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6)
2023(6272)
2022(5261)
2021(4722)
2020(3953)
2019(8653)
2018(8287)
2017(15824)
2016(8306)
2015(8992)
2014(8620)
2013(8379)
2012(7640)
2011(6925)
2010(6752)
2009(6145)
2008(5992)
2007(5139)
2006(4475)
2005(3857)
作者
(26074)
(21727)
(21689)
(20318)
(13657)
(10667)
(9778)
(8650)
(8106)
(7411)
(7340)
(6972)
(6952)
(6787)
(6639)
(6603)
(6600)
(6415)
(6308)
(6100)
(5574)
(5245)
(5016)
(4923)
(4859)
(4711)
(4688)
(4605)
(4438)
(4292)
学科
(34723)
经济(34686)
管理(22171)
(22137)
(19604)
贸易(19597)
(19053)
(16924)
企业(16924)
方法(16450)
数学(14177)
数学方法(14097)
(9978)
中国(8334)
(8233)
(7673)
业经(7551)
关系(7116)
地方(6637)
(6448)
出口(6447)
出口贸易(6447)
农业(6348)
(6337)
(6059)
产业(5396)
技术(5386)
环境(5367)
(5200)
金融(5200)
机构
学院(120932)
大学(120790)
(56818)
经济(56107)
管理(45315)
研究(44334)
理学(40293)
理学院(39848)
管理学(39251)
管理学院(39055)
中国(31605)
(27542)
科学(27177)
(24434)
(23119)
业大(22478)
农业(22290)
(21669)
研究所(21413)
中心(19278)
财经(18207)
经济学(17748)
(16747)
经济学院(16420)
(16309)
(16083)
农业大学(14963)
北京(14812)
(14326)
科学院(14098)
基金
项目(87297)
科学(68073)
基金(65332)
(59881)
国家(59427)
研究(57594)
科学基金(49603)
社会(39049)
社会科(37294)
社会科学(37284)
基金项目(35212)
自然(33385)
(33157)
自然科(32680)
自然科学(32667)
自然科学基金(32130)
(28511)
资助(25872)
教育(25412)
编号(20822)
重点(20016)
(19376)
(18934)
(18759)
创新(17628)
计划(17578)
科研(17500)
国家社会(17119)
(16926)
教育部(16287)
期刊
(54520)
经济(54520)
研究(32080)
学报(24775)
(23744)
科学(20423)
中国(18699)
大学(17969)
学学(17504)
农业(16109)
管理(15111)
(14740)
(13304)
国际(12426)
经济研究(11178)
(9786)
金融(9786)
业经(9540)
(9182)
问题(9038)
财经(8445)
商业(7543)
(7310)
世界(7309)
技术(7150)
业大(6948)
(6939)
贸易(6939)
(6413)
科技(6088)
共检索到169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2002—2012年美元弱势调整对中美双边贸易产生怎样影响?本文构建出完全替代和不完全替代的美中产品贸易模型,使用统计比较和GMM估计表明:(1)美国对华同质品出口占比较高,若直接使用不完全替代模型会导致美国对华同质品和异质品出口加总对汇率变化的估计偏差。本文依据Rauch分类匹配出美中最细化的5分位及光头4分位同质品和异质品贸易数据,最大限度上消减了产品贸易加总对汇率变化的估计偏差。(2)数理模型证实,不完全替代的美国对华异质品实际出口的汇率敏感度不同于完全替代的美国对华同质品实际出口的汇率敏感度;美国从华产品实际进口也是如此。(3)美元弱势调整会使美国对华交易所同质品贸易差额显著改善、参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国兵  
2002~2013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中韩双边产品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使用统计比较和GMM估计发现:(1)美元弱势调整下中国没有呈现向韩国出口产品偏转,而韩国明显增加了对中国出口产品份额。美元走弱下中国与韩国呈现较高的产品贸易互补性和较低的产品贸易竞争性。(2)美元走弱下韩元兑人民币产品实际贬值不利于中国对韩国出口产品,并没有引致中国从韩国实际进口增加。同期,美元兑人民币实际贬值既不利于中国对美国出口,也没有呈现中国向韩国出口产品偏转,并减少中国从韩国进口产品。实际汇率波动上升显著不利于中国对韩国进出口贸易,而中韩经济增长会显著地增进双边贸易。据此,建立和深化中韩自贸区来拓展贸易市场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睿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对国际贸易会产生重要影响。对中国而言,美元价格上升,即美元升值,相对人民币即贬值,反之人民币升值。两种货币价格的差异会对中美贸易产生直接影响:美元贬值,中美贸易摩擦会得到一定缓解,但不利于中国产品出口,不利于中国国内产品发展,不利于中国国内投资;反之美元升值,贸易摩擦会进一步恶化,但有利于提升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维护中国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琦  王洪亮  黄瑞玲  
本文分别对中美及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贸易收支分为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两个层次,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美双边实际汇率在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变动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中日双边实际汇率在长期中却是中日双边贸易收支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和美国的需求共同影响了中美的双边贸易收支变动,其中美国需求的贸易收支弹性很大。对于中美和中日之间双边贸易收支影响因素的差异,我们主要从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存在差异的部分原因是中美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当地货币定价比例高于中日。本文最后建议目前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外部均衡,并充分发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文浩  
中美农产品贸易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不断发展。文章引入贸易结合度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系统地分析了两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我国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化的基本现状,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发现影响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经济一体化等。最后预测了未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可爱  周申  任希丽  王奎倩  
