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8)
2023(8561)
2022(7138)
2021(6551)
2020(5248)
2019(12321)
2018(12162)
2017(24572)
2016(13258)
2015(15042)
2014(15183)
2013(15524)
2012(15248)
2011(14103)
2010(14552)
2009(13798)
2008(13562)
2007(12422)
2006(11445)
2005(11086)
作者
(39833)
(32845)
(32544)
(31087)
(21057)
(15429)
(15191)
(12546)
(12452)
(11867)
(11253)
(11001)
(10555)
(10473)
(10312)
(10189)
(9622)
(9599)
(9521)
(9264)
(8605)
(7957)
(7943)
(7509)
(7499)
(7415)
(7396)
(7379)
(6772)
(6380)
学科
(66333)
经济(66269)
(32391)
管理(32347)
方法(23606)
中国(23417)
(23134)
企业(23134)
数学(21226)
数学方法(21110)
地方(18625)
(17946)
(15215)
银行(15201)
(14901)
金融(14901)
(14866)
(14288)
业经(14045)
(12979)
(12973)
贸易(12962)
(12430)
农业(11718)
(10977)
地方经济(10568)
(9557)
环境(9314)
(8703)
技术(8493)
机构
大学(199791)
学院(199455)
(91403)
经济(89434)
研究(74426)
管理(71401)
中国(62396)
理学(58665)
理学院(57966)
管理学(57199)
管理学院(56806)
(45673)
(43721)
科学(40360)
(38420)
财经(34966)
中心(33964)
研究所(33806)
(31588)
(31181)
(30256)
经济学(29333)
北京(29188)
(27430)
师范(27206)
经济学院(26415)
(25954)
(25933)
财经大学(25893)
业大(23757)
基金
项目(114694)
科学(89737)
研究(88137)
基金(81735)
(69680)
国家(69068)
科学基金(57949)
社会(56712)
社会科(53933)
社会科学(53921)
(43757)
基金项目(41929)
教育(39972)
(37199)
编号(36311)
资助(35017)
自然(33720)
自然科(32882)
自然科学(32875)
自然科学基金(32277)
成果(31621)
(30678)
(26568)
课题(26028)
重点(25621)
发展(25428)
(25010)
国家社会(23395)
(23248)
教育部(23066)
期刊
(111432)
经济(111432)
研究(71901)
中国(44926)
(33874)
金融(33874)
(32228)
(29494)
管理(28775)
学报(25655)
科学(24745)
教育(22640)
农业(20128)
大学(19989)
经济研究(18844)
业经(18700)
学学(18392)
财经(18214)
技术(16467)
(15657)
问题(15331)
(13677)
国际(13214)
理论(11870)
商业(11155)
世界(10934)
实践(10525)
(10525)
(10296)
技术经济(10095)
共检索到335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冼国明  王雁庆  
国际化货币在离岸市场发展中,必然会形成有别于在岸市场的均衡价格。由于不受货币发行国的管控,离岸市场的利率变化能否左右在岸市场的利率走势,进而导致货币发行国货币政策的失效,这是我国在发展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过程中亟待理清的问题。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证明,国际化货币的离岸市场对于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影响有限,即并不存在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主导性的单向影响,而是离岸、在岸市场利率间相互影响。因此,我国发展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不必存在过多担忧。然而,为了避免境内金融市场相关产品的定价权外移,我国也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和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速度,同时慎用国内产品与境外价格挂钩的定价方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华  石莉  孙妍  杨溢  
随着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稳步推进,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之间的联动发展也逐渐加强。本文立足于我国2012年5月至2022年11月的利率与汇率价格数据,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汇率联动发展视角分析利率、汇率之间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对利率联动关系,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对汇率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为我国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联动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人民币离岸市场成长壮大是适应境外人民币资产管理需要的内生结果,也是在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积聚条件、积累经验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是市场体系日益健全。以人民币标价的金融产品现已涉及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基金市场和保险市场。产品类型涵盖了客户存款、存款证、债券、商业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立燕  李金凯  
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利差以及汇率预期对外汇储备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表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于短期内增加了外汇储备,其原因在于跨境贸易结算"跛足"现象的存在;但在中长期,"跛足"现象逐渐消失,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对外汇储备具有显著负效应。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的不同提前期冲击对外汇储备的时变脉冲响应函数为正且基本稳定,"811"汇改的时点冲击对外汇储备产生了较为持久的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差冲击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呈现非对称特征,短期和中期脉冲响应函数值的波动幅度显著小于长期。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显著促进了外汇储备规模增加,且不同提前期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均呈现"M"型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佳佳  张鑫然  
针对人民币加入SDR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展开横向比较,探讨两个汇率市场有效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为今后汇改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差异,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高于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佳佳  张鑫然  
针对人民币加入SDR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展开横向比较,探讨两个汇率市场有效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为今后汇改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差异,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高于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任倩  
