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6)
- 2023(8403)
- 2022(6859)
- 2021(6699)
- 2020(5541)
- 2019(12526)
- 2018(12302)
- 2017(23099)
- 2016(12586)
- 2015(14100)
- 2014(14093)
- 2013(13710)
- 2012(12934)
- 2011(11845)
- 2010(11696)
- 2009(10770)
- 2008(10609)
- 2007(9288)
- 2006(7976)
- 2005(7367)
- 学科
- 济(49924)
- 经济(49857)
- 管理(32628)
- 业(30246)
- 企(23567)
- 企业(23567)
- 方法(22148)
- 数学(19990)
- 数学方法(19837)
- 中国(17832)
- 财(13692)
- 农(12816)
- 制(12575)
- 学(11692)
- 贸(11521)
- 贸易(11516)
- 易(11340)
- 体(10224)
- 银(9905)
- 银行(9881)
- 融(9672)
- 金融(9665)
- 行(9602)
- 业经(8918)
- 务(8144)
- 财务(8117)
- 财务管理(8102)
- 农业(8071)
- 企业财务(7841)
- 体制(7400)
- 机构
- 大学(180036)
- 学院(176800)
- 济(79671)
- 经济(78295)
- 研究(70025)
- 管理(62222)
- 中国(54178)
- 理学(53284)
- 理学院(52605)
- 管理学(51759)
- 管理学院(51412)
- 科学(41195)
- 京(39302)
- 财(36601)
- 所(36191)
- 研究所(33184)
- 农(32637)
- 中心(30326)
- 财经(29443)
- 经(27215)
- 经济学(26453)
- 业大(25994)
- 农业(25908)
- 院(25378)
- 北京(25296)
- 江(24666)
- 经济学院(23797)
- 范(22679)
- 师范(22386)
- 财经大学(22246)
- 基金
- 项目(119958)
- 科学(94712)
- 基金(90118)
- 研究(85826)
- 家(81059)
- 国家(80463)
- 科学基金(67051)
- 社会(56748)
- 社会科(53934)
- 社会科学(53923)
- 基金项目(46244)
- 省(42843)
- 自然(42316)
- 自然科(41421)
- 自然科学(41403)
- 自然科学基金(40732)
- 教育(39182)
- 划(38130)
- 资助(37754)
- 编号(31904)
- 部(28460)
- 重点(27692)
- 成果(27318)
- 国家社会(25474)
- 发(25417)
- 中国(25049)
- 创(24635)
- 教育部(24284)
- 性(24039)
- 创新(23293)
共检索到269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雪志 梁金修
随着金融资本全球化,美元霸权在其国际信用货币背景下得以确立。全球经常项目逆差逐渐集中于美国,而经常项目顺差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中东、亚洲新兴经济体等国家和地区,全球经济失衡的局面开始形成。这是美元霸权的直接体现,等同于美元绑架了世界。中国、亚洲新兴经济体等被动持有大量美元储备,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使得中国货币政策丧失了部分独立性,造成了中国M2增长过快和以存贷差为指标的流动性过剩,形成了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泡沫。
关键词:
美元霸权 流动性过剩 全球经济失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葆珉
霸权货币体制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美国经济的衰落及美国滥用美元的优势地位正在导致美元的衰落,而欧元崛起与亚洲货币走强正在分割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由于美元的衰落与欧元的局限,人民币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世界货币。人民币担当主导货币将是中国崛起在政治与经济上成熟的标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大庆
货币权力指各国在货币事务上独立决策并对其他国家实施影响的能力,包括自治力和影响力两个部分。由于中心国家的货币权力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中越来越大,致使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日益显著。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拥有空前的货币权力,这常被称为"美元霸权",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海啸没有改变美元的霸权地位。
关键词:
货币权力 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霸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帆 张明
霸权稳定论指出,霸权国提供公共产品乃是维持国际经济体系稳定的保证。而本文的分析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不稳定性恰恰来自于美元霸权。当前美元霸权的行使体现为牙买加体系下的中心—外围构架。位于中心的美国获得了铸币税以及通货稳定的收益;而外围国家则更多地承担了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这种不平衡的构架注定是不会持久的。当前美元霸权对中国的影响包括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的效率损失和汇率风险,以及“冲突美德”的威胁。中国的相应对策则包括:在近期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削减外汇储备的规模、将FDI的水平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关键词:
美元霸权 中心—外围构架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主要研究美元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几个特点,指出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可以通过美元滥发来融通,美元的问题变成了世界的问题;其次考察了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指出超主权储备货币改革面临多重难题,现实的选择是建立多样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最后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指出我国应发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作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夏 王丽君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长期依托其特殊经济地位进行霸权统治,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美元体系收割他国财富。自对外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了美国产品倾销、金融垄断的重要对象。本文结合《资本论》中的经典论述以及现实经济数据对新帝国主义的“商品美元”“石油美元”“债务美元”的三重剩余价值收割机制进行分析,揭露了美国对他国的劳动成果进行剥削、转嫁经济危机以维持其经济正常运转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通过国内大循环提高经济内生动力、通过国际循环提升国际影响力,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完备的国内市场建设互为补充、彼此促进,实现与美元霸权体系“选择性脱钩”,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创新突破和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新功
