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3)
- 2023(7512)
- 2022(6119)
- 2021(5599)
- 2020(4518)
- 2019(10323)
- 2018(9799)
- 2017(19017)
- 2016(9944)
- 2015(11168)
- 2014(11025)
- 2013(11220)
- 2012(10842)
- 2011(10010)
- 2010(9916)
- 2009(9233)
- 2008(8887)
- 2007(8103)
- 2006(7152)
- 2005(5891)
- 学科
- 济(51711)
- 经济(51653)
- 业(29404)
- 农(28413)
- 管理(24626)
- 方法(23244)
- 数学(21845)
- 数学方法(21747)
- 农业(19650)
- 企(17152)
- 企业(17152)
- 地方(16304)
- 中国(14514)
- 业经(13249)
- 财(12151)
- 制(9154)
- 发(8348)
- 农业经济(8132)
- 收入(7926)
- 贸(7865)
- 贸易(7860)
- 易(7584)
- 融(7397)
- 金融(7397)
- 发展(6894)
- 展(6881)
- 地方经济(6830)
- 环境(6799)
- 银(6618)
- 银行(6616)
- 机构
- 学院(143454)
- 大学(140014)
- 济(61966)
- 经济(60605)
- 管理(55372)
- 理学(47768)
- 理学院(47280)
- 管理学(46637)
- 管理学院(46373)
- 研究(46123)
- 中国(35569)
- 财(28586)
- 农(28518)
- 京(27611)
- 科学(25622)
- 江(23759)
- 中心(23486)
- 财经(22389)
- 业大(21392)
- 所(21156)
- 农业(20798)
- 经(20384)
- 范(20106)
- 经济学(19979)
- 师范(19959)
- 研究所(18879)
- 州(18728)
- 经济学院(18299)
- 省(17967)
- 院(16516)
- 基金
- 项目(97920)
- 科学(78005)
- 研究(76564)
- 基金(70412)
- 家(59095)
- 国家(58458)
- 社会(51248)
- 科学基金(51215)
- 社会科(48320)
- 社会科学(48309)
- 省(41913)
- 基金项目(37721)
- 教育(35401)
- 划(32072)
- 编号(31760)
- 自然(29764)
- 自然科(29047)
- 自然科学(29041)
- 自然科学基金(28519)
- 资助(27930)
- 成果(25640)
- 课题(22729)
- 发(22585)
- 部(22364)
- 重点(21793)
- 国家社会(20997)
- 创(20167)
- 人文(19787)
- 教育部(19781)
- 制(19711)
共检索到218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秋红
基于浙、皖、川农民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和构建农民的村庄满意程度影响因素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研究表明,美丽乡村建设显著提高了农民对村庄规划、村庄设施建设、村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以及村庄产业发展现状的满意程度,且农民对前两者的满意程度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时间的延长而提升。后续的美丽乡村建设应进一步重视村庄产业发展、完善村庄公共服务,以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程度。
关键词:
乡村转型战略 美丽乡村建设 “三农”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小玲 高健
基于对上海、浙江、辽宁三省市渔港的实地调研,分析得出我国渔港经营管理的三类典型模式。针对我国现有渔港管理模式的困境,同时借鉴国内外的渔港运营经验,提出我国渔港管理创新模式的形态、机理、关键点以及政府在其中的定位,以期为我国现有渔港管理效率的提升或新渔港管理模式的确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渔港管理模式 典型类型 困境 创新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安
西部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或先导性产业,其集群化发展较为滞后,且布局不均衡,存在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关联度低,大型企业聚合力不强,生产服务链不完善,科技的支撑力弱等问题。应从强力打造复合产业集群、强化核心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完善西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支持体系等方面发展西部战略性产业集群。
关键词:
战略性产业 产业链 集聚 集群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莹 谭术魁
对湖北省武汉市征地补偿及补偿费分配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征地补偿与《土地管理法》中的年产值倍数法存在一定差距,征地补偿费存在层层截留的现象,村级提留用途不够透明;征地补偿费分配以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未能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应制订统一的征地补偿标准,区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征地补偿;补偿费的分配由村级提留25%左右用于本村公益事业;采取货币补偿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分配模式,逐步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征地补偿 补偿分配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慧英 杨永恒
"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增加了对铁路建设的投资,加快铁路发展建设。铁路客运由于地域差异,货运量规模也体现出区域差异,铁路客运在时间上表现出季节性供给不足。解决客运难、货运难的问题,除加速铁路里程建设,还要重点加强跨区域的铁路建设并合理组织铁路的运营、构建和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关键词:
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运输 铁路运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霍松涛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及政策有力推动下,我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经取得较大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一些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随之暴露,如质量标准不一、设施管护欠缺等。因此,深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诉求,找准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认知、主体地位、文化传承等方面。首先,对美丽乡村建设功能的认知存在偏差,
[期刊] 改革
[作者]
涂圣伟
