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99)
- 2023(2903)
- 2022(2604)
- 2021(2614)
- 2020(2282)
- 2019(5487)
- 2018(5631)
- 2017(11115)
- 2016(6396)
- 2015(7358)
- 2014(7336)
- 2013(7318)
- 2012(6980)
- 2011(6145)
- 2010(6259)
- 2009(5894)
- 2008(5864)
- 2007(5081)
- 2006(4653)
- 2005(4418)
- 学科
- 济(21822)
- 经济(21768)
- 管理(16249)
- 业(15081)
- 企(11658)
- 企业(11658)
- 农(8734)
- 地方(7037)
- 财(6740)
- 方法(6635)
- 中国(5991)
- 农业(5790)
- 制(5644)
- 数学(5458)
- 数学方法(5306)
- 业经(5298)
- 学(4265)
- 贸(4200)
- 务(4199)
- 贸易(4197)
- 财务(4183)
- 财务管理(4168)
- 易(4005)
- 企业财务(3820)
- 理论(3812)
- 银(3809)
- 银行(3809)
- 体(3601)
- 融(3583)
- 金融(3581)
- 机构
- 大学(83815)
- 学院(83261)
- 济(30596)
- 管理(29831)
- 经济(29660)
- 研究(29285)
- 中国(24248)
- 理学(24219)
- 理学院(23865)
- 管理学(23446)
- 管理学院(23272)
- 京(19577)
- 科学(17270)
- 财(16563)
- 所(15242)
- 江(14531)
- 中心(14229)
- 范(14194)
- 师范(14148)
- 研究所(13186)
- 北京(13070)
- 农(12977)
- 财经(12014)
- 州(11941)
- 师范大学(11544)
- 业大(10966)
- 经(10591)
- 院(10562)
- 省(9960)
- 农业(9752)
- 基金
- 项目(48751)
- 研究(39479)
- 科学(37423)
- 基金(32992)
- 家(27539)
- 国家(27218)
- 科学基金(22854)
- 社会(22812)
- 社会科(21323)
- 社会科学(21314)
- 省(19723)
- 教育(18393)
- 编号(17984)
- 基金项目(17920)
- 划(16637)
- 成果(16108)
- 自然(14199)
- 自然科(13765)
- 自然科学(13762)
- 自然科学基金(13493)
- 资助(13468)
- 课题(12689)
- 年(10964)
- 发(10876)
- 重点(10616)
- 部(10607)
- 性(10372)
- 项目编号(10289)
- 规划(9707)
- 创(9535)
共检索到141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国华 陈岩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位置,充当了世界货币的角色,这种现象被称为美元本位。由于美元本位,美国获得了利差收益、通货膨胀受益、汇率变动收益,在一些年份美元本位为美国带来少则几百亿美元多则几千亿美元的总收益。同时,美元本位也为美国经济带来了问题。美国往往通过举债来促进美国经济增长,这种债务经济使得美国政府债务负担沉重,为美国经济带来了隐患;美国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提高,也带来了美国的失业率增加的问题。
关键词:
美元本位 收益与问题 债务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芳秀 李庆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刘晓鑫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质上是美元本位制。美元本位制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引发了全球经济失衡、全球流动性过剩以及全球金融动荡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本位制是否可持续。本文分析了美元本位制与全球经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美元本位制在短期内仍会持续,但在长期内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进而难以为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绪彪
美国的消费曾经是美国和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自美元本位制确立以来,美国消费日益呈现不合理之态势。笔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根源于美国的过度消费,而这种消费的过度又根源于目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本位制。鉴于此,本文的分析逻辑在于,美元本位制造成了美国消费过度,而恰恰就是因为过度消费才最终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关键词:
美元本位制 过度消费 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纯威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从本质上说是美元本位制,在这一体系下,美元国际循环模式与世界经济运行特征交互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美元国际循环由金融渠道投放、贸易渠道回流转化为贸易渠道投放、金融渠道回流。20多年来,这种模式对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带来的风险也在不断累积,近年来开始愈益明显地暴露出来。面对这种状况,我国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被美国经济拖入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的困境。
关键词:
美元本位 美元环流 美元陷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本文分析了东亚美元本位制的实质,界定其内涵、外延及演进逻辑。以此为基础,揭示美国在东亚美元本位制中的货币权力,并选取日本和中国作为分析样本。最后考察了东亚主要经济体所做的"去美元化"努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东亚 贸易账户区 美元本位制 货币权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杨丽莹
美元本位制作为中美贸易—资金双循环机制的基础,印证了中美经济关系是"贸易国家"和"金融国家"之间的非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美元本位制对中美贸易失衡和金融失衡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明,中美经济关系中存在非对称的"金融恐怖平衡"。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元和美元本位制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更加巩固;美元本位制仍将继续。中国必须在现行的政策框架下降低对美元本位制的依赖。为此,应加快完成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向内外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加快金融转型的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少强