中美经济失衡是美国长期坚持美元霸权战略的产物,也是中美两国金融发展差异的自然反应,同时还是国际生产中心向中国转移过程中,凸显的国际生产中心和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后,加深了中美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该文认为:中国应采取必要的对策进行调整,如,深化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推进制造业中心与人民币国际化同步进行、坚持资本输出与产品输出并重发展战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制度、逐步开放资本项目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在超额准备金大量存在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并无紧缩货币的政策效应,但有着避免银根放松的政策效应;提高存贷款利率,缺乏紧缩信贷的政策功能,却有着刺激信贷增长的实践效应;2007年以后的物价、股价和房价上涨,并非主要由资金过剩所引致,相反,过剩资金的存在和增加起着抑制这些价格上涨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银行体系 资金过剩 效应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流动性过剩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资金相对过剩。把握资金过剩的直接指标应是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资金过剩不是由全球流动性过刺引致的,也不是由外贸顺差快速增长引致的,它源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储蓄>资本形成+外贸顺差"格局,因此,这种资金过剩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的。与此对应,缓解这一现象的对策,应从中国经济内部去寻求。
关键词:
银行体系 资金过剩 成因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资金过剩对中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减少外贸顺差不论选择何种路径,都是作茧自缚,对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通过扩大居民"吃、穿、用"等方面的消费来拉动内需,不仅难度很大,而且潜力相当有限。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必须分离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通过加快非生产性投资的发展,提高与居民"住、行、学"消费相关的供给能力,为缓解资金过剩创造实体经济面的条件。
关键词:
中国银行体系 资金过剩 对策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道万
目前,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这一现象在我国近年来表现尤为突出,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资产价格泡沫,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关。对于流动性过剩现象及风险,必须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方案。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黑洞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影响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冲击因素。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在于短期的银行上市筹资因素、中期的人民币升值因素和长期的高储蓄率因素。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低利率和信贷投放高涨,价格指数间的传递关系被屏蔽,将可能造成中国经济面临“投资膨胀-通货紧缩”压力。文章提出,有必要在承认高储蓄率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前提下,通过综合性的货币政策组合全面治理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冲击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涛
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作者所论述的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作者所论述的"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实现压迫、剥削其他国家"的情形不一样不一样,进入牙买加体系后,受到美元霸权的影响,"中心—外围"博弈纳什均衡发生了变化。文章运用博弈模型解释美国如何在与新兴经济体的博弈中博弈模型解释美国如何在与新兴经济体的博弈中,在大幅增加美元供给的情况下实现"资本输出"向""资本输入"角色的转换以及由此形成的"金融国家对贸易国家"的国际分工新格局对中国的影响。建议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改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股独大"的局面,遏制美元霸权对外围国家的金融扼制金融扼制;主动推进"世界加工工厂"向"世界制造工厂"的升级;把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纳入宏观审慎管理重点来应对管理重点来应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骏
美元霸权是美国利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攫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并在危机时转嫁自身风险的特权。要理解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离不开对美元霸权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在理论上研究清楚美元霸权的运行机制及其前提条件、约束条件等。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历史演变分析。对美元霸权的崛起、确立、鼎盛等时期,以及现今状况进行考察。第二,理论分析。分析"新自由主义"理论、"华盛顿共识"等美元霸权理论基础。第三,美元霸权的运行机制分析。提出五种美元霸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抽象出美元霸权运行机制的四个阶段、七个约束条件。第四,相关结论。明确指出,短期内扭转美元霸权不太现实,我国还需着力加强自身实力建设。此外,笔者还就美元霸权削弱的可能性、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美国"逆全球化"行为、中美"金融战"等话题,提出了自身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