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4)
2023(3748)
2022(3127)
2021(2650)
2020(2210)
2019(5014)
2018(4663)
2017(9214)
2016(4832)
2015(5207)
2014(4978)
2013(5015)
2012(4444)
2011(4035)
2010(3920)
2009(3454)
2008(3315)
2007(2915)
2006(2457)
2005(2058)
作者
(14279)
(12065)
(12041)
(11337)
(7458)
(5691)
(5302)
(4636)
(4409)
(4131)
(4016)
(3974)
(3743)
(3691)
(3660)
(3626)
(3620)
(3572)
(3448)
(3393)
(2853)
(2843)
(2818)
(2705)
(2672)
(2586)
(2585)
(2468)
(2431)
(2426)
学科
(21705)
经济(21689)
(12747)
管理(12743)
方法(12137)
数学(11225)
数学方法(11140)
(9477)
企业(9477)
(5770)
(5044)
中国(4673)
(4565)
贸易(4564)
(4432)
业经(4334)
农业(3987)
环境(3894)
(3652)
地方(3213)
技术(3193)
(3001)
(2998)
财务(2998)
财务管理(2995)
产业(2979)
(2928)
金融(2928)
企业财务(2881)
(2834)
机构
大学(71086)
学院(70608)
(32173)
经济(31716)
管理(28585)
理学(25824)
理学院(25551)
管理学(25125)
管理学院(24997)
研究(22345)
中国(15834)
科学(13959)
(13886)
(13741)
(13556)
业大(12405)
财经(11594)
农业(11154)
(10891)
经济学(10734)
(10708)
中心(10202)
研究所(10162)
经济学院(10017)
(9626)
财经大学(8853)
(8672)
经济管理(8658)
师范(8561)
北京(7951)
基金
项目(53412)
科学(43060)
基金(40933)
研究(36735)
(36416)
国家(36144)
科学基金(31511)
社会(25748)
社会科(24754)
社会科学(24748)
基金项目(22250)
(20538)
自然(20342)
自然科(19952)
自然科学(19948)
自然科学基金(19637)
(17241)
教育(16892)
资助(16223)
编号(13371)
(12119)
重点(11862)
国家社会(11793)
(11458)
(11228)
创新(10708)
教育部(10591)
科研(10525)
人文(10383)
大学(9986)
期刊
(28142)
经济(28142)
研究(18784)
学报(12726)
(11345)
科学(11103)
中国(10827)
(9730)
大学(9611)
学学(9237)
管理(8536)
农业(7944)
财经(5566)
经济研究(5511)
技术(5005)
(4942)
金融(4942)
教育(4936)
(4865)
业经(4535)
(4445)
问题(4005)
统计(3976)
(3772)
技术经济(3695)
(3671)
业大(3503)
商业(3491)
(3360)
科技(3333)
共检索到92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素琴  
近年来,美元的持续贬值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美元贬值的内在原因,主要是强势美元已成为羁绊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之次贷危机的影响和美国双赤字使其对外负债快速增长。而同时,欧元的崛起,全球美元外汇储备过剩导致全球失衡,也成为美元贬值的重要外部因素。借助于美元贬值,美国不但利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转嫁危机,还有效扩大了出口。但实际上,美元贬值却恶化了美国的投资环境,造成发展中国家流动性过剩,扰乱了世界金融秩序。美国因贬值而失去对于维持金融市场稳健至关重要的金融流动性,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事例,也为中国的金融开放提供了借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素琴  
近年来,美元的走势升贬相依,交替进行,但总体趋势以贬值为主,分析其内外因素有:强势美元的羁绊效应,横刀断流次贷危机,美国双赤字形成的重债缠身等,也有与其分庭抗礼欧元的崛起,全球美元外汇储备过剩导致世界经济的失衡。美元贬值目的在于玩转美元转嫁债务,掠夺财富;其衍生效应为美国投资环境恶化,流动性缺口出现,发展中国家流动性过剩,世界金融秩序扰乱。由此得出的启示是美元的贬值有底线,一定的流动性积聚乃是金融市场稳定之源,以静制动是中国的基本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素琴  
近年来,美元的走势升贬相依,交替进行,但总体趋势是以贬值为主,分析其成因有:强势美元的羁绊效应,横刀断流的次贷危机,美国双赤字形成的重债缠身,也有与其分庭抗礼欧元的崛起。美元贬值的派生效应表现为美国投资环境恶化,流动性缺口出现,发展中国家流动性过剩,世界金融秩序扰乱。中国的基本对策乃是以静制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楚明  
20世纪末国际上不断出现的金融危机,在给全球特别是给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和金融带来巨大破坏的同时,增强了人们的金融安全意识,也促使我们更加关注我国的金融安全。不可忽视的是,在我国金融开放进程中,国内外都存在危及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引发我国的金融危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今春以来,美元又出现了暴跌,且屡创新低,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鉴于人民币主要与美元挂钩,美元贬值会对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一、美元贬值的经过及原因 80年代以来,美元汇率经历了由升到跌的大变动,其总的趋势是跌,即跌幅大于升幅。1985年3月,美元汇率完成了1980——1985年2月的上升运动后,便陷入了重重下降的漩涡,至今无以自拔。其中,今春以来的三轮跌势尤为引人注目,其总的特点是:盘旋下跌,屡创新低。第一轮暴跌始于今年3月2日。这一天国际外汇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美元兑日元和德国马克直线下跌,以1美元兑94.85日元的汇价直破去年11月2日创下的96.03日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商建初  
