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3)
2023(10332)
2022(8965)
2021(8641)
2020(7459)
2019(17545)
2018(17297)
2017(33197)
2016(18384)
2015(21517)
2014(21670)
2013(21884)
2012(21021)
2011(19381)
2010(19988)
2009(19333)
2008(19092)
2007(17612)
2006(15441)
2005(14262)
作者
(55657)
(47039)
(46510)
(44778)
(29942)
(22583)
(21345)
(18174)
(17744)
(16930)
(16103)
(15620)
(15215)
(15013)
(14964)
(14494)
(14001)
(13921)
(13500)
(13444)
(11974)
(11501)
(11472)
(10611)
(10536)
(10533)
(10465)
(10298)
(9513)
(9448)
学科
(83280)
经济(83198)
管理(52546)
(51885)
(42568)
企业(42568)
方法(38034)
数学(32916)
数学方法(32556)
中国(24320)
(21842)
(20470)
(18855)
贸易(18845)
(18418)
(17863)
(16998)
业经(16129)
(14178)
银行(14149)
地方(14129)
农业(14057)
(13843)
金融(13840)
(13563)
理论(12907)
(12877)
(12385)
财务(12348)
财务管理(12310)
机构
大学(288804)
学院(282979)
(122657)
经济(120230)
管理(103096)
研究(102765)
理学(87405)
理学院(86348)
管理学(84872)
管理学院(84322)
中国(78973)
(62453)
科学(60952)
(56346)
(53624)
研究所(48444)
(47121)
中心(45499)
财经(44944)
(42794)
(40729)
北京(40412)
(39398)
业大(39246)
师范(39062)
经济学(39047)
农业(37274)
(35679)
经济学院(35052)
(34103)
基金
项目(174188)
科学(136034)
研究(127506)
基金(127165)
(110870)
国家(109977)
科学基金(92229)
社会(81225)
社会科(76966)
社会科学(76941)
基金项目(65646)
(64430)
教育(59772)
自然(57951)
自然科(56617)
自然科学(56599)
(55996)
自然科学基金(55629)
资助(54354)
编号(51328)
成果(44579)
(40794)
重点(39787)
(37410)
课题(36199)
教育部(35101)
(34763)
国家社会(34033)
中国(33421)
大学(33309)
期刊
(138898)
经济(138898)
研究(89702)
中国(56052)
学报(46344)
(44768)
(43408)
科学(42031)
管理(38589)
大学(35058)
教育(32552)
学学(32540)
农业(29234)
(27399)
金融(27399)
财经(24365)
技术(23964)
经济研究(22392)
(21129)
业经(19779)
问题(19089)
(18879)
国际(17137)
(16688)
世界(15972)
图书(15095)
技术经济(15024)
(14157)
统计(13767)
理论(13010)
共检索到437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姚全  
叙利亚自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已超过7年时间,至今仍然难以看到和平的希望。美俄两国相继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并深陷博弈的困局。本文在适度修正懦夫博弈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分析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四种博弈结果:既避免出现真正的美俄共进,又无法实现彻底的美俄共退,而陷入俄进美退、美进俄退相互交替的博弈僵局。美俄在叙利亚危机中不同的博弈结果将对中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前提条件下,中国最优的战略选择是中国作为第三方调解人促成"美俄共退方案",次之是"俄进美退方案",再次是"美进俄退方案",最次是"美俄共进方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孔刚  
本文分析了围绕着叙利亚危机的国际政治中的土耳其因素。文章回顾了冷战结束后土耳其外交路线的显著调整,以及由此展现的土耳其新的外交战略和抱负,分析了土耳其针对叙利亚危机采取的政策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限制,探讨了土耳其政策背后所隐藏的主要政治、战略与安全动机,并对土耳其与叙利亚危机的总体联系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马晓霖  
叙利亚危机是"阿拉伯之春"引发的一场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是集内战和反恐于一体、大国干涉和地区力量介入相交织的冲突,也是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背景下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成为观察美国中东战略和外交调整的重要视角。在"奥巴马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坚持采用"以压促谈"的方式参与叙利亚危机进程,避免因军事卷入而重蹈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覆辙,并注重发挥多边作用,试图通过力量制衡和利益置换来实现稳定叙利亚局势的目的,进而服务于美国的中东核心利益及中东政策。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新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倾向,可能使"奥巴马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玮华  
近期,由希腊债务危机所触发的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逐步从外围国家向核心国蔓延,给欧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增添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以博弈论为视角论证了希腊债务危机形成的必然性,提出防止欧元区内低福利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竞赛的策略,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妥善处理地方债务问题和准确把握好财政政策尺度等建议。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昊昙  
近年来,难民主要收容国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难民安置地也逐渐从难民营转向收容国城市社区。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治理能力不足、政治生态脆弱,难民安置不仅是收容国面临的新问题,也给国际难民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基于作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黎巴嫩境内难民援助相关方和瑞士日内瓦难民援助人道主义组织总部总计54次的访谈内容以及相关文献分析,本文认为人道主义组织是黎巴嫩难民治理的主力,地方政府是难民治理的前线,中央政府仅发挥着确定基调的作用。这一治理体系在国际社会和难民所在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为难民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黎巴嫩社会的稳定,但同时在内部协调、项目规划和难民参与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黎巴嫩难民治理的现状对发展中国家城市社区收容和安置难民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已导致数百万人逃离家园并流散到周边国家。特别是在过去的几个月内,由于国内食品生产急剧下降等导致粮食价格不断上涨,歉收、交通安全的恶化和粮食生产能力的破坏导致大量家庭没有能力购买食物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针对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状况,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9月27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代表中国政府指出,中国高度关注叙利亚人道主义状况,已经并将继续向叙利亚人民包括境外难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近期将向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提供200万美元现汇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用于援助叙利亚境内流离失所者。中国的该项紧急援助承诺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小新  李雪蓉  乔晗  
