职制的有益经验,避免其实施过程中对缺乏内在动力的终身教职教师有效激励不足的弊端以及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和重成果数量的倾向。
关键词:
美国 终身教职 预聘制 高校人事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