美元霸权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仅有经济、金融实力在里面,还有军事实力在里面。美元不会直线贬值下去,会出现反弹——下跌——再反弹——再下跌行情。关键时刻,美国政府完全会使用其军事实力来维持美元货币币值稳定。对于美国来说,解决赤字问题的正确方法应该主要是提高美国的利率和税收,减少消费和增加储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牛志强  娄丽雯  
美国财政与外贸"双赤字"、次贷危机及降息政策等因素促使美元不断贬值,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及进出口企业造成了极大压力,我们必须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同时采取相应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公正  
近年来,美元贬值引起全球关注,引发国际货币汇率体系的大幅波动,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人民币汇率变化与美元贬值联系密切,美元贬值对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物价稳定都带来一定的影响。一、2002年以来的美元贬值情况上世纪70年代,由于美元危机不断爆发,二战后确立的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汇率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少英  
本文运用资产组合模型和协整计量方法,论证了美元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估值效应对美国经常账户调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美元贬值引致的估值效应很小,再加上美元贬值可能使美国短期债务利率上升,这就很容易抵销掉贬值所带来的估值收益。因此,美国巨大的贸易赤字不可能通过美元贬值所带来的估值效应得以纠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文成  
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和地区货币的大幅贬值,我国党和政府领导人多次公开表明,人民币不会贬值。那么,支持中国人民币不会贬值的因素及其表现如何,本文将作一综合分析。一、影响一国汇率的最直接或最具体的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楠玉  李静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食品价格波动的属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主要国内外冲击因素对食品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食品价格序列为非确定趋势过程,同时不具有农产品价格和CPI惯性波动属性,波动方差较大,易受冲击;(2)所考察的主要国内因素中,冲击效应最大的为中长期的农产品价格,其次为CPI以及中长期的货币供给,但是前期的食品价格对当期食品价格影响较小,而GDP增长率对食品价格影响不显著;(3)在外部因素中,主要为国际原油价格,其次为美国实际有效汇率和国际食品价格。特别是中长期的国际原油价格是影响食品价格最重要的外部冲击因素,而长期的美国实际有效汇率对食品价格冲击显著。最后,提出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秋灵  于婷婷  李雯婷  
文章将2007年至2012年分为平常时期、美国金融危机时期和"双危机"叠加时期三个阶段,利用描述性统计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传染至我国证券市场的路径;运用动态样本相关系数和动态残差相关系数刻画了不同时期、不同事件窗口下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联动性的变化特征,并据此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联动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还是国内因素,以使反危机政策更具针对性。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黄世忠  
美元贬值引发了极具破坏性的"蝴蝶效应",导致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交错叠加,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打击,引发输入性通货膨胀、重创出口依赖型行业、导致国家财富流失和转移。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提出应对当前极其复杂经济环境的若干政策建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锐  
美元的大幅贬值已经引发了非美货币的集体性"被升值",这种态势虽然有利于美国经济利益诉求的实现,但同时扭曲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和加剧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不仅如此,在无法左右美元走势的情况下,非美国家干预本国货币已经成为一致性选择,从而极易引致全球性的汇率战与贸易战。在这种形势下,本文认为,中国除了继续坚持人民币渐进升值的步伐外,应从减少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和商业储备、外汇储备适度实物化及进行境外投资并购等方面着手,提前布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锐  
美元的大幅贬值引发了非美货币的集体性"被升值",这种态势虽然有利于美国经济利益诉求的实现,却同时扭曲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并引发非美国家集体采取干预本币的举措。后危机时代美元贬值的全球影响及对策,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