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9)
2023(11071)
2022(9306)
2021(8223)
2020(6976)
2019(15482)
2018(15013)
2017(28773)
2016(15447)
2015(17034)
2014(16868)
2013(16654)
2012(15449)
2011(14269)
2010(14353)
2009(13699)
2008(13246)
2007(11805)
2006(10672)
2005(9729)
作者
(46835)
(39536)
(39405)
(37286)
(24960)
(18857)
(17597)
(15361)
(14854)
(13851)
(13722)
(12930)
(12815)
(12483)
(12318)
(11945)
(11679)
(11592)
(11257)
(11235)
(9902)
(9828)
(9491)
(8995)
(8939)
(8779)
(8649)
(8449)
(7894)
(7609)
学科
(84764)
经济(84656)
管理(51927)
(45343)
(37894)
企业(37894)
方法(29979)
数学(26548)
数学方法(26405)
(19995)
地方(18319)
中国(18056)
(17357)
(17023)
业经(16608)
(15440)
(13166)
贸易(13161)
(12962)
(12742)
地方经济(12680)
环境(12343)
(11674)
金融(11672)
(11593)
财务(11574)
财务管理(11551)
(11526)
银行(11486)
农业(11421)
机构
大学(234754)
学院(233140)
(109688)
经济(107797)
管理(87821)
研究(82644)
理学(76265)
理学院(75415)
管理学(74323)
管理学院(73911)
中国(61603)
(50076)
科学(48191)
(47493)
(41961)
(41106)
财经(39736)
研究所(37967)
中心(36046)
(35998)
经济学(35572)
业大(35502)
(34494)
农业(32266)
经济学院(31756)
北京(29481)
财经大学(29398)
(29224)
(27054)
师范(26687)
基金
项目(155069)
科学(122785)
基金(115991)
研究(108190)
(102533)
国家(101706)
科学基金(86858)
社会(74462)
社会科(70760)
社会科学(70744)
基金项目(61617)
(59244)
自然(55541)
自然科(54260)
自然科学(54240)
自然科学基金(53344)
(49835)
教育(48676)
资助(46360)
编号(39939)
重点(35182)
(34937)
(33412)
(32705)
(32551)
国家社会(32084)
成果(32001)
创新(30646)
教育部(30310)
科研(29657)
期刊
(125681)
经济(125681)
研究(71300)
中国(44282)
学报(39432)
(39422)
(36966)
科学(35550)
管理(33848)
大学(29953)
学学(29017)
农业(24012)
(22059)
金融(22059)
经济研究(21967)
财经(21272)
(18374)
业经(18049)
技术(17803)
问题(16260)
教育(15324)
(12808)
技术经济(12804)
(12075)
世界(11613)
国际(11436)
商业(11411)
(11172)
统计(10724)
科技(10310)
共检索到349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杨丽莹  
美元本位制作为中美贸易—资金双循环机制的基础,印证了中美经济关系是"贸易国家"和"金融国家"之间的非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美元本位制对中美贸易失衡和金融失衡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明,中美经济关系中存在非对称的"金融恐怖平衡"。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元和美元本位制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更加巩固;美元本位制仍将继续。中国必须在现行的政策框架下降低对美元本位制的依赖。为此,应加快完成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向内外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加快金融转型的进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国华  常鑫鑫  
本文从以中国为代表的外围国家出发,采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动态一般均衡的方法,分析了美元本位在中美货币政策福利分配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围国家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美元本位导致了汇率传递的不完全,美国作为美元本位的核心国始终能够获得正的福利增量,而外围国家的福利是否增加,受到美元本位程度、消费替代弹性和国家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美元本位程度和消费替代弹性主要影响两国福利分配的总量,而国家规模的大小将直接影响两国福利分配的比例。总的来说,中国可以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高出口厂商的议价能力以及加强中美国际货币政策合作来减少美元本位带来的福利损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本文分析了东亚美元本位制的实质,界定其内涵、外延及演进逻辑。以此为基础,揭示美国在东亚美元本位制中的货币权力,并选取日本和中国作为分析样本。最后考察了东亚主要经济体所做的"去美元化"努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刘晓鑫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质上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引发了全球经济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本位制是否可持续。本文分析了美元本位制与全球经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美元本位制在短期内仍会持续,但在长期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进而难以为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就任美国新一任总统,其非传统的、强硬的、飘忽不定的内政和外交理念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美国经济的竞争优势,必然会影响甚至打破全球经济治理现有格局,给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带来巨大挑战。特朗普曾经是1980年代里根政府的积极支持者,二者同为共和党内的保守阵营,当选后所处国内外环境也有诸多类似之处。在特朗普政府就职后,其执政理念和思路将会逐步成型并转向务实。短期看,其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就任美国新一任总统,其非传统的、强硬的、飘忽不定的内政和外交理念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美国经济的竞争优势,必然会影响甚至打破全球经济治理现有格局,给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带来巨大挑战。特朗普曾经是1980年代里根政府的积极支持者,二者同为共和党内的保守阵营,当选后所处国内外环境也有诸多类似之处。在特朗普政府就职后,其执政理念和思路将会逐步成型并转向务实。短期看,其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常鑫鑫  
