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1)
- 2023(5080)
- 2022(4716)
- 2021(4418)
- 2020(4037)
- 2019(9659)
- 2018(9663)
- 2017(19386)
- 2016(10940)
- 2015(12770)
- 2014(13364)
- 2013(13452)
- 2012(12899)
- 2011(11618)
- 2010(12039)
- 2009(11430)
- 2008(11762)
- 2007(10990)
- 2006(9571)
- 2005(8838)
- 学科
- 济(48480)
- 经济(48426)
- 管理(30225)
- 业(30124)
- 方法(23666)
- 企(23478)
- 企业(23478)
- 数学(21082)
- 数学方法(20822)
- 农(14696)
- 财(13323)
- 中国(12101)
- 学(10446)
- 贸(10278)
- 贸易(10276)
- 易(9971)
- 制(9952)
- 地方(9842)
- 农业(9388)
- 业经(9066)
- 务(8075)
- 财务(8051)
- 财务管理(8022)
- 银(7947)
- 银行(7927)
- 企业财务(7492)
- 和(7483)
- 行(7475)
- 融(7210)
- 金融(7208)
- 机构
- 大学(167443)
- 学院(166034)
- 济(69312)
- 经济(67710)
- 管理(62200)
- 研究(57180)
- 理学(52500)
- 理学院(51891)
- 管理学(50955)
- 管理学院(50642)
- 中国(44638)
- 京(35860)
- 科学(35458)
- 财(32868)
- 农(31227)
- 所(30846)
- 研究所(27640)
- 中心(27156)
- 江(26671)
- 业大(25562)
- 财经(25548)
- 农业(24610)
- 北京(23194)
- 经(22863)
- 范(22260)
- 师范(22067)
- 经济学(21207)
- 州(21043)
- 院(19554)
- 经济学院(19277)
- 基金
- 项目(101725)
- 科学(78145)
- 研究(74230)
- 基金(71849)
- 家(62160)
- 国家(61631)
- 科学基金(51355)
- 社会(45099)
- 社会科(42580)
- 社会科学(42563)
- 省(40331)
- 基金项目(38140)
- 教育(34604)
- 划(34093)
- 自然(33126)
- 自然科(32279)
- 自然科学(32265)
- 自然科学基金(31673)
- 编号(31505)
- 资助(30615)
- 成果(26905)
- 重点(23144)
- 部(22968)
- 发(22163)
- 课题(21778)
- 创(20280)
- 科研(19839)
- 教育部(19320)
- 性(19193)
- 大学(19177)
共检索到253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剑锋
本文通过对里海石油及石油管道问题的分析,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中的连续对策和纳什均衡的方法,具体划分了四个阶段来分析美俄里海石油博弈现状的形成过程和可能的走向问题。最后,对美俄在里海石油的博弈得出了具体结论,并对博弈的效率问题、多方博弈的可能性问题、可能的走向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恕 李燕
本世纪初的1901年,里海原油产量即达到1100万吨,占当时世界原油产量的50%。在世界石油贸易中,里海石油居30%。巴库的原油和成品油除少量在本地消费外,几乎全部进入帝俄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主要是欧洲),也就是说,里海石油和世界其它大油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旗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成为美俄等大国外交角逐的舞台,其中既有冲突又有合作;而石油外交中交织着经济和政治、军事等因素,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解释非常必要。中国参与中亚石油博弈是保证石油安全和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改变了中亚力量的对比。
关键词:
中亚 里海 石油 大国博弈 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建伟 葛岳静
随着中俄原油管道建成投入运营,东北亚地区的石油管道之争似乎告一段落。解读管道之争背后真正在起决定作用的地缘因素,对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更有借鉴意义。从地理学空间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干扰因素、距离、运输方式等视角对俄罗斯太平洋管道之争的始末波折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可探究地缘环境要素及空间关系的各个方面是如何影响到一个国家对能源安全的控制权、如何影响对本国战略利益的保障等地缘纷争的核心内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钱学文
中亚里海国家具有相当的油气出口的潜力,并希望与我国加强油气资源及其他能源的开发、勘探与运输。这为我国发展与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在里海油气的争夺与合作中,受美俄的能源战略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国应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加强政府对中国石油企业与国家能源合作的宏观战略指导,并注意规避在合作中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
中国 里海 能源 油气 合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尚永庆 王震 李辕 邓雯婷