工商资本大量下乡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农村生产要素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市场利润、政策红利、圈地诱惑等共同引致的现象,是一个长期趋势而非短期热潮。工商资本下乡务农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社会组织效应等三大正面效应,但也可能带来小农挤出效应、公共利益损害和产业安全挑战等问题。现阶段工商资本下乡务农存在"资本潮涌"过程中盲目投资、土地流转契约关系不稳定等隐患。对待工商资本下乡,应在土地流转"三个不得"的前提下,加强引导、严格准入、强化监管、搞好服务,赋予工商资本进入和退出农业的自由选择权。
关键词:
工商资本 现代农业 “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纪营营 马莉莎 郭平
乡镇财政状况与运转的好坏,对构建稳固的财政机制,有效解决“三农”难题,维护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全国范围的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展,乡镇财政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已严重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多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勇 权威
新三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三板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准入门槛低、流动性不足、交易机制不完善、转板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在新三板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提供企业挂牌上市前咨询辅导业务,促进企业并购;坚持推进内部分层,完善交易机制;加强转板机制建设,同时强化市场信息的披露,加强市场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勇 权威
新三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三板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准入门槛低、流动性不足、交易机制不完善、转板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在新三板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提供企业挂牌上市前咨询辅导业务,促进企业并购;坚持推进内部分层,完善交易机制;加强转板机制建设,同时强化市场信息的披露,加强市场监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凌 卢继勇
绩效管理离我们似乎是那么的近,又是那么的远;似乎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陌生;似乎是那么的需要,又是那么的无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玉 王山 潘桂媚 奉公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乡村建设逐渐呈现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南方"的实践表明,农村产业的延伸型融合模式、重组型融合模式、渗透性融合模式有效推动了美丽乡村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然而,由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村庄承载能力不强,农村产业内部管理不规范,产业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为此,应当将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村资源要素流动为目标、以系统的乡村建设机制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价值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的价值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玉 王山 潘桂媚 奉公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乡村建设逐渐呈现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南方"的实践表明,农村产业的延伸型融合模式、重组型融合模式、渗透性融合模式有效推动了美丽乡村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然而,由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村庄承载能力不强,农村产业内部管理不规范,产业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为此,应当将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村资源要素流动为目标、以系统的乡村建设机制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价值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的价值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丹玉 王山 潘桂媚 奉公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乡村建设逐渐呈现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南方"的实践表明,农村产业的延伸型融合模式、重组型融合模式、渗透性融合模式有效推动了美丽乡村的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然而,由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村庄承载能力不强,农村产业内部管理不规范,产业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为此,应当将以农民为中心、以农村资源要素流动为目标、以系统的乡村建设机制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价值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的价值选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晓娜
对江苏、安徽、江西、广西、河南5个省份6.67公顷以上的155个种粮大户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发现,现阶段种粮大户的主要特征是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初中教育以上占比超过90%,并且具有跨业经营管理经验。经营的主要特征是2007年后土地经营规模迅速扩大,为兼顾风险和效益,少数大户种植部分经济作物,多成立注册合作社等组织,主要依靠机械化和雇用劳动力完成生产等。种植大户经营主要存在"钱难找、地难弄、天难测、人难请"等问题。在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大背景下,要认识到种粮大户是现代农业经营的主要力量,同时也要警惕其数量和规模的快速扩张带来的风险,并在法律和政策方面对种粮大户发展给予支持和监管。
关键词:
种粮大户 土地规模 “三农”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