本文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考察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变动对我国能源消耗的影响,将贸易中结构性因素的能耗效应分解为贸易结构变动的能耗效应、单位产出能耗实物量变动的能耗效应和投入产出系数变动的能耗效应。结果显示,1998~2009年中美17个细分行业双边贸易是净输出能源的,而贸易中结构性因素变动总体上是朝着节约能源的方向发展的,尤其是2007年我国推行出口节能政策以来,双边贸易结构朝着有利于节能降耗的方向转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国兵  
本文有如下创新和结论:(1)细化行业分类到SITC4分位数据,改进RCA指数测算方法,揭示出中国对美工业制造品出口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商品组,排序为:杂项制品66类、原料制品51类、机械与运输设备36类。(2)将产业内贸易调整指数方法运用到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证实中美工业制造品静态产业内贸易平衡状况较差,大多数商品组趋向产业间贸易,少数商品组表现为垂直产业内贸易。(3)GL指数和Cj指数无法反映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和方向,本文提出产业内贸易失衡指数,揭示出加重中美工业制造品贸易失衡和对贸易失衡起到平衡作用的商品组。(4)认为Thorpe和Zhang(2005)给出的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子中分类集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茜  李荣林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cointegrating VAR)、误差修正模型(VEC)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研究人民币对美元双边实际汇率、人民币多边汇率变化与中美双边进、出口及贸易差额的关系,并在模型中引入供给弹性和政策变量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是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改善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其效应在短期内即可显现,但对双边进、出口的影响则取决于人民币对美元双边实际汇率变化与多边汇率变化的综合比较,两国经济增长均将扩大我国对美出口和美、中贸易逆差,而贸易政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石慧敏  
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一般均衡的框架之下,运用1997—2014年中美两国的投入产出、贸易和工资数据,本文定量考察了中美制造业产品的双边贸易同美国制造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关系。结果发现,美国从中国的净进口对美国制造业非熟练劳动力和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差距扩大存在影响,但影响幅度较小,贸易并不是引起相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唯一原因。但随着中美双边制造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美中贸易对美国工资差距的影响可能越来越大,以保护非熟练劳动力为名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限制的呼声将会更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丽娟  
文章运用中国1990~2010年基于33个ICS标准分类组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于中美双边贸易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自愿性的国际标准均促进了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并且前者的边际促进效应大于后者。自愿性的国际标准还有利于中美之间实现贸易盈余。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自愿性的国家标准分别对中国来自美国的进口、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前者对于进口贸易的抑制作用大于后者对于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为了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国应保障国家标准的编制质量和水平,优化标准体系的结构,并进一步提高标准化体系的国际化程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明  刘庆  刘淳  
人民币汇率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讨论中常常被作为攻讦对象。本文运用1995-2009年月度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通过经典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及其它相关因素对中美双边贸易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中美两国的实体经济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很小;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符合"J曲线效应"。另外,加入WTO对于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沈国兵  
本文研究发现:(1)入世后,中国对美知识版权保护程度增强,但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存在着时滞,直到2004年美国遭受的版权贸易损失才得以改善。具体地,入世后中国对美唱片&音乐、娱乐软件和图书版权保护程度在上升,结果这三者的美国对华版权贸易损失在下降。(2)鉴于知识产权贸易占中美双边贸易权重过小,以及中美双边互补性商品贸易结构,故而美中知识产权争端难以升级为双边贸易战。美国对华贸易制裁威胁会遭遇到其国内多个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以及中国的反报复威胁。这些力量共同促成:美国抑制执行贸易制裁威胁,而中国修正其知识产权法并加强执行力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宗刚  刘璐  
笔者以帕累托最优条件和效用函数的理论模型为基础,根据2004年~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数据评估了中美贸易结构的经济效率问题,并探讨了向效率最优化改进的方式。结果表明,中美贸易结构是低效率、不经济的。导致这种效率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多年来实行的严格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因此其最优化改进的方式也必须从美国的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入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卓  
对中美双边贸易收支不平衡现状的分析李卓(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据统计,双边进出口总额已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加到了1995年的408.3亿美元;中美两国相互间的贸易地位也逐年上升,19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