在传统理论中,本币升值会导致净出口减少。但是,自2005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中美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上升,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中美贸易顺差之谜"。本文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Redux模型,在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分析美元本位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经验检验发现,美元本位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之谜"的重要原因。美元本位的作用越强,汇率的传递效应越弱,汇率变动对经常项目的影响越小。在汇率传递的不对称影响下,美元本位可能导致汇率对经常项目影响的逆转。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少强  
一、问题的提出 亚洲货币危机以后,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提出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三:1)短期资本的冲击;2)金融业和金融秩序有问题;3)固定汇率制。一般认为1和3有密切的关联,即有关经济体的固定汇率制引起了短期资本的冲击,如果是浮动汇率制短期资本的冲击就难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纯威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从本质上说是美元本位制,在这一体系下,美元国际循环模式与世界经济运行特征交互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美元国际循环由金融渠道投放、贸易渠道回流转化为贸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20多年来,这种模式对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带来的风险也在不断累积,近年来开始愈益明显地暴露出来。面对这种状况,我国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被美国经济拖入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的困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京  
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次贷危机从美国逐渐蔓延至世界其他国家,并从金融领域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本文认为现行的以美元本位制为本质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大了次贷危机的传播范围。本文分析美元本位制的特点,以及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以来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两种循环模式,并且在对第二种循环模式扩展的基础上,揭示次贷危机在美元本位制下如何通过美元这个媒介将危机传导与转嫁给世界其他国家,造成整个世界经济陷入经济衰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  过新伟  
笔者从当代国际资本流动与商品流动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本质,指出当今全球经济失衡本质上是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美国;在此基础上从美元本位下的美国经济虚拟化视角,建立世界资产市场均衡模型,研究了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美国的机制;建立了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支持理论模型的结论,并发现美国经济增长率、利率、汇率等因素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没有影响;最后概述了美国经济虚拟化的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认识,有助于理解虚拟经济在当代经济中的重要性,它的主要政策含义是,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关键是控制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建立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合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下,东亚地区事实上处于美元区内,没有自己的货币定价权。为了克服美元本位制度的弊端和对美元依赖造成的负面影响,东亚地区需要积极开展汇率协调或汇率合作,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我国应该积极参与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设,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步伐,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东亚国家的汇率协调与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绪彪  
美国的消费曾经是美国和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自美元本位制确立以来,美国消费日益呈现不合理之态势。笔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根源于美国的过度消费,而这种消费的过度又根源于目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本位制。鉴于此,本文的分析逻辑在于,美元本位制造成了美国消费过度,而恰恰就是因为过度消费才最终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天栋  张卫平  薛斐  
国际货币的可转换性就是该货币能够转换成国际性实际资产的能力。不同的国际货币可转换性的差异只有在重大事件冲击造成国际经济金融发生较大的结构性变动时才会比较显著,它通常表现为汇率突变。本文对货币替代模型进行修正,得出汇率与货币可转换性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最新发展出来的TRAMO异常值分离方法分析美元/欧元汇率的异常波动。实证结果表明,每一次重大的国际性事件都无一例外地造成美元相对于欧元的水平(level)升值,表明美元相对于欧元有更好的可转换性,也表明国际性美元本位尽管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受到质疑,但却不会出现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我国国际货币战略的核心是如何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治理,而不是谋求改变体系本身。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国主导下的美元本位制。在这一体系下,一种新型依附——货币一金融依附——形成并逐渐得到强化。这一新的依附结构给中心国家美国和广大外围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作为一个典型的"贸易账户区",东亚在从美元本位制中获得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成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美国的货币-金融依附。广大外围要从当前的美元本位制及新的依附结构中实现脱钩自立,尚不具备充分必要条件。因此,广大外围在当下仍需走依附式发展之路,在美元本位制下谋求体系内的增量改革,而非体系外的激进革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