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1)
2023(14187)
2022(12255)
2021(11873)
2020(9814)
2019(22580)
2018(22466)
2017(42364)
2016(23178)
2015(26179)
2014(25743)
2013(24959)
2012(22559)
2011(20413)
2010(20002)
2009(18460)
2008(17524)
2007(14980)
2006(12853)
2005(10987)
作者
(62412)
(51620)
(51394)
(48964)
(32854)
(24546)
(23341)
(20342)
(19630)
(18270)
(17547)
(17403)
(16093)
(16085)
(15822)
(15701)
(15424)
(15340)
(14678)
(14649)
(12669)
(12660)
(12180)
(11704)
(11460)
(11426)
(11374)
(11365)
(10311)
(10127)
学科
(86898)
经济(86797)
管理(63367)
(57007)
(47031)
企业(47031)
方法(40436)
数学(35281)
数学方法(34926)
中国(26915)
(23244)
(20930)
业经(19195)
(18721)
贸易(18710)
(18275)
(17818)
地方(15910)
农业(15329)
(15223)
理论(14690)
(14362)
环境(13940)
教育(13754)
技术(13350)
(13129)
银行(13096)
(12974)
财务(12909)
财务管理(12887)
机构
大学(317563)
学院(313370)
(126912)
经济(124350)
管理(123860)
理学(107966)
理学院(106811)
研究(105140)
管理学(105006)
管理学院(104463)
中国(78053)
(67404)
科学(63865)
(55742)
(51166)
研究所(47055)
中心(46803)
(45800)
财经(45600)
业大(45235)
(43373)
师范(43048)
北京(42968)
(42601)
(41775)
经济学(38719)
(38413)
农业(35870)
(35186)
经济学院(35009)
基金
项目(218688)
科学(172469)
研究(164648)
基金(158634)
(137111)
国家(135993)
科学基金(117084)
社会(103560)
社会科(98056)
社会科学(98034)
基金项目(84066)
(83373)
教育(76698)
自然(74641)
自然科(72925)
自然科学(72909)
自然科学基金(71600)
(70737)
编号(67738)
资助(65067)
成果(55787)
(49202)
重点(48693)
课题(46602)
(46481)
(45815)
教育部(42878)
创新(42590)
国家社会(42446)
大学(42242)
期刊
(133950)
经济(133950)
研究(94356)
中国(58798)
学报(47413)
管理(44037)
科学(43944)
教育(42627)
(41374)
(40683)
大学(36568)
学学(33399)
农业(29798)
技术(25915)
(23395)
金融(23395)
经济研究(22699)
业经(22446)
财经(21686)
图书(19907)
(18629)
问题(17570)
(15781)
(14877)
科技(14803)
理论(14691)
技术经济(14194)
世界(13663)
书馆(13510)
图书馆(13510)
共检索到449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新洲  薛建辉  勇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社会需要是高校发展的动力,美丽中国的建设为林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难得的机遇。文章基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视角,阐述了林业高校特色办学的现实意义、内涵以及路径,对指导当前林业院校的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立兵  霍承鼎  
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建筑与生态相结合,发挥绿色建筑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促进作用,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对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基于绿色理念探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在健全建筑法规政策、开发新型建筑结构、完善科学成本管理体系、开发绿色建材、普及绿色施工技术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在建筑工程全寿命成本分析中引入环境评价机制,达到全寿命低碳化目标。为我国绿色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建议,为加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丽娜  
随着环保时代的到来和绿色运动的推动,要求人们改变过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旅游资源丰富且发展势头强劲的新疆表现出巨大潜力。将新的理念融入到新疆的旅游业中,可以为相对落后的新疆旅游业指引方向,带来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本文通过对新疆旅游业现状的研究发现:绿色发展观还未完全融入新疆,绿色旅游发展、旅游业供给主体的绿色意识不强,资源开发和客源增长存在矛盾,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期待为新疆发展绿色旅游添砖加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爱民  
"美丽中国"作为我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理念,体现了经济、环境、美学价值的统一和共赢,而"美丽中国"对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驱动力的环境保护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美丽中国"新理念的指导下,必须理顺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同政府管理、产业结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从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类型、现状和问题入手,以建设"美丽中国"为视角提出了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卿  骆华松  王振波  宋金平  
建设美丽中国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国家已经明确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面了解当前美丽中国的研究进展对于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关美丽中国的研究处于探索性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美丽中国提出的背景与内涵、指标体系探讨和建设路径等方面。其中,美丽中国的内涵及理论基础是目前研究的主体与重点,但依然未形成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标准;建设路径的研究内容比较空泛,实践操作性不强。在未来的研究中,亟需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公认的美丽中国定义与内涵,构建理论体系,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构建可获得、可考核、可落地的差异性、发展型指标体系,解决"建什么"的问题;以及总结地方经验,构建美丽中国建设路径体系,解决"怎么建"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颖  
