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6)
- 2023(7722)
- 2022(5737)
- 2021(5230)
- 2020(4031)
- 2019(9025)
- 2018(9031)
- 2017(17705)
- 2016(9788)
- 2015(10776)
- 2014(11166)
- 2013(10436)
- 2012(9484)
- 2011(8649)
- 2010(8967)
- 2009(8447)
- 2008(8545)
- 2007(7828)
- 2006(7332)
- 2005(6876)
- 学科
- 济(40163)
- 经济(40115)
- 管理(28723)
- 业(27732)
- 企(22343)
- 企业(22343)
- 农(14180)
- 中国(13932)
- 方法(12554)
- 业经(11323)
- 财(10617)
- 策(9852)
- 数学(9742)
- 数学方法(9552)
- 农业(9222)
- 制(8752)
- 学(8655)
- 地方(8623)
- 理论(8263)
- 贸(7563)
- 贸易(7559)
- 银(7434)
- 银行(7414)
- 易(7337)
- 行(7148)
- 发(7111)
- 及其(6870)
- 融(6798)
- 金融(6798)
- 政策(6331)
- 机构
- 学院(142128)
- 大学(140567)
- 济(60651)
- 经济(59294)
- 管理(52681)
- 研究(49971)
- 理学(44556)
- 理学院(44107)
- 管理学(43320)
- 管理学院(43056)
- 中国(38402)
- 财(30422)
- 京(29673)
- 科学(28657)
- 所(24764)
- 财经(23035)
- 江(22997)
- 中心(22362)
- 研究所(22180)
- 农(21959)
- 经(20852)
- 范(19909)
- 师范(19760)
- 经济学(19037)
- 北京(18822)
- 州(18215)
- 业大(18206)
- 院(18129)
- 农业(16934)
- 经济学院(16903)
- 基金
- 项目(87833)
- 科学(69807)
- 研究(68183)
- 基金(62939)
- 家(53762)
- 国家(53264)
- 科学基金(45857)
- 社会(43623)
- 社会科(41244)
- 社会科学(41237)
- 省(34244)
- 基金项目(31649)
- 教育(31377)
- 编号(28932)
- 划(28490)
- 自然(27601)
- 自然科(26948)
- 自然科学(26940)
- 自然科学基金(26470)
- 资助(25520)
- 成果(25141)
- 课题(20624)
- 重点(19952)
- 发(19905)
- 部(19376)
- 性(18070)
- 创(17956)
- 国家社会(17907)
- 项目编号(17348)
- 年(17145)
共检索到223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宇燕
随着阿根廷政府宣布打算实施美元化,在美洲大陆已经出现一股讨论美元化利弊得失的热潮。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之时,在新兴市场经济金融危机尘埃落定之际,在欧元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创立之日,这些讨论意义深远,并且很可能构成美洲及其他经济体走向美元化的第一步。本文讨论了美元化概念,分析了美元化的理论及现实背景,探讨了美元化对美国和美元化经济体的成本与收益,介绍了实施美元化的具体步骤,给出了美元化对全球经济的政策含义。作者的基本结论是:从中长期的角度看,美元化将成为许多新兴市场经济的选择,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将因此而得到某种程度的加强
关键词:
美元化 独立货币政策 铸币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定文 朱锡平
最优税收理论包含两个基本原则———“税收原则”和“非税原则”。兰姆斯等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推导出了一个模型,认为政府为了保证开支对商品和劳务征税后,消费者对每一种产品的实际消费应等比例减少,然后以税收的形式将这一减下来的资源上缴给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对经济效率所产生的破坏程度。鲍莫尔和布莱德福德则提出逆弹性规则,认为在最优商品税体系中,对各种商品征税应与应税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即所谓的“反弹性原则”。最优税收理论尽管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的局限性,但其寻求权衡公平与效率的思想对我国税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最优税收理论 政策 价值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琦 王俊杰
传统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虽然其理论体系规范工整,堪称范式,但由于缺乏动态性而遭到理论界颇多指责。传统贸易理论的静态化主要表现为:1.严格的假设,如完全竞争、充分就业、不存在技术进步、不存在规模经济等;2.政策含义的静态化,即各国应按既定的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3.分析方法单一,如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局部或一般均衡理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平新乔
税收与税制研究已经成了我国财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优化”这一理念还不够深入。我们往往强调以征税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等作用,而在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很少见到优化税制的讨论。税收优化的实质是政府行为与规制的优化,这无疑是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为此,我们应该研究最优税收理论,并联系实际,使政策与税制设计体现最优税制的基本准则。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平新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庭东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相应变化,张幼文教授以对生产要素观念的重新梳理作为认识经济全球化发展变化规律的逻辑起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球化要素的经济学原理,深刻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发展模式及其内在规律,并对中国贸易强国道路发展战略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其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经济全球化时代传统生产要素外延的扩展及要素流动规律科斯在谈到生产要素使用权时曾指出:"人们通常认为商人得到和使用的是实物(一亩地或一吨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一弛