一、问题的提出 亚洲货币危机以后,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提出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三:1)短期资本的冲击;2)金融业和金融秩序有问题;3)固定汇率制。一般认为1和3有密切的关联,即有关经济体的固定汇率制引起了短期资本的冲击,如果是浮动汇率制短期资本的冲击就难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宏展
文章主要基于东亚美元区国家的视角首先描述和归纳了美元环流的特征、机制,接着分析了这种环流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美元本位制的存在机理,最后对当前东亚国家如何应对美元霸权做了一些归纳和思考。
关键词:
美元环流 美元本位制 稳定性 存在机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 过新伟
笔者从当代国际资本流动与商品流动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本质,指出当今全球经济失衡本质上是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美国;在此基础上从美元本位下的美国经济虚拟化视角,建立世界资产市场均衡模型,研究了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美国的机制;建立了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支持理论模型的结论,并发现美国经济增长率、利率、汇率等因素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没有影响;最后概述了美国经济虚拟化的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认识,有助于理解虚拟经济在当代经济中的重要性,它的主要政策含义是,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关键是控制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建立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合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保庆
从投资收益差角度研究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影响,指出美国通过对外投资不仅达到了输出美元的目的,而且不会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但会造成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采用2000—2019年各国持有的美元外汇增加量之和及美国贸易逆差额季度数据进行了VAR分析。正交化的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各国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增加量之和的一次正向冲击会对美国贸易逆差额产生3—5年的正向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美国通过对外投资向其他国家输送美元获得收益差会造成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这一实证结论在变换变量的先后次序和改变滞后期的脉冲响应中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说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在此基础上,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中国无风险金融资产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常鑫鑫
在传统理论中,本币升值会导致净出口减少。但是,自2005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中美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上升,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中美贸易顺差之谜"。本文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Redux模型,在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分析美元本位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经验检验发现,美元本位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之谜"的重要原因。美元本位的作用越强,汇率的传递效应越弱,汇率变动对经常项目的影响越小。在汇率传递的不对称影响下,美元本位可能导致汇率对经常项目影响的逆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滢 郑胤冠 郑炳蔚
本文通过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理论,指出了货币供给和信贷扩张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美元本位制下的双重风险,从更深层次指出了当今金融危机频发的真正原因,并通过次贷危机加以详细阐述。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金融危机的短期和长期的策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石峰 王忏 龚六堂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美元本位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引入货币政策多目标框架,探究政策博弈对两国福利的影响。两国可选择政策目标变量包括:价格水平(PPI通胀或CPI通胀)、实际产出与名义汇率波动。研究发现:第一,货币政策合作时,政策目标变量的选择差异并不影响两国福利;不合作时,不同政策目标变量下的社会福利具有明显区别;将实际产出作为政策目标变量构成不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第二,美元本位增强了美联储操纵贸易条件的能力,使得美国在货币政策不合作时的福利高于合作,所以美国有强烈动机不参与政策合作,并执行“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第三,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缓解美元本位下人民币流动性约束对中国福利的不利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顾京
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次贷危机从美国逐渐蔓延至世界其他国家,并从金融领域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本文认为现行的以美元本位制为本质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大了次贷危机的传播范围。本文分析美元本位制的特点,以及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以来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两种循环模式,并且在对第二种循环模式扩展的基础上,揭示次贷危机在美元本位制下如何通过美元这个媒介将危机传导与转嫁给世界其他国家,造成整个世界经济陷入经济衰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