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4)
2023(7724)
2022(6351)
2021(5675)
2020(4868)
2019(10639)
2018(10218)
2017(20170)
2016(10475)
2015(11797)
2014(11820)
2013(11613)
2012(10690)
2011(9645)
2010(10225)
2009(10252)
2008(8920)
2007(8035)
2006(7176)
2005(6937)
作者
(28150)
(23499)
(23207)
(22325)
(14638)
(11126)
(10865)
(9040)
(8717)
(8405)
(8051)
(7797)
(7501)
(7477)
(7372)
(7285)
(6950)
(6816)
(6695)
(6598)
(5971)
(5604)
(5453)
(5321)
(5319)
(5292)
(5266)
(5209)
(4648)
(4588)
学科
(38872)
经济(38790)
管理(37483)
(35452)
(30558)
企业(30558)
(26505)
金融(26503)
(23746)
银行(23741)
(23044)
中国(18100)
(17613)
(16880)
方法(14905)
数学(13068)
数学方法(12977)
(11652)
财务(11625)
财务管理(11603)
企业财务(11152)
(11039)
中国金融(11025)
业经(10881)
(10803)
体制(9495)
地方(8298)
(7892)
贸易(7882)
(7706)
机构
大学(148677)
学院(148482)
(67296)
经济(65943)
管理(55797)
研究(48426)
理学(47120)
理学院(46707)
管理学(46174)
管理学院(45894)
中国(45365)
(37067)
(30001)
财经(28447)
(25695)
中心(24330)
科学(23691)
(23062)
经济学(22468)
(22417)
财经大学(21323)
经济学院(20276)
研究所(20213)
(20147)
(20047)
金融(19687)
银行(19460)
北京(19101)
(18993)
(18337)
基金
项目(92496)
科学(74054)
研究(71639)
基金(68740)
(57371)
国家(56851)
科学基金(49976)
社会(48491)
社会科(46192)
社会科学(46185)
基金项目(35613)
(35491)
教育(33052)
自然(29318)
(29053)
编号(29017)
自然科(28667)
自然科学(28661)
自然科学基金(28155)
资助(27822)
成果(24635)
(24484)
(21713)
重点(20685)
国家社会(20609)
(20141)
课题(20077)
(19850)
教育部(19673)
(19574)
期刊
(77148)
经济(77148)
研究(51087)
(33932)
金融(33932)
中国(31423)
(30153)
管理(22371)
(18459)
学报(17531)
科学(16800)
大学(15141)
教育(14895)
财经(14867)
学学(14121)
经济研究(13063)
(12628)
业经(12032)
农业(11189)
技术(11039)
问题(9128)
理论(8342)
国际(8034)
(7936)
财会(7569)
商业(7448)
实践(7378)
(7378)
世界(7312)
现代(6712)
共检索到239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绪彪  
美国的消费曾经是美国和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自美元本位制确立以来,美国消费日益呈现不合理之态势。笔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根源于美国的过度消费,而这种消费的过度又根源于目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本位制。鉴于此,本文的分析逻辑在于,美元本位制造成了美国消费过度,而恰恰就是因为过度消费才最终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飞鸣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和传递,其根本原因则是以美元本位体制和浮动汇率制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制度安排,或者说是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结果。因此,当前需要约束美元霸权行为,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推动实现国际货币的多元化;完善IMF的治理结构和SDR的机制,使IMF最终充当世界中央银行,SDR成为统一的世界货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滢  郑胤冠  郑炳蔚  
本文通过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理论,指出了货币供给和信贷扩张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美元本位制下的双重风险,从更深层次指出了当今金融危机频发的真正原因,并通过次贷危机加以详细阐述。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金融危机的短期和长期的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此次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并非是一项突发事件,它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尽管是金融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但其最深根子仍然是实体经济中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诗白  
此次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并非是一项突发事件,它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新形式。金融垄断资本主推的经济过度金融化与虚拟化,特别是"有毒的"衍生金融产品的引进,使美国金融结构畸化和金融体系风险增大,并导致这场空前严重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金融危机尽管是金融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但其最深根子仍然是实体经济中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与内生需求不足的矛盾。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京  
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次贷危机从美国逐渐蔓延至世界其他国家,并从金融领域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本文认为现行的以美元本位制为本质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大了次贷危机的传播范围。本文分析美元本位制的特点,以及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以来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两种循环模式,并且在对第二种循环模式扩展的基础上,揭示次贷危机在美元本位制下如何通过美元这个媒介将危机传导与转嫁给世界其他国家,造成整个世界经济陷入经济衰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蕊  刘力臻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实施美元本位模式的东亚地区因此受到冲击,美元的地位受到人们的质疑,所以,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东亚美元本位模式的研究对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未来走向和操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从汇率的低频和高频波动这两个角度考察东亚美元本位模式在美金融危机前后的表现程度,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它的发展趋势,进而通过加入"估值效应"和资产不完全替代的转移效应模型说明了东亚美元本位模式继续存在的内在机制,以及美元本位下的双重矛盾,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东亚美元本位模式的持续使得未来美国金融危机还有持续爆发的可能,研究表明,放弃美元本位后的均衡状态完全取决于放弃东亚美元本位的时间,越早放弃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雅玲  
美国式金融危机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是保护美国国家利益,对美国自身而言是自我保护的战略与策略,相反对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则是一次伤害乃危机,进而不仅错乱了各国经济金融周期与节奏,更重要的是迷失了金融危机的判断力.真实金融危机与预警金融危机面临新课题与新挑战,其中货币作用愈加突出。金融危机复杂性在扩大,金融危机特殊性在突显,金融危机中的货币竞争继续成为现在与未来金融问题焦点与难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少萱  
美元的流动性过剩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政府借助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为满足本国福利的增长,增加政府支出,股利进口消费,不加控制财政赤字、贸易赤字,并且发行国债或增加货币供给以弥补赤字,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美元过剩,而发达的美国金融市场又大规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国红  
本文认为金融业特有的脆弱性和强势性特征决定了金融业既要受到审慎性管制,又要受到反垄断管制。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美国双重管制的失败,而双重管制失败的根源在于管制者被"俘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娜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发端于次贷,但本质是美国实体经济扭曲的增长方式"低储蓄、过度负债"所致。金融危机暴露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的缺陷。应对全球的经济动荡,中国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需要运用税收、信贷政策维系市场的稳定,银行需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也要坚守审慎的原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超  
美国金融经济危机表面上源于次级贷款和其衍生产品的泛滥,其深刻的原因则是1980年代兴起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和体制。危机让我们看到: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转移和分散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还可能将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内复制和层层放大;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会推动资产泡沫的形成,最终伤害实体经济;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的公共产品提供职责不能推给市场,否则得不偿失;我国要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以此扩大内需、改善我国经济结构的长期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邝梅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在全球的蔓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的制度失灵密切相关。IMF的权力结构主要体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益,导致IMF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本功能失效。虽然IMF进行了改革,但美国在IMF权力结构中仍具有明显优势。重建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日红  李强  
受金融危机导致的去杠杆化、去债务化、财富效应缩水等因素影响,近期美国消费需求出现明显萎缩,有看法认为金融危机后美国将被迫调整低储蓄高消费模式,增加国内储蓄,倡导理性消费,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未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快且难以控制。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今仍未见底,已经损害到实体经济。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从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做出简要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