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
2023(1555)
2022(1291)
2021(1291)
2020(1032)
2019(2366)
2018(2444)
2017(4791)
2016(2732)
2015(3075)
2014(2994)
2013(2959)
2012(2852)
2011(2589)
2010(2645)
2009(2249)
2008(2156)
2007(1796)
2006(1547)
2005(1454)
作者
(6043)
(4962)
(4882)
(4782)
(3296)
(2341)
(2289)
(1950)
(1840)
(1767)
(1702)
(1689)
(1597)
(1591)
(1562)
(1556)
(1541)
(1538)
(1468)
(1423)
(1357)
(1206)
(1183)
(1168)
(1160)
(1148)
(1137)
(1075)
(1008)
(980)
学科
(10024)
经济(10012)
管理(6147)
(6011)
方法(5633)
数学(5313)
数学方法(5298)
(4906)
企业(4906)
(3506)
中国(2803)
(2575)
金融(2575)
(2479)
银行(2479)
(2386)
(2385)
财务(2385)
财务管理(2380)
企业财务(2337)
(2167)
理论(2121)
(2110)
业经(1833)
(1716)
贸易(1712)
(1693)
教育(1506)
农业(1453)
(1312)
机构
大学(33754)
学院(32956)
(16488)
经济(16151)
中国(11763)
研究(11584)
管理(11066)
理学(9141)
理学院(9056)
(9023)
管理学(8963)
管理学院(8903)
财经(7149)
(6707)
(6490)
(6421)
金融(6367)
中心(6285)
经济学(6219)
(5907)
银行(5750)
经济学院(5746)
财经大学(5664)
人民(5651)
(5560)
(5262)
国人(5192)
中国人(5156)
中国人民(5107)
研究所(4894)
基金
项目(20284)
研究(16433)
科学(16277)
基金(15573)
(12913)
国家(12817)
社会(11182)
科学基金(11103)
社会科(10694)
社会科学(10692)
教育(8218)
基金项目(7869)
资助(7123)
(6749)
编号(6304)
(6120)
自然(6096)
自然科(5953)
自然科学(5951)
自然科学基金(5860)
成果(5589)
(5573)
教育部(5222)
国家社会(5037)
(4806)
人文(4749)
重点(4710)
课题(4626)
社科(4601)
(4464)
期刊
(15783)
经济(15783)
研究(12630)
(9800)
金融(9800)
中国(7745)
(6992)
教育(4951)
财经(4261)
管理(4140)
学报(3690)
(3671)
大学(3332)
经济研究(3166)
科学(3053)
学学(3037)
(2962)
国际(2878)
世界(2834)
技术(2763)
(2353)
问题(2008)
农业(1998)
职业(1746)
理论(1731)
财经大学(1683)
(1552)
论坛(1552)
实践(1488)
(1488)
共检索到54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宣言的市场猜疑与焦点关注,美元汇率实际走势与预期心理截然相反,美元反其道而行之的汇率路径,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尤其是对未来汇率趋势判断心理错位和结构错搭的风险预警十分严重,值得慎重对待,不能轻易下结论。美国经济比预期乐观而强劲复苏,美元汇率与判断反向弱势行之,对这些现象的本质不透彻的理解,诱导市场对美元汇率的判断。因此,在我国汇率改革8年之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伊藤宏之  河合正弘  郭子睿  
最近几年,中国当局一直在力推人民币国际化。考虑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一步。但人民币最终会成为什么货币?也许会像美元一样成为全球货币,也许会像欧元一样成为区域性货币,或许像日元一样既不能成为区域货币也不能成为全球货币。尽管我们不能预测人民币的未来,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很多研究人员都在研究一国货币在成为国际货币之前在贸易定价中的使用。贸易定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本文对货币国际化作了一般意义考察,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和人民币区域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日圆国际化的经验教训作了总结,认为日圆国际化是不成功的。应当谨慎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基本条件不成熟时贸然推进,将难逃日圆国际化的覆辙。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明  潘松李江  
建设和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具有深远意义。离岸金融市场不仅是中国大国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金融开放的长期需求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在过去的十多年,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离岸人民币规模快速增长,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相继问世,境外主体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迅速增加。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离岸人民币资产提供能力不足、套利驱动等发展约束,央行调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预期产生了影响。本文最后分析指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从离岸市场的功能定位、发展策略等角度建言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河合正弘  刘文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刘健  
本文分析了2017年美元指数与人民币汇率走势,认为2017年美元指数可能继续震荡走强,但难以恒强,人民币仍面临贬值压力,但贬值幅度可控。2017年美元指数可能继续震荡走强201 6年11月中下旬以来,受特朗普新政、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影响,美元指数强势上涨,从11月初的98附近涨至1月初的103。美元指数强势上涨,非美元货币哀鸿一片。2016年11月初至12月底,欧元贬值5.3%,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成家军  
20世纪3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的失误与股市崩溃的教训20世纪3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的破灭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的同时,也将美国和世界经济带入衰退。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十年,科技创新层出不穷,经济持续增长。美国股市从1924年底开始上升,1929年9月份到达崩溃前的最高点,实际上真正开始大幅上升则是始于1926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谢平  
