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0)
- 2023(11325)
- 2022(9426)
- 2021(8790)
- 2020(7262)
- 2019(15961)
- 2018(15471)
- 2017(28742)
- 2016(15224)
- 2015(16624)
- 2014(15538)
- 2013(14996)
- 2012(13458)
- 2011(12244)
- 2010(11923)
- 2009(11306)
- 2008(10570)
- 2007(8771)
- 2006(7568)
- 2005(6544)
- 学科
- 济(58920)
- 经济(58854)
- 管理(41971)
- 业(39563)
- 企(30999)
- 企业(30999)
- 方法(26642)
- 数学(24214)
- 数学方法(24049)
- 中国(19472)
- 农(16940)
- 贸(16363)
- 贸易(16356)
- 易(16045)
- 财(15670)
- 业经(12608)
- 制(11599)
- 农业(11165)
- 学(10890)
- 环境(10033)
- 银(9848)
- 银行(9816)
- 务(9667)
- 财务(9653)
- 财务管理(9643)
- 融(9530)
- 金融(9529)
- 行(9428)
- 企业财务(9151)
- 技术(8577)
- 机构
- 大学(208466)
- 学院(207995)
- 济(93727)
- 经济(92388)
- 管理(79046)
- 研究(73648)
- 理学(69472)
- 理学院(68733)
- 管理学(67718)
- 管理学院(67359)
- 中国(56840)
- 科学(43824)
- 京(42708)
- 财(39560)
- 农(37800)
- 所(36546)
- 研究所(33714)
- 中心(32875)
- 财经(32808)
- 业大(32339)
- 经济学(30317)
- 经(30303)
- 农业(30145)
- 经济学院(27508)
- 江(26831)
- 北京(26666)
- 院(26353)
- 范(24964)
- 财经大学(24769)
- 师范(24607)
- 基金
- 项目(147079)
- 科学(116634)
- 基金(110970)
- 研究(103363)
- 家(99346)
- 国家(98581)
- 科学基金(83844)
- 社会(70498)
- 社会科(67087)
- 社会科学(67072)
- 基金项目(58266)
- 省(54145)
- 自然(53825)
- 自然科(52674)
- 自然科学(52656)
- 自然科学基金(51802)
- 划(47078)
- 教育(46729)
- 资助(44669)
- 编号(38938)
- 部(33461)
- 重点(33461)
- 创(31471)
- 发(31428)
- 国家社会(31140)
- 成果(29931)
- 创新(29574)
- 教育部(28867)
- 科研(28738)
- 中国(28446)
共检索到294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梁涛
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作者所论述的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作者所论述的"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实现压迫、剥削其他国家"的情形不一样不一样,进入牙买加体系后,受到美元霸权的影响,"中心—外围"博弈纳什均衡发生了变化。文章运用博弈模型解释美国如何在与新兴经济体的博弈中博弈模型解释美国如何在与新兴经济体的博弈中,在大幅增加美元供给的情况下实现"资本输出"向""资本输入"角色的转换以及由此形成的"金融国家对贸易国家"的国际分工新格局对中国的影响。建议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改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股独大"的局面,遏制美元霸权对外围国家的金融扼制金融扼制;主动推进"世界加工工厂"向"世界制造工厂"的升级;把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纳入宏观审慎管理重点来应对管理重点来应对。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迈克尔·赫德森 邓郎 刘元琪
作为与黄金脱钩的世界货币,美国倚仗美元霸权绝对的融资优势,可以轻松地收购世界各国经济的关键部门,支撑为维护帝国而花费的庞大军事开支。在当前美国等西方经济陷入长期停滞之际,国际金融资本的下一步目标直指中国。美国对中国发动经济战争的最终目的,是取得对中国经济制高点的控制权,从而取得对中国资产的控制权,这既可以消除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霸权地位的威胁,又可以享有中国经济增长的好处。美国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步骤是要中国放弃金融主权,进一步推动金融自由化。这是美国对中国发动汇率战的真实背景。为应对国际金融资本的进攻,中国应采取包括回购外资企业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应凯 崔茂中
本文首先对美元霸权进行了界定,认为美元霸权的内涵是"美元的超中心地位+发行自由化",外延是"对全球造成的不和谐影响"。内涵也是其生存基础,外延也是其生存影响。在分析美元霸权的生存基础与生存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从长期来看二者具有内在矛盾:生存基础带来生存影响、生存影响反过来动摇生存基础。"生存冲突"决定了美元霸权的退出具有历史必然性,论文最后提出了美元霸权"软着陆"的构想。
关键词:
美元霸权 生存基础 生存影响 生存冲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垂龙
全球经济失衡持续加深,其根源是新时期的美元霸权与"新特里芬难题"。当今的美元霸权是在全球金融自由化不断深入,且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的国际浮动汇率制下形成的,这为美国谋取美元霸权的利益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美元霸权导致人民币升值绩效的弱化;对人民币汇改的速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浮动恐惧"和美元大权重之刚性。人民币汇率决不是全球失衡的"救命稻草",美国必须为化解全球经济失衡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雪志 梁金修
随着金融资本全球化,美元霸权在其国际信用货币背景下得以确立。全球经常项目逆差逐渐集中于美国,而经常项目顺差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中东、亚洲新兴经济体等国家和地区,全球经济失衡的局面开始形成。这是美元霸权的直接体现,等同于美元绑架了世界。中国、亚洲新兴经济体等被动持有大量美元储备,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使得中国货币政策丧失了部分独立性,造成了中国M2增长过快和以存贷差为指标的流动性过剩,形成了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泡沫。
关键词:
美元霸权 流动性过剩 全球经济失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骏
