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3)
- 2023(6661)
- 2022(5892)
- 2021(5295)
- 2020(4918)
- 2019(11618)
- 2018(11434)
- 2017(22763)
- 2016(12646)
- 2015(14396)
- 2014(14711)
- 2013(14891)
- 2012(14166)
- 2011(12845)
- 2010(13007)
- 2009(12446)
- 2008(12573)
- 2007(11704)
- 2006(10110)
- 2005(9135)
- 学科
- 济(56318)
- 经济(56261)
- 业(34968)
- 管理(34686)
- 方法(29180)
- 企(27988)
- 企业(27988)
- 数学(26352)
- 数学方法(26118)
- 财(16169)
- 农(14552)
- 中国(13013)
- 学(12867)
- 务(10658)
- 财务(10637)
- 财务管理(10609)
- 贸(10552)
- 贸易(10551)
- 易(10250)
- 企业财务(10132)
- 制(9954)
- 地方(9747)
- 业经(9684)
- 农业(9651)
- 融(8371)
- 金融(8369)
- 银(8110)
- 银行(8070)
- 和(7946)
- 行(7634)
- 机构
- 大学(194104)
- 学院(190388)
- 济(79965)
- 经济(78294)
- 管理(70208)
- 研究(68317)
- 理学(60389)
- 理学院(59681)
- 管理学(58545)
- 管理学院(58204)
- 中国(51126)
- 科学(43539)
- 京(41603)
- 农(39717)
- 所(37066)
- 财(36812)
- 研究所(33803)
- 业大(32305)
- 农业(31978)
- 中心(31092)
- 财经(29358)
- 江(29354)
- 经(26623)
- 北京(26416)
- 经济学(24999)
- 院(24002)
- 范(23652)
- 师范(23285)
- 州(22930)
- 经济学院(22795)
- 基金
- 项目(124275)
- 科学(95696)
- 基金(90149)
- 研究(85295)
- 家(80689)
- 国家(80029)
- 科学基金(66278)
- 社会(52598)
- 社会科(49805)
- 社会科学(49782)
- 省(47920)
- 基金项目(47576)
- 自然(44967)
- 自然科(43892)
- 自然科学(43870)
- 自然科学基金(43103)
- 划(41724)
- 教育(39673)
- 资助(38757)
- 编号(33930)
- 重点(28585)
- 部(28194)
- 成果(28082)
- 发(26394)
- 创(25126)
- 科研(24971)
- 计划(24785)
- 课题(23624)
- 创新(23565)
- 教育部(23546)
共检索到282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迈克尔·佩蒂斯 王宇
世界性储蓄与投资失衡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而贸易逆差支撑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从实质上看,贸易顺差国将美国市场作为储蓄与投资的平衡器,通过将其过剩生产转化为储备资产来弥补国内需求不足。因此,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在赋予华盛顿和华尔街较大的地缘政治权力的同时,给美国工人、农民和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随着这一成本的不断上升,在全球范围内限制美元的使用符合美国的长期利益。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其他货币或国际大宗商品储备难以代替美元储备,美国还无法放弃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颖
美国贸易逆差以及主要由贸易逆差造成的经常帐户赤字已成为世界经济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美国贸易逆差产生原因的解释众多,本文以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得出美国储蓄不足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的结论。美国国内储蓄不足导致外国资本的流入。外国资本一方面为美国提供了购买力,补充了美国的储蓄,另一方面,美国可用外国提供的购买力进口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其储蓄不足的结果。从全球视角出发,其他国家的储蓄增加,为美国补充了储蓄,为美国贸易逆差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认识美国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可以更有利地支撑美国贸易逆差与中国对其贸易顺差没有根本联系的观点,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美国贸易逆差根本原因的观点。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慧慧 孙铮
近年来,欧中贸易逆差问题凸显,贸易摩擦加剧。基于自由资本模型,文章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分析了欧盟、东亚对华投资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机制,重点讨论欧中贸易逆差是否是东亚对欧盟贸易顺差转移和欧盟对华FDI贸易替代的结果。分析表明,欧中贸易逆差中存在FDI引致的逆差转移和贸易替代效应,且欧盟对华投资的贸易替代效应比东亚对华投资的贸易顺差转移效应更明显。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外资、协调吸引外资与贸易关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臧旭恒 刘大可
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鼓励投资、分流储蓄、刺激消费等已连续几次降息。然而,实证资料表明,降息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刺激居民消费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利率与居民消费-储蓄替代关系本来就是一个缺乏确定结论的问题;第二,我国制度变迁、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因素的存在又进一步削弱了利率杠杆的调控力度。因而,深化改革,减少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是利率杠杆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利率 消费 储蓄 替代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冬梅 刘建江
美元特权助长了美国贸易逆差,一方面美元特权保障美国维持着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而不受外汇储备短缺的制约和金融危机的威胁,另一方面却使其他国家依靠追求贸易顺差和过度储蓄来增加美元储备以摆脱不利处境,因而从美元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美国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贸易逆差扩大所带动的美元输出和实物资源的流入使美元特权地位和美国经济得到了支撑。但贸易逆差的继续发展和未来的调整势必会影响美元特权地位的巩固,使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活动面临极大的风险。
关键词:
美元特权 美元化 贸易逆差 外汇储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冬梅 刘海云
