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7)
2023(8475)
2022(7044)
2021(6510)
2020(5299)
2019(11804)
2018(11176)
2017(22060)
2016(12058)
2015(12714)
2014(12547)
2013(12278)
2012(11295)
2011(10175)
2010(9912)
2009(9006)
2008(8974)
2007(7923)
2006(6630)
2005(5947)
作者
(36721)
(30713)
(30514)
(28790)
(19535)
(15014)
(13694)
(11981)
(11567)
(10721)
(10536)
(10221)
(9955)
(9600)
(9443)
(9377)
(9322)
(9001)
(8851)
(8800)
(7806)
(7452)
(7151)
(7004)
(6991)
(6820)
(6708)
(6598)
(6224)
(6107)
学科
(46110)
经济(46043)
(33629)
管理(32844)
(26163)
企业(26163)
方法(22253)
数学(20057)
数学方法(19906)
(12996)
(12866)
中国(12075)
(10670)
贸易(10665)
(10441)
(10388)
(9934)
业经(9765)
(9714)
金融(9714)
(9183)
银行(9142)
(8737)
农业(8606)
(8387)
财务(8378)
财务管理(8365)
企业财务(8099)
技术(7861)
环境(6695)
机构
大学(173385)
学院(171011)
(73017)
经济(71730)
管理(64675)
研究(61184)
理学(56728)
理学院(56050)
管理学(55144)
管理学院(54825)
中国(46488)
科学(38424)
(37668)
(35520)
(33365)
(32074)
农业(30348)
业大(30260)
研究所(29500)
中心(27609)
财经(27425)
(25226)
(23854)
经济学(23552)
北京(21798)
(21633)
经济学院(21491)
财经大学(20844)
(20398)
师范(20030)
基金
项目(121188)
科学(95423)
基金(91492)
(83562)
国家(82892)
研究(80189)
科学基金(69746)
社会(53785)
社会科(51170)
社会科学(51154)
基金项目(48685)
自然(47484)
自然科(46500)
自然科学(46482)
自然科学基金(45737)
(45335)
(39854)
资助(36910)
教育(36453)
编号(28870)
重点(27497)
(27388)
(25746)
(25166)
计划(24300)
科研(24174)
创新(24164)
国家社会(23404)
教育部(23146)
(22494)
期刊
(72405)
经济(72405)
研究(47141)
学报(35151)
(33002)
中国(30371)
科学(30121)
大学(25511)
(25275)
学学(24683)
管理(22566)
农业(22094)
(19468)
金融(19468)
财经(14259)
经济研究(13001)
(12527)
(12171)
教育(11906)
业经(11570)
技术(10480)
问题(10014)
业大(9635)
(9378)
(8986)
商业(8500)
科技(8401)
国际(8329)
农业大学(8302)
世界(8119)
共检索到243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胡志浩  叶骋  
美元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要形态都体现在流动性市场之中,美元流动性市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美元的发展史。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量化宽松与流动性市场结构转型导致市场的定价基准已经由无抵押融资转向有抵押融资。随着联邦基金市场活跃度的下降,由交易商充当影子银行的回购市场成为了在岸美元流动性市场的核心,而与此同时,货币互换成为了离岸美元流动性市场的核心机制,并且,离岸与在岸美元的关联性相较以往更为紧密。虽然长期量化宽松带来了流动性"泛滥",但市场常常会因为影子银行的收缩而迅速变为流动性紧缩。要理解这一状况,需要对当前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运用,以及美元体系的货币分层进行分析。虽然量化宽松是美元流动性市场转型的直接动因,但来自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多种因素更是从深层次助推了这一转型,同时,市场转型也对美元的利率传导、市场稳定以及全球价值链形成重大影响。理解美元流动性市场的变化及其影响,能够为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打开全新的视角,并且,这对于完善人民币的流动性管理,甚至对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重构,都将带来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志浩  
2022年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因通胀超预期所引发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急速紧缩。美元作为全球金融循环的核心货币,观察其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尤其是结合流动性结构的转变来分析美元未来的金融环境,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全球金融体系将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结构转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宋鸿羽   张旭华   黄宏楣   危定坤  
<正>2023年10月末,资金市场出现局部高利率成交情况,引发热议。近年来流动性的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对资金市场整体造成了一定扰动。文章以此次流动性扰动为切入点,梳理资金市场结构,探寻背后流动性分层的本质,从资金需求方、供给方和市场三个层面进行归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甘行琼  甘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的进步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革日益强化了要素资源的流动性。要素资源的流动性与财税制度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重视这种双向影响关系对于经济学包括财政学的理论研究以及经济制度包括财税制度的优化设计都十分重要。本文对西方经济学家的有关研究做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秋玲  