涉诉信访在增加公民利益表达机制、拓展司法权监督渠道、推动法制改革进程等方面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建立科学实用的风险预警与危机应对机制,对有效化解或减少危害社会稳定问题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次应用博弈论方法分析涉诉信访的风险防范策略,建立涉诉信访的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人民法院司法配置的最优策略。模型结果表明,人民法院可从风险预警模型中得到当事人易于上访的先验概率,然后基于博弈模型的贝叶斯均衡进行司法资源配置,合理防范涉诉信访风险。本文将博弈论模型均衡结果与风险预警模型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防范涉诉信访风险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随着国际能源供给的日趋紧张和能源价格的飙升,世界大国对能源的依赖也日显突出。能源资源储有量十分丰富的中亚地区,其地位和重要性也在世界能源供给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得到确认,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渐呈白热化。美俄之间在中亚地区的争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控制权之争;二是石油与天然气运输线之争;三是对该地区军事主导权的争夺。俄美之间的争夺与斗争,不仅威胁中亚地区政治稳定,也给中亚相邻地区和国家、特别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带来安全隐患。中亚地区国家只有积极开展经济一体化合作,增加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才能使大国无机可乘,才能使该地区经济在安全轨道上健康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夏佩福  黄骥  
情报竞争就是对情报的获得、分析、运用的一个过程,现在情报对企业来说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谁赢得情报谁就赢得市场,因此情报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情报不是轻易可以获得的,企业更多的情况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进行竞争。本文通过一个模型用博弈论来分析企业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竞争及相应的竞争战略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立凡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原各加盟共和国的纷纷独立,中亚在全球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本文在详细分析中、俄、美三国与中亚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三国对中亚所持的政治态度及其地缘政治战略,特别是在“9·11”事件后大三角关系在中亚的演变,阐明了“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力,并大胆预测在一定时期内,三国将在中亚地区,以反恐合作为契机,共创“三赢”的局面。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章捷莹  
中东地区水资源短缺与分配不均导致跨界河流治理面临难题,甚至出现安全化和政治化趋势。土耳其与叙利亚共享幼发拉底河与阿西河水资源,却并未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其主要原因是遵循国家动机、策略选择与差异化互动行为所致。在土耳其与叙利亚的水博弈互动中,流域位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动机选择。相对上游国家倾向于持有欲望动机,采取投机化的策略行为;相对下游国家则兼具恐惧与情感动机,趋于执行安全化与社会化的互动策略。两国的动机与策略决定了竞合博弈的互动过程与结果,它并非完全冲突或完全合作,而是竞争与合作并存。土耳其与叙利亚在两条河流流域中大致实现了优势角色的互换,在动机与策略选择上形成了动态博弈,在互动结果上呈现出一种摇摆的平衡。对土叙两国水博弈的机制性讨论为跨界河流互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考路径。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宝龙  
在近十年来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欧俄能源关系出现变化的背景下,中东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变迁和宗派地缘政治矛盾突出是导致叙利亚国内危机最终升级为地区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俄罗斯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加大支持力度,是基于能源经济的极端重要性及其一贯的地缘政治思维做出的战略选择,体现了俄在中东的战略布局中对叙能源地缘政治地位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欧俄能源关系和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变化的背景出发,通过对俄罗斯、欧盟、中东三方能源地缘政治互动的分析,揭示俄介入叙利亚冲突的能源地缘政治逻辑。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孙超  
本文以俄罗斯(苏联)与叙利亚联盟关系的演进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国与小国交往关系的新模式。自冷战以来,基于在地区和全球环境中强烈的不安全感,两国形成一致性联盟,这种联盟关系不同于现实主义观念所演绎的大国—小国关系模式。正是由于这种一致性联盟的存在,历经苏联解体、政权变迁以及国家危机的两国盟友关系,不但没有疏远,反而随着西方威胁的增加而更为紧密。然而,这种关系模式的驱动力也较为脆弱,共同存在的不安全感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任何一方对周边环境和全球环境安全感的上升都会削弱这种一致性,从而影响两国联盟关系的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曾世宏  郑江淮  
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决定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基于产业关联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结果发现中国服务业同农业和制造业的外部产业关联良性交互关系还没有很好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制造业和农业发展对服务业发展的引致效果较微弱,而且制造业产出对服务业产出的引致呈现出均质性特征,特别是没有形成对生产性服务的大量引致性需求。因此,转变服务业的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同本土制造业和农业的产业关联程度,促进制造业和农业的产业升级,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娜  马帅  
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是现代叙利亚演变进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自20世纪40年代成立以来,该党经历了合并、分裂、重组、内斗和换代等一系列演变过程。60年代,党内老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力下降,以"军事委员会"为首的少壮派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获取了地方主义者支持并重建思想体系。少壮派领导人哈菲兹·阿萨德夺取党的最高领导权后,随着其个人权威的上升,复兴党作为执政党的作用和地位相应地下降。在叙利亚内战中,复兴党演变过程中的遗留问题进一步被放大,如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未能与时俱进,军人管党、党内精英阶层分化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等。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任重道远,复兴党亟需加强政党建设,重新握紧国家治理大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