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09)
2023(20182)
2022(16725)
2021(15579)
2020(12602)
2019(28558)
2018(28545)
2017(53731)
2016(29249)
2015(32950)
2014(32784)
2013(32091)
2012(29438)
2011(26833)
2010(27102)
2009(25161)
2008(24256)
2007(21832)
2006(19670)
2005(17559)
作者
(84677)
(70631)
(69851)
(66273)
(44441)
(33699)
(31553)
(27569)
(26723)
(25206)
(23847)
(23760)
(22254)
(22209)
(21595)
(21491)
(20697)
(20631)
(20143)
(20114)
(17658)
(17620)
(17093)
(16224)
(15904)
(15871)
(15783)
(15665)
(14248)
(14007)
学科
(119764)
经济(119642)
(82266)
管理(80283)
(59296)
企业(59296)
(52669)
方法(43744)
中国(37464)
数学(36640)
数学方法(36230)
农业(35073)
业经(31966)
地方(31161)
(27516)
(26255)
(23062)
环境(23054)
(20449)
贸易(20431)
(20362)
(19749)
理论(19674)
(19446)
银行(19401)
(19204)
技术(18761)
(18662)
(18482)
金融(18479)
机构
学院(412182)
大学(408190)
(161943)
经济(158198)
管理(157956)
研究(143629)
理学(135309)
理学院(133779)
管理学(131425)
管理学院(130697)
中国(108704)
科学(89489)
(88806)
(81424)
(72843)
(72376)
中心(65972)
研究所(65590)
业大(65465)
(64091)
农业(62180)
(58489)
师范(57954)
财经(56770)
北京(56155)
(52167)
(51789)
(51549)
经济学(46771)
师范大学(46221)
基金
项目(277269)
科学(217212)
研究(208203)
基金(196995)
(171423)
国家(169798)
科学基金(144888)
社会(130320)
社会科(122878)
社会科学(122845)
(110705)
基金项目(104359)
教育(94838)
(92103)
自然(91262)
自然科(88986)
自然科学(88967)
编号(88022)
自然科学基金(87323)
资助(78753)
成果(71861)
(63516)
重点(62485)
课题(60975)
(60057)
(57303)
创新(53256)
国家社会(53126)
科研(51927)
项目编号(51723)
期刊
(192374)
经济(192374)
研究(122870)
中国(91384)
(80876)
学报(66219)
科学(61315)
管理(56860)
教育(55126)
农业(54634)
(54054)
大学(50780)
学学(47462)
(39921)
金融(39921)
技术(36965)
业经(36617)
经济研究(28224)
(27014)
财经(26804)
问题(25994)
图书(24094)
(22876)
(21597)
科技(20416)
资源(19862)
技术经济(19378)
现代(18829)
理论(18502)
世界(18224)
共检索到630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新玲  
美丽乡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环境生态化发展不仅要注重环境的可持续性,也要注重生态人文环境的建设,坚持生态化、可持续化、特色化的价值取向。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政府应加强规划的引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下打造生态化的农村人居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仇传辉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当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仍存在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体制改革、建设资金不足、农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只有从土地、户籍、医疗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农民群体及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倩  刘涛  
农村体育作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方面,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免存在诸多困难与阻碍,本文通过解读农村体育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以河南这个农业大省为代表,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状况,指出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针对性地指出了提升体育健身认知、扩大体育经费来源、健全体育管理体系、发展学校体育资源共享、创河南特色体育产业的应对方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丽君  施六林  王艳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协调发展可延伸农业经济增值空间、拓展农业文化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促进农村社会整体发展,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以安徽为例,从美丽乡村建设视域探讨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融合模式及可供借鉴的外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培育农村产业融合的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璐妍   何秋红  
<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多维度进行定位,是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统一;另一方面,宜居乡村至少需要具备居住环境舒适、配套设施健全、文化氛围浓厚和社区服务优良四个方面的特征。可见,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中,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框架。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域的中心,是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六盘山片区所在地,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璐妍   何秋红  
<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多维度进行定位,是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统一;另一方面,宜居乡村至少需要具备居住环境舒适、配套设施健全、文化氛围浓厚和社区服务优良四个方面的特征。可见,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中,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框架。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域的中心,是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六盘山片区所在地,
关键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玲梅  李月红  杨帆  丁龙庆  
基于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条件,梳理了相关研究综述,通过对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相导入条件和基础的分析,探讨了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模式,从规划对接、乡村文化记忆、生态保育、利益主体以及产品角度探索了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备互相导入的条件和指标,美丽乡村建设为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平台和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玲梅  李月红  杨帆  丁龙庆  
基于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条件,梳理了相关研究综述,通过对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相导入条件和基础的分析,探讨了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模式,从规划对接、乡村文化记忆、生态保育、利益主体以及产品角度探索了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环巢湖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备互相导入的条件和指标,美丽乡村建设为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平台和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  
互联网+农村电商模式已经成为乡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依托互联网,农民可以将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并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这对建设生态美、产业美、环境美、精神美的美丽乡村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目前搭上互联网快车的农村电商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品牌建设慢等问题仍然突出。本文基于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以互联网+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发展的模式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敬芝  
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态旅游景观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新热点,正在向正规化、规范化发展阶段迈进。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景观建设应遵循生态、绿色、环保理念,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相关要求有序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慧  
美丽乡村注重挖掘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为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则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成果和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依托。美丽乡村与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协同发展。但现阶段农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发展滞后、农村旅游业管理水平较低以及农村旅游业缺乏品牌意识等诸多挑战,因此如何挖掘美丽乡村优势,助力农村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娇娜  
当前,农业现代化化建设体系已初具规模,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在农村环境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传统产业转型困难重重,历史遗留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环境经济发展模式推广不足等。为此,应积极探索环境经济发展道路,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污染,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构建生态补偿制度,严格落实关键岗位环保责任制,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清秀  
产业生态化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科学有效的整合自然、产业、社会各种不同的资源,以此达到消除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产业、社会三者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描述了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产业生态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探讨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互利性,说明了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互动发展对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洋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践。"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当前我们要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契机,积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从而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斯乔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我国各省市非常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结合各乡村特色,建成了许多成功典范。另一方面,农村旅游星级示范建设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管理方式、宣传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寻求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