农村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优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事关执政党根基的巩固、农民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农村社区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农村社区治理新格局,维系农民安乐生活,保障社会稳定发展,实现乡村善治,夯实国家治理根基。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治理深刻内涵是指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文明五大方面入手,加强体系建设,优化“五位一体”整体布局,促进我国快速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本文就美丽中国视域下农村社区治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红喜  魏卫  
英国旅行作家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曾说,"一趟优质的火车之旅来自3个方面:车外美景、车内体验、所遇之人和所逢之事",其基本涵盖了铁路旅游供给的两个基本范畴,即铁路系统内部资源与服务和铁路沿线的关联性旅游供给,这形成了美丽中国视角下铁路文化资源整合和铁路旅游品牌建设的基本框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苏畅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四川秦巴山区面临着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落后的城乡建设现状,同时发挥着生态环境屏障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美丽中国"的视角下来考察四川秦巴山区的城乡建设。结合四川秦巴山区的自身特点和城乡建设现状,对四川秦巴山区城乡建设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川秦巴山区的模式新选择,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建成以小城镇为核心的城镇体系和以农为本做强产业支撑,最后还对四川秦巴山区城乡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红  程斯辉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是两任总书记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新愿景、新目标、新蓝图;同时也是对这种新愿景、新目标、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卫  揭思颖  
文章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美丽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域2016年的美丽度水平进行客观衡量,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美丽中国建设总体取得一定成就,但区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总体由东至西递减。经济和文化美丽度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政治和社会美丽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生态美丽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短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文章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随着"双一流"建设进入全面施工期,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持续深化,作为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被摆上了新的议程。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更好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矛盾,国家采取了更为扎实有力的措施来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实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其中一个称之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呼之欲出,备受关注,值得期待。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珊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国内旅游业也迅速兴起,特别是在美丽乡村背景下特色旅游村镇不断被开发,利用乡村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为旅游者提供了动人优美的旅游环境。但在特色旅游村镇景观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从特色旅游村镇景观问题入手,进一步明确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促进特色旅游村镇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镕键  闭新英  
本文以三亚中廖村为例,旅游增权理论为支撑,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中廖村村民的旅游扶贫现状和增权现状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在充分了解中廖村旅游发展概况和村民旅游扶贫保障的情况下,运用旅游增权理论,明确村民增权对当地旅游扶贫的重要作用。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心理四个方面对村民的旅游增权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中廖村旅游增权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中廖村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黎族村寨的实际情况,从村民、组织、社区三个不同层面,提出相应的旅游增权建议,促进中廖村旅游扶贫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洋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践。"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当前我们要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契机,积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从而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美丽中国需要美丽国土的支撑,保护和建设美丽国土,是一项整体性、技术性和创新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多路径优化,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落实一个"导"字。这是一条方向性路径。保护和建设美丽国土,需要在战略层面上明确目标和导向,科学安排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合理构建城市化、工业化格局,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和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要按照人地相宜,自然与经济、社会相和谐的原则,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管理,建立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