美元特权的形成使贸易逆差成为输出美元的主要途径,并对贸易逆差起到了助长作用,集中表现在美元特权使美国维持着巨额贸易逆差而不受外汇储备短缺的制约和金融危机的威胁,却使其他追求美元储备的国家依靠贸易顺差和过度储蓄来摆脱不利处境,从而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美国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但贸易逆差的继续发展和未来的调整势必会影响美元特权地位的巩固,使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活动面临极大的风险。
关键词:
美元特权 贸易逆差 外汇储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俞会亮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储蓄替代型证券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较多困难。通过银证合作可以解决我国发展储蓄替代型证券的主要难点。银证合作是发展储蓄替代型证券的最佳方式,并且对于改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经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及其困难为出发点,对我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的银证合作动力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依据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业务经营的金融环境提出可行的合作模式及建议。
关键词:
储蓄替代型证券 银证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翀
目前 ,部分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选择货币局、美元化和货币替代的货币制度 ,而这样的货币制度将对它们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并进而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些货币制度运行特征的比较和利益与代价的探讨 ,以解析发展中国家货币制度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
货币局 美元化 货币替代 货币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桂军 Ronald Schramm
储蓄大于投资是导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关键原因。本文首先基于国民收入核算账户给出了我国储蓄与投资的分析框架,然后利用1995—2005年的数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具体考察了我国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储蓄 投资 外资 经常项目 金融中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迎君
作为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关键变量,养老金替代率的变化会对储蓄产生影响。通过利用世代交叠模型,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框架,从理论上论证了养老金替代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各省跨期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养老金替代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得出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会导致预防性储蓄的增加,门槛面板估计结果显示,两者呈非线性关系,如果要防止储蓄的进一步增加,保持一定程度的养老金替代率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虔华
自70年代美元自由浮动以来, 美元汇率波动频繁,虽有升有降,但始终难振昔日雄风,而同时美国的贸易逆差则一直高居不下,且时有扩大之势。可见,美元汇率变动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影响与传统理论分析有些不符,本文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一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少敏 于雪
本文立足资金流量表的实物交易部分,对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储蓄率和投资率变化走势进行梳理,并与主要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09年以来,在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和政府部门储蓄率下降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储蓄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受人口老年化、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等因素影响,我国住户部门储蓄率呈下降趋势,人工成本上升和红利支出提高是企业部门储蓄占比下降的原因。我国住户部门和政府部门投资率较为稳定,但企业部门投资率下降导致我国投资率总体下降。由于我国储蓄率下降更为明显,储蓄-投资缺口逐步缩小,经济增长逐步趋于平衡。
关键词:
资金流量核算 投资率 储蓄率 国际比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岳远斌 韩海容
养老保险基金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分析○岳远斌韩海容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偿付,是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我国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式。虽然,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采取收费方式,但由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帆 张明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出现了持续的贸易顺差。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贸易顺差等于国内总储蓄与国内总投资的差额。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并预测了储蓄的未来演进趋势,然后分析了中国投资率的决定因素并预测了投资的未来演进趋势。最后,我们根据两个不同的情景预测了储蓄与投资差额以及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
关键词:
国内储蓄 国内投资 贸易顺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德辉
一、问题的提出 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DCs的普遍经济衰退,人们的原因教训结总之一是“结构性因素”。在美国,80年代的快速增长是以公、私债务的急剧膨胀为代价;结构性问题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在不断扩大,日益严重的债务集中体现在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双双居高不下,一再造成金融危机,并严重制约了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