货币市场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在过去16年的发展过程中,货币市场的发展对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发展中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主要表现在以地方利益为基础的市场分割;货币市场的设计不合理等。在总结货币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者对当前货币市场发展中的一些重大争论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货币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大贤  马丁  
本文剖析了日元升值过程中汇率的变化过程及特点、日本采取的应对措施,客观分析了日元汇率升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期对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外汇管理政策调整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振坡  宋顺峰  
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下城市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将为审视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开阔的历史和跨国视角。本文总结了美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对美中城市发展中的城乡人口分布、人均GDP增长对城市化的弹性系数以及城市规模分布特征等相关参数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发展取向的见解,并对美中城市发展共通的内在逻辑一致性进行了评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平祥  李颖  
货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货币国际流动循环的构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仍然能继续充当国际货币,其必要条件是美元国际循环始终保持有效运行。国际货币载体以商品、技术和金融资产等形式表现出多种循环模式,如当前美元的金融产品主导型。美元国际循环在金融化转型之后,载体已由商品和服务演变为金融产品,回流渠道已由实体部门转为虚拟经济部门,其是否能顺畅取决于货币国际循环中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结构关系。国债市场在货币国际循环中起到锚定作用,形成锚定效应促进货币循环。一方面,国债直接作为载体而存在;另一方面,能通过形成国债收益率曲线而成为其他金融产品的"锚",所以国债市场是增加金融产品供给的关键。同时,国债市场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具有稳定性引导作用,促进国际市场对金融产品的需求。鉴于此,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重视国债市场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锚定效应及其国际货币循环载体的创造功能,从规模、流动性、安全性和开放性等维度促进人民币国债市场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晖  
社会公正与中国改革的经验教训秦晖中国改革已进行了20年了,但中外改革成败的比较研究严格地说还是在90年代苏东剧变后才真正开始的。因为在那以前所有前计划经济国家的改革无论微观上有何不同,宏观上都属于所谓的体制内改革。而90年代前苏联东欧国家走上了另一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依靠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课题组  攀矛进  
1988年9月26日,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科委研究中心,邀请曾担任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领导工作的吴明瑜、林自新、吴武封、金履忠、邓裕民、徐简、傅立勋等同志,座谈建国以来我国重大技术选择和技术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会上,这些同志根据自己亲身的经历,并以丰富的材料阐述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技术选择的得失。他们的发言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综合介绍如下: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规划对科技发展和技术选择的指导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很少专门研究全国范围内的技术选择问题。技术选择主要体现在历次的科技规划之中。从1956年开始,我国先后编制过三个科技发展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十二年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十年规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亚南  
由于对公司治理本质和形式的认识混淆,在公司治理实践过程中出现追求形式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变革的分析,阐述区分公司治理的本质和形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公司治理应该有多种形式,而且这些形式不会向某种特定的模式收敛。区分了公司治理的本质和形式,才能使企业能够根据各国、各种文化的特征,寻找出一种合适自身发展的公司治理方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对一些东亚和拉美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长达20年的经济发展进程做了比较分析,发现东亚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绩效远远好于拉美国家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保持物价相对稳定;二是投资和消费稳定增长;三是制造业发展快;四是收入差距相对较小;五是国家有效干预。而两类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忽视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对能源和环境问题重视不够。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跨过1000美元大关,以上国家的经验教训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我们既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又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