证券市场国际化:理论基础及其政策含义张一弛一般来说,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指证券市场跨越国界的限制,投资者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配置自己的投资资金,从而也使得证券市场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促进资金资源的最优配置。具体来说,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包括本国投资者的资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新光
丁长发的《百年小农经济理论逻辑与现实发展——与张新光商榷》一文从抽象概念出发重弹"小农经济稳固论"的老调,试图肢解和淡化马克思主义小农经济理论对我国农村改革的现实指导作用。我国目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的超小型"自给自足式农户经济"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超大规模经营的"盈利型家庭自营农场"并非是同一个概念,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加工→销售的"纵向一体化"一般都是以农场规模扩大的"横向一体化"作为基础条件,二者相伴而行、交融互补,根本不存在"孰优孰劣、互相排斥"的问题。我国在人地矛盾日益紧张的硬约束下单靠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和农业组织形式去改造小农经济的作用是有限的,但继续维持"人人分地、户户种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亚敏 潘家华 冯永晟
虽然大力发展绿色就业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关于绿色就业的理论内涵仍缺乏清晰界定。本文通过跟踪国际和国内研究对绿色就业的定义与内涵,认为绿色就业是对传统增长理论的修正和完善。具体而言,绿色就业是对环境具有正向效应,能促进能源节约与污染减少的工作,其单位产出的污染物影响及负荷较小,同时这些绿色岗位能够提供体面的工作。本文指出绿色就业的内涵丰富,需从环境维度、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来理解:在环境维度方面,绿色就业必须是环境友好型的、环境可持续、节约资源的就业;在社会维度方面,绿色就业必须是体面的工作,能够为劳动力提供有保障有尊严的岗位;在经济维度方面,绿色就业必须是有高附加值的、能够创造收益的就业。对...
关键词:
绿色就业 原生绿色 过程绿色 终端绿色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通过回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演变,归纳出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事实,从多维视角探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政策含义。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将贸易政策制定和评估的基点落实在企业层面,采取措施降低企业"走出去"的固定成本,重视关于贸易扩展边际的政策,有效识别企业出口贸易中的国内含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权衡贸易政策制定的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三毛 张同健
文章在回顾传统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以及M—F模型以后,介绍并分析了基于代际分析框架的现代经常帐户理论以及相关政策含义,并作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
经常帐户 理论模型 政策含义 评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本文根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有限剩余"的现实,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出发,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转折点的到来时点做出了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城市化政策的调整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客观地分析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 转折点 新阶段 政策挑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卓 于冷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关注日益由数量转向质量。基于消费者偏好差异的农产品质量分级,理论上可以提高消费者福利,反过来也会激励农业生产者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而美国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实际情况表明,由于分级标准的制定由生产者和贸易者决定,并且消费者偏好难以把握,现行分级大多数是满足流通之需而不是从满足消费者偏好差异出发,不过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分级 消费者福利 偏好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义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童光辉
尽管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被人们视为界定公共物品的两大标准,但不同理论流派对这两大标准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分歧,由此所引申出来的政策含义更是截然有别。鉴于此,有必要从文献和现实两个角度来重新思考公共物品概念及其政策含义。首先,从公共物品的概念史来看,主流的"萨缪尔森——马斯格雷夫传统"主要着眼于物品的被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倾向于主张政府干预;而公共选择学派所秉承的"自愿交易传统"更多关注于物品的被供给方式,强调物品供给主体及其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并极力主张对政府权力的运用施加约束。其次,从政策实践层面来看,由上述两大标准引申而来,政府服务的公共性内涵至少可以概括出以下两点:第一,制度规则的"非...
关键词:
公共物品 政府服务 公共性 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