碳排放权期货品种已成为世界期货市场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品种。根据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本文选取欧洲气候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分阶段、分品种对其交易品种的流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总结碳排放权市场流动性特征变化,得出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为今后我国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建立奠定基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刚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田娟  王鹏飞  
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流动性监管框架的阶段性成果《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以下简称修订稿),相较于2010年12月颁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讨论稿)有许多重要修订。本文着重对四项重要修订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践行新的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应对之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应丰富金融资产种类;在计算二级资产上限时纳入平仓机制;积极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在过渡期内按照我国中小企业标准制定现金流出率;降低现金流失率以避免对实体经济的扰动;完善压力时期流动性管理框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田娟  王鹏飞  
2013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流动性监管框架的阶段性成果《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覆盖比率及流动性风险监测工具》,相较于2010年12月颁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有许多重要修订。本文着重对四项重要修订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践行新的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应对之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应丰富金融资产种类,在计算二级资产上限时纳入平仓机制,积极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在过渡期内按照我国中小企业标准制定现金流出率,降低现金流出率以避免对实体经济的扰动,完善压力时期流动性管理框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郑金宇  
近年来不少学者将2008年的次贷危机归类为流动性危机,起因主要是短期债务融资规模收缩下的批发市场银行危机。各国监管当局在历次应对流动性金融危机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姚翔  
本文总结了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框架、原则、工具和措施,以及金融危机后西方中央银行对流动性管理体系的创新。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流动性管理体系的弹性以及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结构性、平衡性、与利益相关方的协调等方面分析了西方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并探讨了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庞介民  关学斌  
现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及启示庞介民,关学斌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着眼于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及长远利益,目标是使银行保持最优的流动性水平,提高银行资金的配置效率。因此,各国商业银行均把“流动性”原则作为核心原则,制定各种政策措...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方晓燕  
流动性问题是世界各国金融领域中尚未有效解决的难题之一。流动性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破产清算,而且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尽管我国银行业目前流动性状况尚可,但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将来银行流动性问题必将出现。如何应对?本文通过对国际银行业流动性管理分析比较,得到启示:银行业流动性管理需要监管机构的外生性管理,更是银行业的内生性管理;既要依靠货币市场又要借助资本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付俊文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新西兰银行体系对海外市场融资的依赖性强,易受外部流动性变化影响,尤其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新西兰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脆弱性暴露无疑。为了弥补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薄弱环节,从宏观审慎角度加强流动性管理,新西兰央行实施了以核心融资率为中心的流动性管理新政策,成为继通胀目标制后,新西兰央行推出的又一项货币政策管理新工具,这对中国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和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家进  
就宏观和整体而言,近两年,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就区域和流动性类别而言,流动性过剩问题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有必要对货币流动性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不一致性进行区域分析,以便在货币当局的流动性管理中有所区别,实现流动性过剩的破解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步进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John L.Glascock  陈勇  王锋  苏虹  
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并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从本次危机的五个关键问题入手,对危机如何产生以及危机的一些关键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由流动性恐慌导致的危机进行了反思,回答了为何本次危机会由次贷市场上一个较小的调整而引发问题,得出一些如何应对未来危机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