目前全球范围内争夺油气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能源、能源供给安全等诸多问题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俄罗斯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我国则是全球重要的油气生产和消费大国,两国进行油气资源合作具有先天的优势,符合双方的战略利益。但中俄双方油气合作的过程并不顺利,不同的利益取向和两国不同的政策措施,一直影响着中俄双方的油气合作。在分析国际油气资源合作问题时,本文采用了演化博弈的方法来建立模型,以中俄原油管道为例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要想使合作成功,除了国家补贴、
关键词:
演化博弈 油气资源合作 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曦 李杰
本文扩展了台海问题博弈分析的基本模型,以考虑中美冲突的不同规模以及核威胁的可置信性问题。我们证明:以"边缘台独"政策为特征的子博弈精练均衡仍然存在并惟一;祖国大陆存在一个可置信的核威慑,若出兵台湾,美国一定不会出兵干涉。之后我们进一步扩展了祖国大陆的策略集以考虑有限战争的可能,我们证明:若祖国大陆选择全面战争,其核威慑仍是可置信的;但若选择有限战争,则其核威慑的可置信性将会丧失。文章其他结论包括:中美大规模冲突不可能出现;存在特定的机制,使得完全战争和有限战争分别成为祖国大陆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台海问题 博弈 核威慑 有限战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史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Ю.А.梅舍略科夫 М.П.布尼岑娜
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广泛分布于里海低地的盐丘构造的近代和现代构造活动问题。盐丘分为两大类:(1)古生代及中生-新生代变位岩层构成的孤立高地—"山地"(高100—150米);(2)第四纪沉积层构成的往往很难觉察出的低矮隆起地(高5—10米)。地形上明显的地质构造约占研究地区内盐丘构造的83%。盐丘区范围内的主要起伏地形都属于构造成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邓娟 孟烨
一、相关背景北纬10度线是国际海运业的黄金航道,同时又是令人胆寒的恐怖水域所在地,世界海盗高发区恰好分布在这条线附近,其中以亚洲的马六甲海峡、北非的索马里海域和几内亚湾的尼日利亚海域最为出名。据统计,2003-2007年,全球已报告发生的海盗袭击事件共1552起,2008年前两个季度统计数据又高于2007年同期20%(表1)。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旭 董秀成
文章通过分析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格局及主要竞争因素,权衡大国之间的抗衡与制约态势,全方位评估博弈矛盾基内的地缘政治风险。指出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多层次地缘政治封锁,中国应该制定机动灵活的石油地缘政治策略,利用国际合作、经济援助等手段,发挥优势,实现中国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政治"突围",有利于中国油气安全保障及供应多元化的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金生,杨维梁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日益显著的石油消费缺口的瓶颈约束,通过对当前全球石油输出来源与石油消费竞争的分析,作者从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同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的双边石油博弈现状,指出中外石油博弈应基于理性的全球发展观念,避免产生不良政治博弈带来的恶性石油竞争。
关键词:
石油 进口 博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霞
俄罗斯政府4月13日举行会议,批准了俄罗斯与中国在今年2月签署的石油贸易及管道协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为民 杨世媛 汪苏燕 周楠
研究目的:研究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天津市七里海湿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将生态承载力、生态绿当量和经济效益作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优化表征,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结果:采用该方法获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以兼顾,有利于当地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研究结论:利用多目标优化模型不但能够较好地协调利益相互竞争的多种目标,而且优化算法具有可靠的数学基础,可以成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主要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庚申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里海地区新独立国家的出现,使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使中亚里海地区成为新的“世界能源供应心脏地带”。基于国内能源安全和全球霸权的需要,美国及时制定了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进落实其能源战略。鉴于未来能源供应的短缺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对中国能源战略的突出影响主要是刺激中国加快以中亚里海能源开发为重点的能源战略规划,在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的同时,从地区油气连接方面处理好与日本、韩国关系,积极推动建立东北亚地区能源和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中亚里海 能源战略 美国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