美元霸权是美国利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攫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并在危机时转嫁自身风险的特权。要理解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离不开对美元霸权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在理论上研究清楚美元霸权的运行机制及其前提条件、约束条件等。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历史演变分析。对美元霸权的崛起、确立、鼎盛等时期,以及现今状况进行考察。第二,理论分析。分析"新自由主义"理论、"华盛顿共识"等美元霸权理论基础。第三,美元霸权的运行机制分析。提出五种美元霸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抽象出美元霸权运行机制的四个阶段、七个约束条件。第四,相关结论。明确指出,短期内扭转美元霸权不太现实,我国还需着力加强自身实力建设。此外,笔者还就美元霸权削弱的可能性、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美国"逆全球化"行为、中美"金融战"等话题,提出了自身观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正全
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利用美元霸权优势控制全球。本文根据斯蒂格利茨三步骤,分析中国当前也很可能陷入美国控制一个国家的三步骤,即利用市场化进行投机、制造通货膨胀、低价收购核心资产。最后提出四点对策建议,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控制外资大规模流出、审慎放开资本市场、积极培养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
关键词:
美元霸权 斯蒂格利茨三步骤 外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凌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让美元成为了当时唯一的国际货币,使其走上了霸权之路。而且,后来该体系的崩溃也拯救了当时美元的霸权地位,开创了黄金非货币化时代。从此,美国开始了长期大规模的经常项目逆差,通过不断输出美元来换回境外的商品、资源和服务,同时通过金融项目顺差使美元回流。这种循环大幅提高了境外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需求,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膨胀,加速了其实体经济的持续衰退,引发了境外市场对美元信心的崩溃。这将大幅削弱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引发全面的美元危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夏 王丽君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长期依托其特殊经济地位进行霸权统治,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美元体系收割他国财富。自对外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了美国产品倾销、金融垄断的重要对象。本文结合《资本论》中的经典论述以及现实经济数据对新帝国主义的“商品美元”“石油美元”“债务美元”的三重剩余价值收割机制进行分析,揭露了美国对他国的劳动成果进行剥削、转嫁经济危机以维持其经济正常运转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通过国内大循环提高经济内生动力、通过国际循环提升国际影响力,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完备的国内市场建设互为补充、彼此促进,实现与美元霸权体系“选择性脱钩”,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创新突破和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凡 李向军
本文深入研究了日德两国在"广场协议"后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政策和相应的经济表现,比较分析了两国在政策自主性、政策目标、政策重心、货币国际化等方面的差异,阐明了立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进行自主政策选择而不是被动协调他国政策的重要性。文章最后分析了我国所处的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结合日德两国不同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经济 美元霸权 广场协议 政策自主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江山
"特里芬悖论"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提出的一个观点。特里芬预言,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大和美元供给的持续超速增长,一方面将使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难以维持;另一方面,必将对美元产生贬值压力,并导致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固定比价也难以长期维持,从而使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发生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似乎印证了这个结论,然而,事实并非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葆珉
霸权货币体制具有内在的脆弱性。美国经济的衰落及美国滥用美元的优势地位正在导致美元的衰落,而欧元崛起与亚洲货币走强正在分割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由于美元的衰落与欧元的局限,人民币将成为最具潜力的世界货币。人民币担当主导货币将是中国崛起在政治与经济上成熟的标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群发
美元霸权,就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权地位。美元霸权是由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它给美国带来了实际的利益。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元霸权引起了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大国的抗议和挑战,欧盟和日本最为典型。结合美元霸权和欧盟、日本对美元霸权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是化解中国快速发展中的经济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特别是解决高储蓄两难问题的必然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松
任何新生事物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衰落甚至消亡的过程,美元霸权自然也不例外,从其正式确立至今已经历了40多个年头,相继走过了产生、巩固和发展及目前的衰落期。客观地讲,美元霸权在其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曾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全球化的进程中功不可没。但因其与生俱来的不公正,加之随着美元霸权逻辑的发展演变和内外因素的不断改变,已使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近二十年来,美元霸权为确保自身的延续引发了频繁的经济金融危机以及地区冲突和战争,已极大地阻碍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因此,美元霸权的消亡及新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