本文通过验证人民币利率在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相互影响效应,对境内外人民币市场流动性传导进行了检验。首先从流动性传导动力、传导渠道、传导效果影响因素出发建立了境内外流动性传导理论框架,而后根据我国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方法检验了当前人民币在岸和离岸市场的流动性传导,认为短期内境内外人民币流动性不存在显著的传导效果,并提出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市场发展,货币当局应加强人民币流动性预期管理、加强跨境的资金流动监管等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范从来  谢丽娟  
本文以中国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和离岸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汇率为样本,使用事件研究法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探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向的货币政策冲击,即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的紧缩或低于预期的宽松,会导致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和离岸NDF汇率贬值,而负向冲击则相反;冲击的程度越大,汇率的波动性越强。(2)2015年在岸市场汇率改革后,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汇率及其波动性的影响都显著增强。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增强。(3)在同一冲击下,在岸和离岸两个市场、两个汇率在2015年汇率改革后的表现逐渐趋近,且离岸市场对冲击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在岸市场,而人民币外汇两个市场、两个汇率仍存在差异。本文对外部冲击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管理和风险防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牛薇薇  
目前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居民为主体的市场结构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欧洲美元市场的经验表明,纯离岸交易可提供分离货币风险与国家风险、独特的利率优势、操作便利等多项经济功能,纯双向交易则可能影响在岸市场的货币和金融稳定。由于目前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非居民参与度不足二成,纯双向交易的影响空间巨大。为减少纯双向交易的负面影响,需要离岸与在岸协同配合,使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最终发展成非居民的纯离岸中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边卫红  
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是离岸市场美元短期资产定价的定价基准,同时也对在岸市场美元资产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在离岸市场定价权的无为而治以及LIBOR报价体系监管缺失,一度导致LIBOR被操纵,无法反映银行间真实融资成本。本文结合对美元短期资产定价体系及LIBOR利弊及改革进展的分析,对人民币资产全球化定价体系进行梳理,并提出未来既要充分培育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主动干预手段及渠道,又要建立和优化在岸市场的资产定价结构,以维持在岸市场在人民币资产全球定价中的控制权和主导地位,避免离岸市场发展过于超前并形成惯性,从而使在岸市场边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龚秀国  许雯  
基于修正的抛补利率平价模型,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北向资金流动、人民币远期汇差、中美利差和中港利差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即期汇差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北向资金、人民币远期汇差以及中美、中港利差均对人民币即期汇差的短期影响最明显,中长期影响程度减弱;北向资金净流入增加、中美利差走阔和中港利差收窄会扩大人民币即期汇差;人民币远期汇差对人民币即期汇差的正向和负向影响交替发生。鉴于此,中国央行应当持续关注北向资金流向和流量、加强外汇市场沟通以及统筹和推动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良性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戎如香  
通过对2006年11月14日至2008年9月1日3个月期、6个月期和12个月期在岸人民币远期汇价和离岸人民币NDF汇价的实证研究发现:汇改以来,人民币在岸远期市场和离岸NDF市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境内外相同期限人民币未来汇价相互影响,并不存在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市场;但人民币NDF市场汇率的变动趋势引导在岸远期市场汇率的变化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乔依德  李蕊  葛佳飞  
推动和鼓励在境外建立离岸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离岸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可以为在岸市场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提供缓冲带,减缓骤然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同时叉可以为在岸市场的部分机构和企业率先从事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境外对接点,因而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一种务实选择。但如果在岸市场不能与离岸市场有效对接和协同发展,离岸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将会增加国内货币调控的难度,并可能为国际资本冲击在岸市场提供便利,也可能给未来人民币定价权带来不确定。在岸市场完全开放后,离岸市场将与在岸市场相互融合,进而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不间断交易的人民币市场。而原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界限也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修晶  周颖  
论文主要检验了人民币在岸市场(CNY)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以及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NDF)之间汇率波动性的动态相关关系。根据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将样本区间分为四段,采用日度数据,利用DCC-MVGARCH模型研究三个市场日汇率数据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三个市场相关程度不断增强,信息传递较快;2009年7月1日前CNY市场与CNH市场汇率波动率的相关系数较低且规律性不强;2009年7月2日至2010年7月19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再升值,其相关系数接近于0;2010年7月20日至2011年6月27日汇率波动性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表明人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远远  赵啟麟  
本文运用扩展的GARCH模型对两地人民币汇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汇差受汇率预期、两地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差异、两地利差、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和鼓励人民币回流政策影响显著。本文建议加强央行与公众政策沟通,稳定市场预期,逐步丰富在岸市场外汇交易参与者类型,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